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股票

特朗普遇刺,川大智勝股價波動:A股炒作之風何時休?

2024-07-23股票

在A股中,有一種「神秘力量」常常攪動著投資者的心弦,那就是「概念」的魔力。每當社會熱點事件或是名人效應觸及市場的神經末梢,一些看似與事件無關的股票便會在瞬間光芒萬丈,仿佛擁有了超自然的力量。川大智勝便是最近這股神秘力量的最新載體。

板塊普跌、業績預虧,股價卻憑空漲停,這是近日發生在上市公司「川大智勝」的戲劇性一幕。2024年7月15日,川大智勝高開10%。截至收盤,該公司保持漲停,股價報收11.22元/股。

在股吧中,因川大智勝名稱存在一定諧音解讀空間,部份投資者將川大智勝戲稱「美國大選概念股」。甚至有投資者發帖稱:川大智勝絕對是今年的妖股,別說我沒提醒大家。

不過,川大智勝的股價上漲之勢沒能維持太久,到7月17日收盤,川大智勝報收於10.21元,下跌5.81%,已經跌回7月15日漲停前一個交易日的水平。到7月18日,川大智勝又進一步下跌,7月19日雖有回升,但也基本上維持在漲停前的水平。不知道多少中小股民的「追漲」,最終變成「套牢」。

在2016年美國大選前後,川大智勝的股價也曾出現過異常波動,同樣是受益於所謂「特朗普概念股」的狂歡。作為一家從事航空管制系統開發的公司,川大智勝公司業務與特朗普並沒有半毛錢關系,但在市場情緒的推動下,股價依然節節攀升,成為一時的焦點。

制造概念、炒作概念,已經成為股市一大頑疾。還是以美國大選為例,2008年,奧巴馬當選美國總統時,中國A股市場出現了一些與奧巴馬名字相似的股票被炒作的現象。例如,「澳柯瑪」因為與奧巴馬的名字諧音相似,股價在短時間內出現了波動。

2022年北京冬奧會期間,滑雪運動員谷愛淩因其出色的表現受到廣泛關註。股票簡稱中有個「谷」字的「遠望谷」股價一度出現漲停。

2023年12月,因為龍年將近,A股中部份名字中有「龍」字的上市公司股價大幅上漲,十幾只股票累計上漲超過10%,有些漲幅甚至超過50%。還有炒神獸、炒數碼、炒麻將、炒地名等模式層出不窮。

不乏有些上市公司主動蹭熱點。2015年,互聯網金融成為證券市場上的熱點之一, 多倫實業改名為「匹凸匹」,利用與熱門概念「P2P」發音高度接近的名字來吸引市場關註和投資者的興趣,這種行為被證監會認定為違法違規行為,其實控人鮮言因此被罰並被終身禁入證券市場,後來該公司又更名為「上海貴酒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被稱為「元宇宙元年」。作為席卷全球主要資本市場的熱門題材,市場曾有聲音稱「只要沾上元宇宙概念,股價就能飆升」。有「A股元宇宙遊戲第一股」之稱的中青寶2021年9月提及遊戲涉及「元宇宙」概念,受此影響,2021年9月1日-2021年9月13日,公司股價累漲超過122%。然而,這也無法扭轉公司虧損的命運。

投資者對「概念股」的熱捧,往往源於一種對未知的憧憬和對收益的渴望。當市場出現某種熱點,人們傾向於相信這種熱點能夠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投資回報。然而,這種心態往往忽視了基本面分析的重要性,投資者在追逐「概念」的同時,卻忽略了公司的實際業績、行業地位以及未來增長潛力。每一次炒作都伴隨著市場的狂歡與泡沫的破裂。這些股票在短期內或許能夠憑借概念的光環獲得超額收益,但最終都難逃回歸基本面的命運。投資者若盲目追漲,往往只能品嘗到「概念」破滅後的苦果。

還是以上述「元宇宙」概念股為例,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1月,元宇宙概念股共130只。近九成概念股股價近一年內下挫。年內,*ST易尚累跌達71.52%;太龍股份、山水比德、恒信東方、德必集團、芒果超媒等跌幅超60%,中青寶累跌46.48%,「紅人經濟第一股」天下秀跌51.42%,湯姆貓累跌45.23%。多少抱著「元宇宙」發財夢的投資者,不見盈利虧了本金。

面對「概念股」炒作帶來的市場波動,監管層近年來不斷加大對這一現象的監管力度。以2020年11月上海證券交易所釋出的【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監管規則適用指引第3號——資訊披露分類監管】為例,明確規定了對利用資訊披露炒作概念的行為進行重點關註,要求上市公司在披露涉及熱點概念的公告時,必須結合實際情況充分提示風險。

此外,針對股價異常波動的公司,交易所也會及時下發關註函,詢問其股價波動的原因,核查是否存在內幕交易或市場操縱等行為。2021年8月,深交所對聯創股份等6家公司下發了關註函,其中有5家公司都涉及熱門概念炒作。其中,新萊應材主要涉及半導體概念,融捷股份、聯創股份涉及「鋰」概念,如鋰電池或鋰礦,而維宏股份、盛弘股份則分別涉及激光領域和儲能概念。

對於上述個股漲幅較大的情形,深交所針對個股的具體情況作出問詢,如要求個股結合公司股價漲幅及公司主營產品所處市場需求變化、公司生產經營情況等,核查公司股價近期漲幅較大的原因,與公司生產經營等基本面變化是否匹配;核實說明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是否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資訊,是否存在籌劃中的重大事項等。

2022年,據不完全統計,當年已有逾60家A股公司因涉嫌「蹭熱點」「炒概念」被交易所關註或問詢,其中部份公司已被采取監管措施,也有投資者因在「炒概念」過程中拉擡股價影響交易秩序等被采取監管措施。

比如,上交所網站於當年11月14日釋出對ST鵬博士及有關責任人予以紀律處分的決定時稱, 「該公司多次先於法定資訊披露渠道,透過自媒體、上證e互動平台等渠道,對外釋出影響股票價格的敏感資訊,資訊披露不公平。」

對於「概念股」的炒作,監管固然重要,但更為根本的解決方案在於培育成熟的市場生態,引導投資者樹立正確的投資觀念。市場參與者應當更加註重公司的基本面分析,避免盲目跟風,回歸價值投資的核心。監管機構應繼續加強資訊披露的規範性,提高市場的透明度,同時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懲罰力度,維護市場的公平、公正、公開原則。

當然,除了監管層依法治市,以及上市公司的自律外,廣大投資者也應不斷提升專業認知和水平。股市既是經濟的晴雨表,也是人性的放大鏡。在「概念股」的炒作中,我們看到了貪婪與恐懼、理性與盲目的交織。作為投資者,應當學會在迷霧中尋找方向,不被短暫的熱度所迷惑,始終保持冷靜和理智,讓價值成為投資決策的指南針。

(本文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畢舸

責編 辛省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