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股票

途虎-W(9690.HK)財報亮眼:2023年營收大幅增長,全年凈利潤首次轉正

2024-03-15股票

現如今,汽車行業以其龐大的產值和產業鏈長的特點,在國民經濟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成為支撐中國經濟復蘇的重要產業。

在全球汽車產業經歷從傳統燃油車向電動車轉型,以及邁向未來智能化技術競爭的關鍵時期,中國汽車產業面臨著一個前所未有的機遇,即能否在全球舞台上實作跨越式發展,這對於推動中國經濟的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具有重大意義。

然而,在市場普遍聚焦於汽車零部件制造商和整車廠商之時,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隨著汽車保有量的不斷增加,汽車後市場的潛力正逐漸被挖掘,為行業帶來新的增長點。

特別是在當前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汽車後市場的服務創新和模式升級成為行業發展的新動力。透過引入智能化、網絡化的技術和服務,汽車後市場能夠提供更加個人化、高效率的服務,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多元化需求。這不僅有助於提升消費者體驗,也為汽車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註入了新的活力。

途虎-W(9690.HK)作為「汽車獨立售後服務市場第一股」,就是一個很好的觀察樣本。3月15日,途虎披露2023年全年業績,這是公司上市以來的第一份完整的成績單,也是首度扭虧全年盈利。

一、多項核心數據創新高

途虎的2023年業績,可以用「強勢」兩個字來概括。

2023年,途虎全年營收達到136億元,同比增長17.8%;其中,維保核心業務增速強勁,汽車保養、輪胎及底盤件板塊增幅分別達22.5%和20.9%。

「強勢」亦體現在公司的盈利能力上。2023年,在實作扭虧為盈的基礎上,公司經調整後的凈利潤達到4.8億元。

從衡量一個公司盈利能力的另外一個關鍵指標——毛利率水平來看,公司的盈利能力更是得到了充分的證實。2023年,公司毛利率上漲顯著並創歷史新高,從2019年的3.9%增長至2023年的24.7%,全年毛利額達到33.6億元。

宏觀層面看,外部環境回暖為途虎實作高增長奠定了基礎。高盛研報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汽車行駛裏程同比增長23%,即便對比2019年全年也實作了106%的增長。出行需求的釋放帶動輪胎更換及其他汽車保養產品與服務的需求上行。

但僅從這一角度,並不足以解釋途虎是如何做到進一步夯實利潤,實作量、質齊升的。更為根本的是,公司層面的平台價值逐步顯現。

其中,規模效應的釋放是關鍵。 2023年,途虎的門店和使用者數量實作了同步快速增長。根據財報數據,2023年全年,途虎新增1256家門店,當前途虎養車工場店數量達到了5909家;截至2023年底,途虎養車註冊使用者數量突破1.15億,全年累計交易使用者數1930萬,創歷史新高。根據灼識咨詢報告,以2023年的全年收入規模和截至2023年12月底營運的汽車服務門店數量計算,途虎養車是中國最大的獨立汽車服務平台之一,門店數量、增速表現和收入穩居後市場獨立第三方前列。

對於公司而言,提升公司店面數和服務範圍,以及壯大使用者群體和提升使用者的活躍度不僅會帶來營收的顯著提升,更重要的是,在規模效應的持續釋放下,公司的營運成本和效率也得到了進一步最佳化,使得公司銷售費用率逐年降低,人效逐年提升,進而提升了整體的盈利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規模效應的加持下,途虎的議價權獲得進一步增強。結合途虎專供品牌占比及自有品牌占比持續提升,能夠有效降低若幹產品的采購成本,有利於增厚汽車零部件零售的毛利率。同時,這也增強了途虎的價格優勢,進而吸引到更多的客戶,進入發展的正性迴圈。

途虎此次釋出的業績不僅增速快,質素也高。數據顯示,截至去年末,途虎的自由現金流達到4.0億元。同時,安全墊也進一步增厚,當期,公司全量現金儲備(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受限制現金、理財投資)達68.3億元。手握十足「安全感」,途虎面對未來自然底氣十足。

二、「好賽道」上的「好賽手」

遵循資本市場普遍認可的「好賽道+好賽手」的投資框架,途虎能夠交出這樣一份亮眼的成績單並非偶然。

首先,途虎所處的汽車服務市場正是一個典型的「好賽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中國乘用車保有量迅速上升。根據灼識咨詢數據,中國乘用車保有量在2015年後出現較快振幅增長,預計到2027年將上升至3.74億輛,千人乘用車保有量將達到263輛/人。與此同時,當前中國5年以上車齡乘用車保有量穩步上升,預計到2027年平均車齡達到8年。

2018-2027E中國乘用車保有量規模及預測 圖片來源:申萬宏源

進一步來看,隨著中國乘用車保有量增長、乘用車出行頻率上升以及平均車齡的增加,車主對於汽車服務的需求也隨之提升。申萬宏源研報表示,預計到2027年,中國汽車服務市場的規模將達到2萬億元。

2018-2027E中國汽車服務市場主要服務的市場規模及預測 圖片來源:申萬宏源

不過,整個中國汽車服務市場呈現出高度分散的狀況。汽車服務供應商質素的參差不齊、需求側不透明、多層分銷網絡帶來的資訊不對稱等多種問題導致該行業長期面臨使用者體驗差、供應鏈過於復雜、履約流程低效等問題。

去年10月,商務部等9部門聯合釋出【關於推動汽車後市場高質素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了汽車後市場發展的總體目標和主要任務,系統部署推動汽車後市場高質素發展,促進汽車後市場規模穩步增長,市場結構不斷最佳化,規範化水平明顯提升,持續最佳化汽車使用環境,更好滿足消費者多樣化汽車消費需求。

政策的出台為汽車後市場高質素發展註入了一劑強心針,也將加速汽車後市場領域的洗牌。在此情況下,規範化、服務質素高的頭部汽修服務商或將顯著受益於政策驅動,有利於其市場份額的擴張。

其次,途虎打造的極具競爭力的業務模式不可忽視。

圍繞客戶消費和供應鏈相關的痛點,途虎經過嘗試摸索,堅持正品低價戰略和高質素服務,最終打造出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汽車服務模式。

該模式能夠使得需求透明可以量化追蹤,實作線上線下需求整合,簡化供應鏈體系,減少中間流通層級,降低終端價格;線下門店能夠提供多品類服務,並且做到了技術施工、服務流程、價格體系等方面的標準統一,有利於將客戶需求從低頻需求轉換為高頻需求。

透過成功跑通該模式,途虎能夠高效打通車主與服務之間的通路,進而實作車主、服務商、供應商的多方共贏。

雖然標準化說起來簡單,但後來者想要復刻途虎的商業模式卻並不太容易,這背後離不開途虎數十年如一日的深耕技術、基建以及線下網絡。

除了上文所提到的途虎工廠店數量之外,途虎還一直在加強的倉儲和物流體系的建設,以滿足門店零部件需求。財報顯示,目前全國75%以上的途虎工場店已被前置倉及時配送服務覆蓋。

可以說,途虎覆蓋整個產業鏈的系統化能力,已經形成了公司的核心競爭力,無形中為後來者設立了一道極高的準入門檻。

更重要的是,公司客戶黏性得到了穩定的提升。途虎的使用者口碑也不斷提高。「口碑好店」評選活動啟動以來,途虎養車工場店的使用者滿意度提升顯著,截至2023年下半年使用者滿意度達到4.78分(滿分5分),創下歷史新高。

三、途虎未來還能如何發展?

當前,途虎已經打通生態模式,並透過登陸資本市場再次鞏固了自身行業龍頭的地位。參照其他行業的經驗,途虎只需要在此基礎上對現有業務進行精細化營運,便可以取得穩健的收益。然而,途虎並不滿足於此,透過其業務布局來看,公司還在尋找更多的可能。

首先,是途虎重點開展的渠道下沈戰略。據灼識咨詢統計,截至2022年12月31日,二線及以下市縣的汽車保有量占國內乘用車保有量75.5%,但乘用車保有量滲透率最低,每千人僅有179輛。途虎瞄準的正是這部份市場機會,後續在公司的重點布局之下,二線及以下市縣汽車服務市場或許能成為途虎業務增量的重要來源。

途虎還在傳統燃油車服務基礎之上,切入了新能源車服務賽道。

當前,中國汽車產業正邁向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共享化的「新四化」階段,智能汽車已經成為汽車工業的新的增長點。尤其是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和保有量的不斷增長,未來新能源汽車相關細分領域將有望實作快速增長,這為汽車後市場發展提出新的要求的同時,也為其發展註入了新的活力。

據乘聯會數據顯示,2023年全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了958.7萬輛和949.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5.8%和37.9%,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達到了31.6%。Canalys預計,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將達到40%。

途虎長期以來在傳統燃油車時代建立的渠道、標準化服務、打通的生態模式等優勢,到了新能源汽車時代依然適用。

雖然眾多燃油車主使用者換上了電車,但這些使用者對途虎品牌的信任度和忠誠度並未因車型的改變而減弱。途虎可以依靠已有的海量使用者,為新能源業務匯入流量。

此外,盡管傳統燃油車與新能源汽車的動力系統截然不同,售後服務的業務模式也有差異。但途虎早已經洞察到該趨勢,為新能源汽車和燃油汽車分別打造了具有差異化的保養服務。目前途虎養車已推出6大新能源汽車服務專案,包括動力電池專修、充電樁維保、美容等。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繼續給消費者提供標準化的高質素服務。途虎養車已與多家電池廠商達成合作,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

綜合來看,途虎以上在新能源車服務方面的布局,能夠更好地滿足不同類別車主的多樣化需求,進一步強化使用者黏性,進而吸引更多的潛在新能源客戶,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回首過去13年,途虎從賣輪胎起家,逐步修煉成中國領先的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平台,再到成為「汽車獨立售後服務市場第一股」,這絕非偶然,背後是途虎入行之初就對當時汽車後服務市場現狀的精準把控以及在一個看似簡單的「標準化」上持續進行深耕。

更難得的是,途虎作為如今的執牛耳者,並沒有停止前進的腳步,在基本盤穩固的基礎上,途虎透過向下沈市場要增量,並積極切入新能源汽車服務,打造了更多增長動能。

這一系列前瞻性布局得到了一眾頂級機構的肯定,中金公司、中信證券、美銀證券、瑞銀在內的多家券商今年都曾給予「買入」「增持」等積極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