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股票

利好政策不斷傳來,但這兩個訊息,不應該被企業忽視

2024-09-29股票

本文正選於「單仁行」公號,訂閱「單仁行」公號

從企業家的角度探究商業本質

01

最近利好的政策不僅多,而且,實施的速度也非常快,在27號,降準降息就已經完成了。

市場久違的激情被調動起來,甚至出現了上交所因為成交確認緩慢的異常情況向投資者道歉,投資者還不接受,發出了各種各樣的問候,讓上交所賠償自己買不進去股票的損失。

誒喲,這真的是破天荒的新聞,人人奚落的「緬A」成為了高攀不起的「大A」,恐怕十一假期前最後的一個開市日也會是熱熱鬧鬧的。

當然,在眾多政策和新聞當中,我覺得有兩個被忽略掉的訊息值得企業家重視,它們或許不怎麽起眼,但對我們未來的經營有所啟發。

哪兩個訊息呢?

02

第一個是國企要在2025年必須普遍實行末等調整和不勝任結束制度。

我們在之前單仁行上,統計分析了2024年上半年A股5346家上市公司的財報數據,像在營收和凈利潤的前10名,全是國企,沒有民營企業。

即使把金融石油石化的國企都去掉,民營企業依舊是寥寥無幾。

從上半年各行各業,特別是民營企業的情況我們也可以看到,基本上是叫做 「不卷的行業和企業在倒退,卷的行業和企業才能進步」。

像榜單裏的比亞迪、寧德時代、美的全都是各自領域進行層層競爭,卷出來的集大成者。

同樣,他們的競爭思維也帶動了產業鏈的進步,讓一大批供應鏈企業調整自己的服務物件,改進自己的產品和服務,慢慢地做精做深,從而卷出了自己在一條產業鏈上的「鏈主」地位,然後逐漸向海外市場進軍。

這就是政策強調科研技術、推動專精特新的意義所在,但在更多的領域,隱藏的鏈主還是國企,他們掌握了更多的生產資料和資源的分配權。

相比於民營企業不卷就沒有市場,不卷就沒有活路的競爭環境,國企的壓力相對就比較小了,特別是對於管理者來說,崗位就有點像鐵飯碗一樣,企業是國家的,又不是自己的。

那接下來的情況就不一樣了,國企的管理人員也要實行「末位淘汰」制度,管理人員要競爭上崗,末尾的要淘汰,不勝任的要結束。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國企越來越像今天的民營企業,所有人都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競爭發展。

那麽,對很多企業來說,特別是服務物件是國企的企業來說,今天做生意的邏輯就可能不一樣了,不是我搞定了誰,我就能拿得訂單;也不是我過去跟你做了很久的生意,接下來我依然有這麽多生意接著做了。

我們過去的經驗、路徑和習慣,可能未來都會失靈,有的需求可能會減少,有的需求可能會完全消失。

這個時候就是考驗企業如何提高自己的原點能力,朝著市場需求和技術發展兩條線,去改善自己的產品,擴大套用場景,或者是轉變服務物件了。

過去可能是關系、經驗勝過一切,接下來就是能力、競爭、發展壓過一切了。

03

第二個訊息就是引導資金、技術、勞動密集型產業從東部向中西部、從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轉移。

中國雖然到今天貴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GDP總量達到了美國的76%,人均GDP也進入高收入國家的水平。

但我們的全要素生產率僅僅是美國的40%,德國的44%,日本的63%。

總量看上去很高,但分散去看,中西部地區和沿海地區的發展並不均衡。

但是,中西部地區沒有市場、沒有需求嗎?

它們同樣有,只是缺少企業的挖掘。

所以,從東部到中西部,從中心城市到腹地的轉移,本質上就是讓新生產力去帶動舊生產力的轉型升級,找到新市場、新需求,這裏面就有著企業不少的機會。

像單仁牛商其實已經在做這些事了,我們服務的物件並不只是沿海發達地區的企業,同樣也有腹地地區的企業,像我們有一位學員,河南蔥滿滿的創始人李宇,他在2020年走到了單仁牛商身邊,他做什麽呢?

他之前做農藥化肥這類的產品,因為這個市場門檻很低,非常內卷,沒有價格優勢,沒有品牌優勢就很難活下來,他也做失敗了,

當他來到單仁牛商的時候,我們幫他把市場再度細分,把使用者再細分,其他的品類放棄,只做「蔥」這個品類的使用者,集中所有的力量去幫助種蔥的種植戶有更高的產量,更好的品質。

而且,不只是光賣產品,要走到使用者身邊,了解他們的體驗過程,給他們提供產品加服務的解決方案。

這個生意,他們第一年非常辛苦做了300多萬,但是收獲了很多優質的付費會員,第二年,他們生意翻倍到了2000萬,去年完成了4000萬。

單仁牛商和蔥滿滿李宇的故事告訴了我們什麽?

第一個、對抗內卷的方式,是讓自己在某一個細分領域變得專精特新,去突破這個市場,再借助於互聯網去拓展更大範圍的市場,不用擔心自己在哪裏,身邊沒有市場,但網上的市場很大。

所以,專精特新和互聯網行銷結合起來是天和,也是絕對的絕配。

第二個、服務+產品=解決方案。

對越來越多的企業來說,未來產品之間的差異會越來越小,彼此很難有大的差距,我怎麽去體現出我的差異化優勢?

就是靠產品加服務的深度解決方案。

我想有句話很重要,客戶購買的不是我們的產品,而是他在特定場景下的要解決的問題,我們給他提供的解決方案,他要的不是產品,而是要解決他的關鍵問題所在。

第三個、商業服務的空間會非常廣闊,服務可以帶動企業的銷售,特別是高質素的服務也可以為企業提供溢價。

我相信,未來大部份的企業,特別是制造業,在產品上的競爭會越來越激烈,毛利會持續下降,但服務會給我們提供寶貴的附加值。

我一直在課程裏跟所有學員去講一句話叫「做一公分的寬度、一公裏的深度」。

在視播時代的市場競爭環境之下,你的思維,你的戰略決策是首要的,學會走窄門,走遠路,用一根針去刺破一片天。

如果我們在市場裏去找到自己特定的生態席位,定在那個位置,借助於今天視播時代的行銷方式和好的數碼化工具和AI系統去做好全域行銷,挖掘出特定客戶的需求。

同時,根據他們的需求去做改進,在設計,工藝,材料,器材,供應鏈、服務任意環節實作戰略突破。

哪怕我們身處於腹地,哪怕我們做的生意非常傳統,我們依然可以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不斷挖掘需求,拓展套用的場景,實作倍速成長。

責任編輯 | 羅英凡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 免責聲明

本文涉及有關上市公司的內容,為作者依據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資訊(包括但不限於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台等)作出的個人分析與判斷;文中的資訊或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商業建議,市值觀察不對因采納本文而產生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