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動漫

初中生觀看頭腦特工隊心得體會

2024-01-12動漫

初中生觀看頭腦特工隊心得體會篇1

一本好書可以喚醒人性的共鳴,一部好電影同樣可以值得回味,包括動畫。

人的大腦由各種情緒控制,友誼,愛情,家庭,淘氣,邏輯,幻想等是連線大腦總部的各個島嶼。一個個記憶球也成了電影菲林,在人需要它的時候由管道輸送到控制室放映。而核心記憶毫無疑問就是啟動這一切的關鍵。多麽奇妙的想象!

記憶伴隨我們的一生,當然,我們的大腦不可能記住所有,因此記憶球也會被定時清除。但最重要的記憶卻會長久存在,成為滋養生命的養料。如果失去這些,我不知道還有什麽東西可以喚醒走上錯路的人們。正是這些關於愛,關於友誼,關於毅力和精神的核心記憶球讓我們可以充滿希望地活著,可以迷途知返,有判斷是非對錯的能力,也是作為高等動物的一個標誌。

或許,我們會老,當我們忘記曾經很多事情的時候,核心記憶卻依舊存在,試問,誰會忘記刻骨銘心的事呢?

用大家都喜歡的動畫告訴我們如何做才可以變得更好,這才證明了越簡單的東西往往蘊藏真知。

初中生觀看頭腦特工隊心得體會 篇2

這部電影是一個比我小十歲的少年拉著我一起看的,中間夾帶各種吐槽各種亂入所以看完了也並沒有淚目。可能那個所謂幻想的朋友已經離我遠去太多年,以至於我們倆在討論劇情的時候我還言之鑿鑿的說我就沒有意淫過Bing Bong這樣的存在,言外之意就是我從未如此孤獨與無聊過。然而當我在寫這篇影評的時候,我似乎又不那麽確定了。

片中有個場景,是那些在廢墟裏堆著的一個個記憶球,都還會在joy的觸碰下熠熠閃光,重現著當年的溫度與色彩,然而它們的主人卻都已經不記得了。可能很多人都會為此感到惋惜,我卻並不這麽覺得。我一直很慶幸有些事我可以想不起來,因為遺忘就像一種自我保護機制,那些被我們親手埋葬掉的並不只是歡樂,更多的則是憂愁,苦悶與絕望。如果能讓我不記起後者,我心甘情願將與之相關連的一切都通通忘掉。

就像對一個小時候受過欺淩的人來說,可能他的整個中學時期都是晦暗無光的,即使是中間夾雜著的短暫而微小的快樂,他也不願意無端想起。而對於一段結束得異常狼狽不堪的戀情,也沒有人想要一直記得前任當初對自己說過的情話,因為那些甜蜜的耳語遠遠抵不過最終背叛劈腿所帶來的傷害。如果我們無法剝離記憶,那就只能選擇連根拔起。

這個過程可能一開始只是自己強迫自己忘記,但等過了幾年,就會發現自己是真的什麽都記不得了。即使你翻開當時所寫的日記,聽到曾經單曲迴圈的歌曲,都未必能想起自己當時紛繁復雜的心情。很多記憶就這麽在你的有意識或無意識的逃避中消磨掉了。

雖然快樂的經歷無法復制,但快樂的體驗卻是可以再現的。就像成年後升職加薪後的雀躍就並不一定比小學春遊前的興奮來的少,下一段戀情的開花結果也會比之前的慘淡收場來的更心滿意足。然而如果我們記得太多,就一定不會快樂,不管過去的記憶是好是壞。

所以,還是那句俗的不能再俗的老話,珍惜現在吧,相信這也是這套遺忘機制的初衷所在,努力讓現在的自己活的開心充實才是最重要的。

初中生觀看頭腦特工隊心得體會 篇3

仔細想一想,自己每次去看電影,要麽是科技大片,要麽是懸疑、文藝片,卻幾乎沒在電影院裏看過動畫片。大概是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看動畫片有點不符合年齡階段吧。然而國慶假期裏,好朋友極力推薦看一部叫【頭腦特工隊】的動畫片,說是在康城電影節上有放映,她也期待已久。抱著找找童真的想法,我跟她看了這部電影,卻沒有想到自己被它感動,懂得了重要的道理。

電影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11歲的女孩萊利。她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家庭,爸爸媽媽從小對她關愛有加,讓她擁有個快樂的童年。在她的大腦裏有個「總部」,由五個性格鮮明的小人掌管,分別是樂樂、憂憂、厭厭、怒怒、怕怕。從名字就能知道,這五個小人有著不同的個性與任務。樂樂主要負責隨時發現生活的樂趣,讓萊利保持好心情;厭厭是控制萊利的口味和品位這方面的,就算小到花椰菜也不願輕易妥協;怒怒是個急性子,一不順心就隨時發火;怕怕相當於是安全負責人了,他總能敏銳地察覺到生活中隱藏的危險。而憂憂,卻被大家所「嫌棄」,認為她讓萊利傷心,不利於她的健康成長。每天結束後,他們共同把萊利的記憶球進行處理:剔除傷心難過的記憶,留下美好的。這其實算是一種寫作中的象征手法吧,五個小人象征著平時大腦裏控制我們情緒的神經,他們各司其職,使得我們對不同事物表現出不同的情緒。

平靜的生活因為萊利爸爸的工作原因而發生了不小的變化。從明尼蘇達到舊金山,一家人離開了熟悉的生活環境,來到了這個陌生的城市。萊利沒有迎來憧憬的夢幻公主屋,而是睡在冰冷的地板上;在學校裏難以適應,對冰球的熱愛被沖淡;昔日的好朋友結識了新朋友,自己卻受到冷落……而這時因為一次意外,樂樂、憂憂離開了「總部」,於是控制萊利情緒的只剩厭厭、怒怒和怕怕,情況變得越發不可收拾:萊利記憶中的家庭島、誠實島、友誼島等相繼崩塌。與此同時,樂樂與憂憂想盡一切辦法回到「總部」。過程的艱難可想而知:原本她倆打算走長長的小道,但因為島的崩塌而放棄;想到坐火車回去,因為萊利睡著後火車停運;最後她們與萊利的兒時想象中的角色Bingbong透過努力,回到了「總部」。當我看到她們絞盡腦汁想辦法,即使失敗也不辭勞苦,心裏不免受到觸動。想起自己之前參加各種社團的面試被刷下來,不想被人察覺內心的難過,只能在角落悄悄抹眼淚,但擦幹眼淚後由重新振作,只為兌現自己在大學參加社團的承諾。即使遇到一次次的打擊也不退縮,仍然擦幹眼淚向前,這也是成長的一部份吧。

影片中關於憂憂的幾幕讓我印象深刻:當她因為不小心碰到記憶球時,被樂樂規定站在一個圓圈裏不四處走動;Bingbong想出辦法不能奏效而心情低落,她陪伴在身邊靜靜聆聽;回到「總部」後大家讓憂憂頭一次操控情緒處理器,使得萊利在家人前哭泣,傾訴內心想法,得到安慰。這些都讓我對憂憂,也就是憂傷情緒改變了看法。在大多數人看來,憂傷可能是詩人們的無病呻吟,弱者的家常便飯,逃避努力的借口。但是,誰能保證自己在生活中不會遇到挫折呢?又有誰能輕松避免其中的苦澀與艱辛?這時候我們要允許自己憂傷,允許自己哭泣,發泄情感,好讓自己繃緊的弦稍微放緩,適當減輕壓力。就像劉德華的【男人哭吧不是罪】歌詞所說「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再強的人也有權利去疲憊/微笑背後若只剩心碎/做人何必驚得那麽狼狽/男人哭吧哭吧哭吧不是罪/嘗嘗闊別已久眼淚的滋味/就算下雨也是一種美/不如好好把握這個機會/痛苦一會」。其實不只是男人,生活中我們習慣性地展現自己堅強的一面,但有時也需要展現真實的自我,哪怕是恐懼,哪怕是憂傷。

最後五個小人繼續在大腦「總部」操控萊利的情緒,萊利大腦裏的家庭島、友誼島等等得以重建,還增添了其他新的有趣的小島。快樂的她健康地成長著。同時看到影片裏其他角色的大腦裏同樣有五個「自己」在控制,歡樂的情景讓人忍俊不禁。是的,每個人都需要由不同的情緒所控制,它們地位平等、缺一不可。各種不同的情緒在同一個人身上表露,就像是不同的化學試劑混合在一起,產生奇妙的反應。正是這各異的情緒才有了情感豐富的真實自我,才有獨特多彩而又完整的人生。所以說,少了你們,人生怎能完整?

初中生觀看頭腦特工隊心得體會 篇4

【頭腦特工隊】的主題依舊是成長。這聽起來似乎是個說爛了的話題,然而這回不同的是,這個故事幫助我們重新認識自己,我們的情緒,我們如何被情緒挾持,我們為何會遺忘,甚至包括為什麽聽了一首滑板鞋你就會一直在腦子裏摩擦摩擦。

這個成長的過程不再限於Riley克服了種.種不適面對新生活,也不限於父母們看過後釋懷了孩子終將變成有獨立意誌的個體離自己而去的現實。

這個成長更是我們在這個故事後對自己的全新認識。

其一,接納每一種情緒。

我們總是渴望歡樂抵抗悲傷,贊揚樂觀嘲弄消極。社會文化鼓勵我們做一個活潑外向、積極陽光的正能量人類,然而並不是每個人的人設都是Joy坐鎮中央,帶著「I can fix it」的自信笑容排除萬難。

更多時候,是生命中的那些「負面情緒」給我們力量:悲傷讓我們深刻,去學習和體驗,去增加生命的分量;恐懼使我們未雨綢繆,小心駛得萬年船;憤怒為我們劃出底線,警告外敵不可侵犯;厭惡決定品格,阻擋我們跟風從眾失去自我。快樂的確讓我們過得更好,但很多時候,盲目的樂觀卻無濟於事。它是燒過天際短暫的流星,絢爛耀目,然而亙古不變的卻是深邃廣博的幽暗天幕。

有趣的是,在最開始的設計中,制作團隊是讓Joy和Fear一起飛出了總部結伴冒險,然而後來卻發現故事順不下去——他們想讓Joy在這段經歷中有所頓悟,去做一些從前不會去做的事,但Fear無法完成這個使命。在把故事推翻重來的過程中他們發現,只有Sadness能夠給Joy上這麽一課。

也許我們一開始也都像單純的Joy一樣,不能明白Sadness存在的意義而想把她排除在外。然而失去了悲傷的能力,並沒有讓人生變得完美。人的成長中會有很多的艱難時刻,任你看一千遍滑稽電影也無法度過,而這個時候找個安靜的角落大哭一場,卻能幫你滿血復活重新再戰。於是最後我們終將走過Joy的路,明白悲傷也是生命的一部份,很多時候是Sadness將你引向光明。

每種情緒都塑造著我們。接納它們,才能真正地接納自己。

其二,成長伴隨著失去。

每個人成長的方式都不一樣,有人家道中落,有人一場大病,有人從鄉村搬進城市。這是一個無人能逃避的過程。當我們突然看到紛繁蕪雜的成年人世界,童年就就在那一刻變成陽光下飛升的肥皂泡泡,再不可挽回了。

於是每個被甩在童年和成年夾縫中的孩子都可能像Riley一樣,Joy離奇消失,剩余的家夥你爭我搶,於是變得沈默、多疑、敏感、易怒、叛逆……而父母也很困惑,曾經的小天使死哪了?這好像是個很突然的過程,我們失去童年,父母失去了無憂無慮的我們。

這並不是一個拍給兒童看的成長故事。對於那些還沒長大的孩子們來說,這五個情緒小人加起來恐怕還比不上一個能賣萌的大白。然而對於成年人、尤其是已為父母的觀眾們,它卻是精心制作的一場內心冒險,充滿了太多讓人會心一笑或是細思恐極的巧思。

【頭腦特工隊】的制作團隊大多數都已為人父母,這部電影有很多他們的切身感受。當自己的孩子有一天突然擁有了秘密,變得有所保留,許多父母都偷偷想過:別長大啊,如果時間能永遠停留在我們親密無間的時刻多好。

本片制片人Jonas Rivera說過:「身為父母,有很多的時刻我都希望時間能永遠停下來。但那並不對。那不是我們作為父母的職責,我們的職責是為他們指引前路。」於是有了結尾一家人淚中帶笑的相擁。

每個人都經歷過失去。失去BingBong,失去純粹的記憶球,失去曾經引以為傲的個性之島。然而失去是成長不可分割的一部份,這是個悲欣交集的過程。

當失去來臨,我們需要告別。有時候我們用徹底忘記來告別,有時候我們在廢墟上重建新城。童年的消逝宣告著,記憶從此不再毫無雜質,交織的情緒讓回憶開始五味雜陳。然而這正是人生。懂得悲傷,方能體驗歡樂的可貴;背負過沈重,才能擁有真正的輕松。

從單純走向復雜,從孩童變成大人,還有結尾隱隱一現的「青春期」,這終究還是個陽光燦爛的故事。

初中生觀看頭腦特工隊心得體會 篇5

童真是人類的最後一處聖潔的天堂。漫畫家丁午在被下放到河南幹校時給女兒畫了一本漫畫家書【小艾爸爸特別特別想你】。映在紙上的是一個樂觀的爸爸每天的生活趣事。他一手抵擋著來自精神和物質世界的匱乏,另一手卻建造了一個純白潔凈的童話。美國作家菲爾丁也曾說:世界正在失去偉大的孩提王國。一旦失去這一王國,那就是真正的沈淪。

這部【頭腦特工隊】就用腦洞大開的方式講述了成長過程中的美好與辛酸。電影中塑造了幾個萌萌噠的情緒小人住在小女孩萊莉的大腦裏,為小女孩的生活出謀劃策。突然有一天意外發生,為了使萊莉重新恢復笑容,情緒小人之一樂樂踏上了冒險之旅。

在返回大腦控制中心的路上,她們遇到了萊莉幼時的幻想玩伴,一頭粉紅色的大象——冰棒。萊莉十幾歲了,已經很多年沒有和冰棒玩了。講到這裏,樂觀的冰棒哭了出來。他的心裏還有一個夢,用屬於他們的火箭船帶著萊莉去月球。可是火箭船和他們自己都跌入了深淵,面臨著被風化侵蝕的命運。而此時的萊莉情緒越來越煩躁,在她腦海裏友誼、誠實、親情的小島也在一個接一個地轟塌,她正在計劃離家出走,回到她心心念念的故鄉明尼蘇達,去締造新的快樂的記憶。與此同時,樂樂和冰棒唱著能使船只發動的歌曲想要駕駛它離開深谷。但兩個人太重了,在最後關頭,冰棒縱身一躍,跳入谷底,目送著樂樂登上平地。他的身體正慢慢被風吹散,還喃喃自語,「樂樂,你替我帶她去月球好嗎?」

這是我自認為影片中最煽情的片段,每個人小時候都有要好的玩伴。也許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具化的同伴,也許是留在家中一隅的小玩偶,抑或是像冰棒這樣的只存在於腦海裏的軟萌小夥伴。隨著一個人的成長,她不再需要一個這樣的小夥伴,我們把它們扔在記憶的小角落裏,然後會有沙土把它們漸漸掩埋,結出悲傷而我們仍不自知的花朵。「還記得年少時的夢嗎,像一朵永不雕零的花。」斑白歲月剝落小時候,融掉了許多快樂的年輕的記憶。如果在記憶中它們是有生命的,它一定會包裹起自己被遺忘的悲傷,微笑著看著你長大成人,時常開心地說:「這就是我最棒的小夥伴啊,她都已經成大姑娘了。」

長伴隨著陣痛,總會有人磨滅掉你的天真。所有正在成長和已經成長的人,都要無可避免地長出堅固的盔甲,而那代價就是失掉了童真的羽衣。這是成長的代價。

那座孤島,後來坍塌。那迷茫的人兒,也正在成長。

初中生觀看頭腦特工隊心得體會 篇6

【童年】讀後感

這個暑假,我讀了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說這個暑假,我讀了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說【童年】,它給我的感觸頗深.

馬克西姆·高爾基出生在一個貧窮的木工家庭中.在殘暴的沙皇統治時期,高爾基吃盡了苦頭:幼年喪父,卻又受盡外祖父的虐待.他周圍的人都是那麽的自私,貪婪,充滿了仇恨……

高爾基的童年是那麽的悲慘,和他比起來,我可是幸福多了.

我出生在一個依山傍水的美好的地方,父母無微不至的呵護,親人親切無比的疼愛,夥伴們天真無邪的友愛,使歡樂的音符時時灑落在我的身邊.在竹林裏嬉戲,去山上采蘑菇,入溪水抓螃蟹,追蝴蝶,聞花香,追蚱蜢,我的童年就是這樣無憂無慮開始的.

拎著個大籃子跌跌撞撞地跟在表姐身後撿麥子,大籃子卻總是撞到我的腳後跟.兩條小辮兒上下歡快地跳動著,白蝴蝶在身邊快樂地翩翩飛舞.湛藍湛藍的天空,萬裏無雲,微風挑逗著衣襟,籃中的麥穗已有大半.童年的美好時光也就是在歡欣愉悅的勞動中度過的.

走進了書香四溢的校園,也成了一個莘莘學子.充實的一天就在這瑯瑯的讀書聲中開始了.老師熱心地傳授我們知識,同學們互相探討,我們像一棵棵小樹苗,在接受春風雨露的滋潤--吸取更多更好的知識,茁壯成長.在這知識的海洋中,我結束了快樂的童年,開始走向成熟.

我生活在一個充滿人道主義的社會主義國家中,這裏沒有抽人的鞭子,沒有毆打的拳腳,沒有仇恨,沒有貪婪,沒有乖戾,更沒有層出不窮的暴行和醜事.這裏的人是善良,純潔,樂觀的,因而我的童年是充滿了幸福和快樂的.

童年的朋友】節選自高爾基的【童年】,文章以極其細膩而又飽含神情的筆觸描繪了「外祖母」這充滿人性光輝的人物形象。

讓我們沿著高爾基給我們營造的溫暖而又流暢的文字的河流,抓住那些涓涓細流,用心思考,用心感悟,一個充滿魅力的「外祖母」便會站在你的面前,對著你微笑…… 在外祖母沒有聽的我的聲音時,她的樣子很兇,「嘴唇歪扭著,黑眼珠兒閃著氣憤的光芒」。當我問到頭發為什麽這麽長的時候,外祖母即刻改換了模樣,「還是用昨天那樣的溫暖而柔和的腔調說」。外祖母總是用這樣溫暖柔和的腔調對我說話。

把自己的頭發長說成是上帝給自己的懲罰,自嘲中滿含著幽默,一個多麽開朗的人啊。「你睡吧,還早著,——太陽睡了一夜剛起來……」多像在一個童話般的世界中,一個慈祥老人所說的話呀,可以想象出她臉上洋溢的微笑,可以感受到她輕松和諧的語調。

「我不想睡!」感嘆號昭示著我態度的堅決,顯現出我在外祖母面前的無拘無束乃至略微的放肆。對於我這樣的言語,外祖母馬上表示同意「不想睡就不睡好了。」外祖母就是這樣尊重我——一個兒童的意願!她的這樣的平常的話,如同那窗外的陽光溫暖著我幼小的心靈。

「你昨天怎麽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聲點說!」外祖母問話中隱含著輕輕的責備,但更多的是關愛。先前我說話時,外祖母並沒有讓我小聲,任憑我喊出那樣的話她絲毫沒有生氣,但現在卻讓我小聲點。她邊說話,邊梳頭,一邊往沙發瞧。原來沙發上睡著我的媽媽!噢,外祖母原來不想這件事讓媽媽知道,不想我受到媽媽的責罵。外祖母真是我的好朋友啊。於是我便沈浸在外祖母溫柔的話語中,靜靜地註視著她……

她微笑時,「閃出一種難以形容的愉快光芒」,「快活地露出雪白的牙齒」有皺紋的面孔「年輕、明朗」,我的外祖母是樂觀的、充滿朝氣的;全黑的衣服遮不住她眼睛裏射出發自內心的「永不熄滅、快樂的、溫暖的光芒。」外祖母又是頑強剛毅的;她「腰彎得幾乎成為駝背」,「肥肥胖胖」,「卻又像一只大貓似的輕快而敏捷」,我的外祖母是又是可愛的。

在那天醒來的早晨,我就這樣靜靜地註視著我的慈愛的、樂觀的、堅毅的外祖母,讓她的唱歌似的話語,如鮮花般在我的心底溫柔地開放……

高爾基在作品的開頭就寫到:「有時連我自己也難於相信,竟會發生那樣的事。有很多事情我很想辯駁、否認,因為在那‘一家子蠢貨’的黑暗生活中,殘酷的事情太多了。」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在這黑暗的另一面,還有一種叫做光明的東西在那隱隱發光。只要還對光明充滿希望,那麽這一點點微弱的火光就可以被放到無限大,直至灑到每一處陰暗的角落。我想這大概就是高爾基想要表達的另一個更直接更迫切的主題--批判俄國幾世紀以來形成的小市民習氣,痛斥小市民的卑鄙靈魂。讓這種卑鄙靈魂消失,正是無產階級努力的方向,直至今天還在繼續......

而我所要說的就是不要對任何不堪的現實失去信心,總會有一些人一些事令你感到痛苦甚至絕望,但你想想,黑暗過去,黎明的曙光總會到來。只要你仍能保持不滅的信心,做一個善良、樂觀、富於同情心的人,那麽你的光明定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