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動漫

事實證明,成年版「魔法少女」也沒那麽好拍

2024-01-12動漫

說起「魔法少女」題材,國內觀眾首先想起的多半是【美少女戰士】【魔卡少女櫻】或是【魔法少女小圓】。

但說起當今最能代表「魔法少女」的作品,無疑要數由東映動畫制作的【光之美少女】系列(在國內也常因諧音被稱為「Q娃」)。

2004年播出的初代【光之美少女】

自2004年以來,【光之美少女】以「每年播一部,一部播一年」的勢頭,已在日本連續播出了20個年頭,影響力在3到8歲的女童間處於統治級別,每年周邊玩具的銷售額常能突破百億日元。

就是這樣一部在無數女孩童年裏留下銘印的動畫,在去年宣布了將推出面向成年人的20周年紀念作品,名為【希望的力量~大人的光之美少女'23~】(以下簡稱「成人光美」),講述第三代光之美少女們時隔15歲成年後的故事。

主要講述系列第五作【Yes! 光之美少女5】中角色們長大的故事

不論是作為人氣作品的正統續作,還是打破常規講述「成年版光之美少女」故事的反差,都為本作吸引到許多關註。

要知道的是,盡管【光之美少女】是面向低齡兒童制作,但觀眾群體中依舊包含不少成年受眾,其中包括陪孩子觀看的家長、從小耳濡目染成年後依舊保持了觀影習慣的觀眾,以及純粹喜愛這類低齡向作品的「大友」們。

一張流傳甚廣的照片:某日本DVD店鋪內將購買光美影碟的主要年齡群劃分為「4~9歲女童」和「19~30歲男性」

「成人光美」的推出,代表著這些觀眾群體也終於得到了制作方的正視,帶來了成年人堂堂正正說自己「喜歡看光美」、而不必再遭受異樣目光的可能性。

但這樣的期待終究落了空——12集動畫早已在去年底播完,在圈外幾乎沒有激起水花,就連慣例的周邊商品都沒有新品推出。

至於劇集內容本身,大友們的態度則多是「整挺好,下次別整了」。

畢竟對於曾將「可以成為任何人,可以做到任何事」作為標語的光美而言,這個成人企劃更像是在表達「成年人就別想著當魔法少女了」。

1

自成人光美第一集播出,在觀眾間的風評便有些曖昧。

一方面是動畫保持了系列一貫時髦精致的畫面,看著曾經的三代光之美少女們以成人的樣貌逐一登場,且邁上了各自向往的職業道路,曾被原作打動過的粉絲難免被喚起回憶與情懷;

但與此同時,這第一集也真就有如職場劇一般,劇情節奏緩和平淡,沒有變身也沒有戰鬥,只有曾經能變身光美的成年女性們在下班後聚在一起,抱怨自己工作生活中的不順。

正如不少觀眾看後所吐槽的那樣:「倒也不是真想知道光之美少女長大後也得像我一樣當社畜。」

到了第二集的時候,觀眾們連這樣輕松調侃的心情都很難再維持:主角終於在臨近片尾時再度變身,大家卻驚訝地發現她居然是先變回初中生的樣貌,再變身為光美,鏡頭相比當年幾乎原封不動。

從現實角度來說,這怎麽看都像是在制作過程中投機取巧的偷懶操作,大家期待看見成年姿態、全新服飾光之美少女的願望落了空。

而在劇情層面,這樣的設定就更顯擰巴——故事後期真相揭開,原來主角們是靠著「光陰花」逆轉了自己的時間才重新獲得變身能力,其代價是對身體產生嚴重負擔。

這本身當然是為了表現光美們勇敢無私,即便如此依舊堅持變身去保護他人,但實際上也坐實了「成年人不配當光美」。

同樣的違和感還來自於主角們那些「成為大人後的煩惱」。

當老師的因為優秀學生的窘迫家境而煩惱,當醫生的因為患者不配合而困擾、白領被不講理的上司消磨,作家和首飾設計師因缺乏靈感和得不到認可而痛苦,演員在上台前陷入自我懷疑,甚至有人只因和從頭到尾臉都沒露的未婚夫感情倦怠而迷惘……

很難說觀眾們是不是真想看光美探討「婚前焦慮」

一方面這些「大人煩惱」過於現實,到了讓觀眾覺得是雞毛蒜皮的程度;更重要的則是無論曾經身為光美的經歷還是如今再次喚醒的變身能力,似乎都沒對這些年輕女性的生活產生什麽實質影響,看上去她們只是借著能力打敗了眼前突然出現的怪物,隨後便又重拾了信心。

「成年人不該成為光美,成為光美對成年人的生活也沒有用」——這樣的念頭當然不會是編劇們的本意,卻又實實在在透過作品傳遞了出來,使得劇集的「表」和「裏」形成鮮明的割裂反差。

面對難以收拾的殘局,成人光美在故事的最後階段也似放棄了治療,唐突一轉慣例的「環保」主題,眾光美轟轟烈烈聯手打敗了為保護弓境而傷害人類的怪物,隨後便結婚的結婚、上班的上班、旅行的旅行,與自己生活和解,再次和光美生涯告別。

只留下好比遭遇了一場整蠱的粉絲們呆坐原地。

總好像只要結了婚,一切就會好起來

2

平心而論,成人光美在制作層面並不能算是「爛活」。

這12集動畫是東映在保持2023年度的正作【開闊天空!光之美少女】正常播出的基礎上,額外做出的一季動畫,且動用了不遜於正作的制作陣容,算得上是誠意鉅獻。

最終戰也集齊了最初三代光之美少女的豪華陣容

而劇中的故事情節,本質上也和光美二十年來的敘事風格一脈相承——這是一部要讓學齡前兒童也能看懂並樂在其中的幻想作品,情節台詞向來淺薄直白,邏輯經不得以成年人的目光細究。

所以如果是帶著平常心來看看 「童年時喜歡的光美長大後的樣子」,成人光美甚至能算是不錯的粉絲向後日談——大家都有了「光明的未來」,曾經只能曖昧表現的戀愛情節也終於在多年後修成了正果。

但問題就在於該作打出了「獻給那些已經長大的光美觀眾」的宣傳標語,故事的落地方式卻仍舊是那一套 「子供向」模式,再摻雜進格格不入的「大人煩惱」,形成了一種南轅北轍的觀感。

那些被拔高了預期的觀眾,看完後難免產生「我在期待些什麽」的空虛感。

成人光美在一定程度上很像是去年上映的迪士尼動畫電影【星願】,後者號稱迪士尼百年紀念作,卻因為制作平庸、情節無聊而備受差評,其存在價值仿佛就是證明其創作者已經深陷路徑依賴,只能刻舟求劍般「套公式」去生產內容。

相比低分和差評,【星願】更難堪的還是作為「百年獻禮」幾乎無人關心,差都差得平庸

這樣的現實對於許多忠實的光美愛好者而言是很難接受的,因為光美本身是從「反套路」和「突破預期」之中誕生。

從未觀看過該系列的觀眾或許不太了解,盡管如今常被視作「正經魔法少女」的代名詞,保留有「變身」「魔法棒」「可愛使魔」等要素,謳歌純粹的友情與美好,但光之美少女們打一登場,就不只會擺擺造型、揮舞魔法棒射出閃耀星星,更多時候是穿著可愛服裝和敵人們近身肉搏、物理降服,以「拳拳到肉」堪比【龍珠】的動作戲著稱,同時又保有著少女的靈動優雅,這也是系列劇集能收獲一眾「大友」的原因之一。

其制作方東映正是吸收了旗下特攝劇集【假面騎士】【超級戰隊】的成功經驗,將「物理戰鬥」「戰隊唱名」「追加主角」等通常被認為更受男孩子喜歡的要素加入到面向女性兒童的作品中,卻近乎壟斷了往後的「魔法少女題材」市場。

光之美少女「比博燃」可不是隨便說說

換而言之,光美本身是一部打破刻板印象的作品,證明了女童也天生能欣賞動作風格強烈的動畫,也能從中感受到熱血以及活力迸發的美感。

但就是這樣一部曾為無數女童「開啟新世界大門」的作品,探討起成人話題卻仍舊顯得軟弱無力,甚至傳達出一種類似「美好人生就是有班上、有婚結、有朋友一起聚會聊天」的價值觀……比起劇中故事本身表現乏力、口號空洞,這種來自現實層面的沖擊更令人感到無奈,也就是許多觀眾深感其「還不如不拍」的原因。

Bangumi上關於本作的負面評價甚多

恰巧近期的【海賊王】漫畫進一步揭示了「歲歲果實」,其效果是可以讓人暫時變身為自己將來想要成為的樣子,沒有上限、無所不能,但在五老星口中這就是個「垃圾果實」:因為隨著人逐漸成長、認清更多現實真相,所謂「未來的自己」也只會越來越平凡普通,越來越弱小。

成人光美則像是用了整整一季動畫,來向觀眾展現這個殘酷的現實。

3

放眼業界,單論另辟蹊徑的「魔法少女」題材,尤其是走「成人向」路線的作品,近年來其實並不少見。

光是最新一季新番裏就有部頗為熱門的【憧憬成為魔法少女】,講述一個向往成為魔法少女的初中女生卻意外得到了變身為「惡之女幹部」的能力,從而把魔法少女們玩弄於股掌之間。

但這動畫之所以走紅不是因為故事情節有多搞笑或深刻,而是因為其中包含了大量借「百合」名頭展開的擦邊戲。

再往前數幾年,稍稱得上出圈的相關作品也多是像【魔法少女網站】這樣走「黑深殘」路線,又或者是【魔法少女俺】那樣的搞笑動畫。

【魔法少女俺】

真要往前追溯,在13年前【魔法少女小圓】播出的時候,正經的古典魔法少女作品大概就已經失去了市場土壤,做「魔法少女」還想要關註度,幾乎只透過「獵奇」尋找出路。

造成這樣的局面,一定程度上正是由於【光之美少女】的壟斷地位,但其自身也同樣陷入瓶頸。

為了每年能保持新鮮感,光美多年來也時不時就會整些花活,曾變身為光之美少女的角色名單早已包括但不限於老奶奶、出生不久的嬰兒、原敵方女幹部、魚人、平日裏會女裝的男中學生、外星人……

日本網友總結的「光美」種族,且仍在不斷追加中

到了今年以動物為主題的新作【Wonderful光之美少女!】,第一主角甚至是一只蝴蝶犬,變身光美後才會化為人形。

女主角(左)

這些「創新」確實為劇集提供了各種全新的趣味和討論度,也體現了「只要有保護他人的願望,誰都能成為光之美少女」的系列宗旨,然而一旦細究起來,又不難發覺這些表達浮於表面,實際內容並沒有真的隨時代發生質變。

去年的【開闊天空!光之美少女】中就有一名18歲的成年女性和一名男性妖精被加入常駐團隊成為主要角色,到了故事後期卻偏偏是他倆在劇情上被邊緣化,戲份越來越少,引發了不少爭議,被認為是即想借著他們的身份炒作,卻又懶得思考這些身份標簽真正可能帶來的影響。

成人光美所突顯的問題,也不外如是。

但形成這樣的狀況也不難理解。一本2022年開始連載的【魔法少女三十路】講述的是一位女性意外在35歲被選中成為魔法少女,一本正經探討的也確實是「成年魔法少女」所面對的外貌壓力、社死風險、超額工作以及生命安全等話題。

為了掩蓋身份,女主從百貨商店買來摔角面具

這是一本偏向讓讀者「笑中帶淚」輕松風格的喜劇漫畫,但也很容易從中感受到「魔法少女」這個身份的沈重。

相同的題材下,將這樣的作品和如今看似平庸的成人光美擺在一起,哪邊更容易在商業層面獲得保障不言而喻。

說來有些諷刺,日式「魔法少女」的誕生,追根溯源是深受美國上世紀60年代流行的電視劇集【家有仙妻】(Bewitched)影響,而後者本就是面向成人的家庭生活劇。

在經歷「本土化」改良形成自己的風格後,這類作品本身卻失去了成長的能力,始終沒法跟上觀眾的成長腳步。

而在國內,同樣深受【光之美少女】影響的【巴啦啦小魔仙】【精靈夢葉羅麗】等國產作品則面對著另一個困境——常因角色性感或是涉及青春期曖昧情愫而遭遇家長們的舉報。

如今也已有超過10年歷史的【精靈夢葉羅麗】曾在2021年遭遇大規模舉報,被批判過於「成人化」

或許,為曾經打動孩童的子供向動畫制作成年版續集,本就是一件充滿矛盾的事,也不只存在於面向女童的作品之間。

同屬東映旗下的【數碼寶貝】動畫系列就面對著相似的問題,初代【數碼寶貝大冒險】中被選召孩子們的情懷被賣了一遍又一遍,但得出的結論總是「人要和自己的童年告別」,畢竟這才更符合大眾化的社會價值觀,但問題是真想切割自己童年的觀眾又怎會來觀看這些續集動畫。

【數碼寶貝 最後的前進演化】獲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但越這樣就越難說這是否真會是「最後的前進演化」

要討論童年時觀看的動畫對觀眾產生的影響,終究不應該聚焦於某個特別的時刻,更重要的是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留下了什麽。

結語

曾有一篇來自於日本研究者的論文流傳甚廣,名為【新自由主義時代幼女向動畫中的社會規範——以<光之美少女>系列為線索】,探究和討論了這系列熱門動畫所折射的對於日本現代女性的社會規範變遷。

但在論文的開頭部份,首先提及的是由神田沙也加2014年所出演的一則廣告中的場景——一名年輕的職業女性在電梯中哼唱著1993年播出的【美少女戰士】的片尾曲,神情似在片刻間從中獲得了鼓舞。

這則廣告當年在日本年輕人間成功引起廣泛的共鳴,頗受好評。

而神田沙也加所哼唱的這首片尾曲,在國內通常被轉譯為【少女準則】,想必曾在電視上看過【美少女戰士】的觀眾們對其也不會陌生。

這首歌的歌詞大意是一位少女寫給未來自己的寄語,伴隨著「成為了你想要成為的人,對吧/喜歡的是有沖勁的人,對吧/有時也會流眼淚,對吧」的話語,月野兔從起初的踱步,逐漸加快步伐,直到向前飛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