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技

没有「预售」的618,你会「剁手」吗?

2024-05-14科技

满减叠加、红包返现、限时凑单……你是不是也曾被电商平台的「预售」制度烧过脑?

商品还未有货,就先挂上平台「预售」,似乎已经成为各个电商消费节的固定套路。商家能根据预订量提前备货,减少了成本和物流压力,也能以「折扣」为噱头吸引消费者入局。然而,这套「玩法」却遭到不少消费者吐槽——过长的等待期、定金折扣中的「数学魔法」令怨言多于期待。

与往年不同,今年「618」,天猫、京东、快手、抖音均宣布取消「预售」模式。为什么这次平台「听劝」了?

曾经的「预售」

让消费者直言「烧脑」

「投影仪预售,前200名支付定金赠送支架和幕布!」

「付定金立减,尾款享受跨店每满300元立减50元的优惠,上不封顶。」

以往的电商购物平台上,在「618」「双11」等购物节期间,不同商家都有不同力度的预售优惠,平台自身更会给出各种通用优惠券,吸引消费者购买预售商品。其中,「定金红包叠加」「限时预订优惠」及「凑单满减」等更是常用手段,不少消费者在「花花世界」中迷了眼,纷纷选择将商品拖入购物车或当场下单。更有商家以「限量预售」为噱头,大搞饥饿营销,让消费者不得不去「抢购」心仪商品。

商家预售套路多,各类「玩法」层出不穷,「怎么玩」成了不少网购爱好者苦恼的问题,不少「教学分享」应运而生。记者在多个社交平台发现,诸如「双11预售攻略」「定金红包‘套娃’心得交流」等帖子比比皆是。有网友就发帖留言道「这个品牌的直播间,只要抢到的定金红包是40元的N倍,即可29.9元入N套另还有35元红包。注意要一份一份拍,仅需付第一份尾款,之后的几份尾款可由第一份返的红包抵消……」更有介绍什么是「付定立减」,以及「免定金红包」「预售直降券」该怎么玩,满满一屏幕的「加减乘除」让不少跟帖网友看了直呼:「这是在数学考试吗?」「得让上小学的侄女帮我买东西了。」

「以前我对电商购物节特别感兴趣,总觉得这个节点不买就像是亏了一样,但这几年真是玩不动了。」「剁手党」市民张女士说,这些年来网上的购物节层出不穷,从最开始的价格直降到后来的跨店满减,再到现在的「烧脑」运算,作为消费者,自己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优惠已经成了套路。

消费者呼吁取消

预售「玩不转」了

「苦预售久矣」,是不少消费者的共同体验。

记者了解到,在电商行业,通过预售提前锁定商品,先产生订单,再依据订单进行商品生产、运输、流通与销售,是常见的减少库存风险、降低成本的手段。然而,在商家与平台利用预售机制赚取丰厚利润的同时,消费者却吃了不少苦头。

「买过某联名款的T恤,预售7到15天,快到发货的时候被商家告知延期一周。好不容易收到了,版型不对,质量也不好,而且已经换季不能穿了,不得不退货。更糟糕的是没有退货险,退货用的邮费都够再买一件衣服了!」提起电商预售,市民伍先生就想起自己之前的不愉快经历,他告诉记者,他以后都不会再买预售商品了。

「之前买过某电影周边,连预订都是限量的,抢了三轮才抢到半年后的一个发货批次。」预售商品,市民周女士也买过,但她却不幸「踩雷」。「第一批次发货之后,有人在网上晒出来说是质量不好,我就生了退货的心思,可商家告诉我就算不接收商品定金也不会退,我只能硬着头皮收货了,不然太亏。」有了这一次经历,周女士对于预售商品一律采取「避雷」策略,「现在直播间那么多,价格也很划算,也不一定非要等电商购物节时囤什么东西,所以大家对这种套路就更反感了。」

「虚假库存」导致收货方超时等待、「虚高原价」「夸大折扣力度」让消费者得了「假优惠」、「赠品陷阱」造就的冲动消费让人预算超支还无意间买了不少无用物品……更不用说尾款涨价、商品质量差等让消费者恼火的问题。有观点认为,这是商家利用预售钻空子,不断消耗消费者信任度,才让越来越多人高声呼吁「取消预售」「抵制预售」。

平台纷纷「听劝」

这个「618」挺简单

今年1月份,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3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显示,电商平台预售模式亟待规范,同时指出电商平台预售模式存在五大问题——「尾款」涨价不诚信、预售商品不价保、承诺赠品不兑现、承诺时间不发货、「最低价」宣传不属实。

也许是消费者的心声终于被平台「听到」,这个「618」,各大平台都「听劝」了——

京东方面宣布,今年京东「618」将于5月31日晚8点全面开启,同时平台还将持续推出百亿补贴日活动;快手电商近期已启动「618」大促招商,取消了预售玩法,自5月20日起正式「现货开卖」,促销活动持续至6月30日,同时还推出了「满300元减60元」的跨店满减优惠……而淘宝天猫「618」招商宣传资料显示,今年「618」取消预售后,将在5月20日晚8点开启第一轮促销,并将于5月31日晚8点开启第二轮促销活动。

为什么取消预售?淘天集团方面表示,目的在于改善用户体验。除此之外,淘天方面还表示,今年「618」期间平台将进行「先涨后降」管控,并提供从付款后至7月5日期间的全程价保服务,还将推出如活动商品包邮、提供运费险等多项举措提升消费者体验感。

记者了解到,「预售」概念由淘宝首次在2012年提出,距今已有12年。京东在2023年「双11」就已首次取消预售玩法,直接现货开售,在当时预售扎堆的主流电商平台中收获了不少点赞。

取消预售或是趋势

优质服务才是「王炸」

业内人士认为,「低价」「简单」「直接」是今年「618」大促主打的核心,今年各平台宣称对消费者、商家都采用简单的参与方式,也是平台通对消费理性化所作出的调整。对于商家而言,尽管必须保证商品须为现货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商家备货压力,但也有商家对媒体表示,往年的「以价换量」抢预售对于实力不雄厚的商家而言也不友好,取消预售之后反而更能「玩得下去」了。

易观流通行业高级分析师陈涛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争夺用户、以用户体验为首要原则的当下,电商在大促活动中取消预售或将成为一种趋势。

对于取消预售可能会给商家带来的不确定性,他认为,取消预售不意味着平台和商家不进行提前规划。「平台和商家可以利用AI手段,根据前几年或者近期的销售情况去预测销量,这样既提升了用户的体验,也避免出现供不应求或者说供过于求的情况。此外,这次电商虽然取消预售,但还是会实行分段销售,可以明显减轻物流在短时间内爆发带来的压力。」

「我觉得这次各大平台都取消预售,实际上也是考虑到了现在消费者的真实需求,这是一种进步。」市民杜先生认为,能够留住消费者的关键从来都不是什么节庆,而是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与其每年在几个节点「忽悠」,不如完善规则,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更全面的服务,让当下「卷」起来的电商平台步入良性循环。

街采

我没买过需要预售的商品,以后也不打算买,因为商家不提供现货让我觉得很不踏实,不确定什么时候能收到货。对于其他消费者的吐槽,我认为有一定道理,但也不觉得必须取消预售制。在我看来购物还是要看是否有需求,有需要就买,预售制并不是主要影响因素。

受访者 周先生

我买过一次预售的商品,但我不会再买了,因为等待收货所需时间太长了,动辄十天半个月,让人心里很焦急。至于商家利用各种手段吸引客户无可厚非,只要不欺骗消费者就好。电商平台取消预售制在我看来是好事,毕竟用户体验感是最重要的。

受访者 冯先生

我觉得电商平台的预售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发货时间太长,让消费者逐渐失去了对商品的兴趣,所以退款率也挺高的。有些平台还有类似于定金不可退之类的霸王条款,这对消费者权益其实是一种损害,所以我认为现在平台取消预售制度也是对消费者需求的正面回应。

受访者 刘女士

微观点

套路能否终结还有待观察

北京日报客户端

促销套路太多,未见得能给消费者带来多少实实在在的优惠,反倒极易拉低购物体验。顾客明明是上帝,却只能被文字游戏、数字游戏之类绕得团团转,花了钱、费了心思、赔了时间,还可能「生了一肚子气」。

自古以来,皆是价廉物美才能誉高招客远,义利并行方可固本承商道。缺少诚信的「商业经」,只闻商家如意算盘响,不管顾客被坑槽点多,任由这般消费体验持续恶化下去,消费信心及意愿必会受挫,最终影响的还是商家以及平台的长远发展。

如果说前些年电商平台还属上升期,凡入局者皆可分一杯羮;那么如今,走到赛道的「下半程」,如何获客、留住用户,是各家电商面前的头等大事。大搞活动,某种程度上也是破局之路。但问题是,搞活动不是搞套路,忽视消费者体验,注定留不住人。说白了,能吸引留住顾客的关键,从来就不是什么节,而是优质的产品与服务。与其在活动形式上花心思,倒不如好好琢磨一番,怎样为消费者提供更简单的规则、更优质的产品、更全面的服务、更迅捷的配送。

化繁为简,返璞归真,这才是电商消费的新趋势。从这个意义上说,多个电商平台表示取消「618预售」环节,也透露着删繁就简的意思。但小「试水」能否掀起大「浪花」,诸多套路能否真正终结,还有待观察。

真正做到「以用户为中心」

澎湃新闻

让电商平台下定决心取消预售制的原因,还不只在预售制本身。去年年底,淘宝、京东、拼多多等平台纷纷开始简化售后流程,相继推出「仅退款」服务,从中透露出的信息就是:国内电商行业已进入存量竞争时代,流量和噱头不再是万能的法宝,要想获得增量,就必须回归消费的本质,认真倾听消费者的声音和需求。

一方面,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直播平台的崛起,让更多传统平台和用户意识到,价格竞争不仅在于一些特定的时间节点,电商低价完全可能常态化;另一方面,当下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日趋回归理性,不少年轻用户已不再把「买买买」「剁手」挂在嘴边,更重视商品的性价比。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要想真正获得消费者的青睐,电商平台就必须去掉多余的粉饰和包装,回归日常促销的本质。简单地说,就是直接给出最低价,让消费者用最简单的方式得到最实际的优惠。

不可否认,取消预售制也会给一些规模较小、供应链能力较弱的商家带来压力,他们不得不提前备货,积压的库存可能会成为不可知的风险。但从长远来看,「蓄水放闸」式的营销方式并不利于电商平台的健康发展,转型与变革也是必然的趋势。

取消预售制,意味着摈弃「短平快」的打法,追求常态化低价,但这并不代表电商平台就可以忽视产品的质量和消费的体验。在低价的基础上全面升级服务质量,才是电商平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途径。简而言之,真正做到「一切以用户为中心」的电商平台,才有可能真正赢得消费者的忠诚度。

神回复

网友@一击必杀:「玩转」预售?是商家在「玩」,我在「转」。

网友@长白山下:一顿凑单猛如虎,一看省了两块五。

网友@Cicici:有的甚至预售期过去都不发货……

欣视界

简单点,才能长久些

为什么各大平台都取消了预售制度?归根结底,是因为消费者不再为这些花样买单了。

起初各大平台推出预售制度的时候,在消费者看来这样可以比「618」「双11」节点更早以优惠的价格买到心仪的商品,早买早享受。后来,预售制度多了许多新花样,消费者以为自己可以在其中享受更大力度的折扣,也愿意在闲暇时间参与各种趣味活动或补贴政策。

不知是不是消费者曾经的反馈,给了各平台错误的信号,后来的预售制度越发离谱,逐渐演变成消费者看不懂、玩不转还烧脑的数字游戏,正如网友的辣评——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只省了两块五。

况且,如今电商直播的兴起,让折扣和优惠天天上演,不只集中在电商自己创造的购物节。各大头部主播能拿下的价格,甚至比这些节庆时更优惠,消费者的注意力自然会被分散。若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依旧用限时预售、满减叠加等套路,非但不会调动消费者的好奇心和购物欲,反而可能引发反感。

取消预售制度,也许是一种必然。这也倒逼电商平台思考如何在平常的每一天做好服务、提供优质产品,长久地留住用户。

套路简单点,用户的好感才能保持久一些。

(济南日报 记者:曹雅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