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技

南粤之窗丨「从0到10000」的创新接力

2024-07-27科技
00:14

这是在某机器人企业,一位人形机器人正用灵巧的双手拾取物体。

驱动这双灵巧手的,是「隐藏」在背后的12个微型电机。

而在持续磨损下,每台有刷微电机的寿命大约是1500小时,对于几乎要24小时不停歇工作的机器人来说,这就意味着两个月左右就要更换一次电机,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成本。

如果能把磨损降下来,有刷微电机的寿命就能大大延长,机器人工作效率也能因此大幅提升,硬件成本也将大幅下降。

△郑泉水院士(左一)带领团队研发结构超滑相关应用产品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郑泉水和他的团队,攻克的就是「零」磨损这个世界级难题。

早在2012年郑泉水带领的课题组就首次在大气环境下实现了微米尺度的结构超滑,在国际上率先证实了微米尺度结构超滑的存在。

2019年,在深圳市政府、坪山区政府和清华大学的共同支持下,全球第一个专注于结构超滑技术研究的机构——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超滑技术研究所落户深圳。

他们在这里把结构超滑实现的尺度突破到了毫米级,如今正在向厘米级的无人区拓展。随着结构超滑技术的突破,这项技术的应用场景也出现了爆发式增长,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物联网、5G/6G通信等诸多领域都是用武之地。

从清华园到深圳湾,结构超滑技术在深圳开花结果,实现了「从0到1」的跨越。

如今的粤港澳大湾区,早已从过去的「世界工厂」华丽转型为前沿创新的沃土。目前,广东全省已建有国家实验室2家、广东省实验室11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31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4家、广东省重点实验室435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31家。

为什么这么多科学家爱在大湾区「扎堆」?我们把目光投向东莞松山湖,在广东最早一批实验室里寻找答案。

2018年成立的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是广东省第一批省实验室之一,目前已引进25个全国顶尖的材料科学「创新样板工厂」团队,直接孵化36家产业化公司,其中18个项目融资超9.2亿元,市场估值超50亿元。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

2021年,刘应书教授带着他的气体净化材料科研团队从北京来到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刘应书说,广东是经济大省,这里有大量企业对他们的科研成果有需求,「实验室创新样板工厂帮助科技成果转化,我们已经拿到了制氧装备、VOC净化等方面的订单,给工程建设单位和智能制造企业提供气体分离和净化产品,开启了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应用新征程」。

刘应书所说的「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正是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的核心理念。而正是得益于珠三角地区长期积累的制造业网络优势,以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为代表的一大批概念验证和中试平台才能帮助企业搭建起跨越科研成果转化「死亡谷」的「铁索桥」,实现「从1到10」的飞跃。

广东约90%的科研机构、90%的科研人员、90%的研发投入、90%的发明专利申请来源于企业。

让企业在创新中唱主角,是广东一以贯之的信念。如今,广东还要将推动一流科技领军企业向生态主导型和平台引领型企业转变,培育一批创新链「链主」企业,壮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新领域新赛道加快孵化一批「新物种」企业,形成上下游紧密合作、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格局。

这正是广东在新质生产力驱动下「从10到100到10000」的底气所在。

(总台记者 周羽)

©2024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