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合?!】系列内容的连载发布,接续【巧合?!】系列18。
连载文章之前的逻辑分析推测简要概括:
1)通过苏美尔王表、【旧约.创世纪】、玛雅太阳纪等历法换算,校准 大禹治水、诺亚方舟、苏美尔治水发生于约 公元前2015年 。毁灭西非亚特兰蒂斯、中美洲早期美洲国,导致中国仰韶、红山、长江中下游文化、古希腊克里特EM I期等全球早期文化历史断代的 史前大海啸发生于公元前3049年 。
2)论证了史前大海啸最大可能源于 巨大小行星撞击百慕大海域 ,4000米以上的超高海啸波冲击大西洋沿岸及地中海沿岸;撞击同时造成 地球从260天/年突变加速至365天/年 ,因海水惯性滞后而引发全球最高几百米的海水涌入和多轮海啸波冲击,造成公元前3049年的全球性人类历史断代甚至毁灭灾难。并且,地球加速还导致全球各地区历法的重新观测和制定。
3)3049撞击导致地球自转轴偏转约45度,通过德雷克海峡和亚洲-澳洲海洋挤压带找到了公元前3049年之前的地球纬度方位,又通过【山海经】解析的方向找到了撞击之后的纬度方位,与地球变速的动量计算值吻合。
4)分析论证了小行星撞击对全球海平面的变化、计算公式及证据,总结了全球主要地区从3049撞击至约公元前250年(龙山文化开端至炎黄夏商周时期)的3049大海啸、纬度、气温、海平面等变化及历史、考古、科学论文等证据情况。顺带研究了古埃及和南美洲金字塔的发明最大可能是为了防患大海啸灾难。
5)论证了公元前2200年-79年是 四期 「积累热量升温升压→火山爆发释放→降温」的循环过程 , 软流层升温同时造成 全球陆地和海洋板块整体高速漂移趋于自转平衡, 最大漂移速度达2.3908公里/年 ,纬度变化是造成全球各地区气候、海平面、河流等变化的根源。 其中I期对应4.2千年气候事件,I期末尾对应2015大洪水,四次循环大致对应炎黄、夏、商、周阶段,末期干旱灾难促进了朝代更迭。
研究继续,正文如下:
第四章 陆地板块原来是连接在一起的环?盘古大陆质心原来在极点?原来全球陆地集体漂移偏转了很多次?
特别注释,自本章开始涉及到大量不确定的时间点,只能用一个时间范围「可能的时间点1-可能的时间点2」或「中间时间点±可能的偏差时间范围」来表达,为了区分真正的历史过程时期,历史过程时期的起止时间点之间全部改用「→」表示,时间点表达从早至晚。
1 、意外发现陆地板块之间的远古陆桥
我们先来看看这几个远古陆地板块之间的早期连接、断裂和海洋挤压带情况, 陆地板块的连接简称为远古陆桥,陆地板块连接形成的环状结构简称为大陆环 :
1 )南美板块与南极板块之间的远古陆桥(德雷克海峡陆桥)
德雷克海峡陆桥
德雷克海峡如上图粉色图形所示,原来的陆地连接为单陆桥结构。由于海洋板块在软流层上的单位面积质量比陆地板块轻,跟随软流层自转的线速度也就比陆地板块相对更快,所以 西侧太平洋板块会对陆桥区域会产生持续的挤压力,最终导致陆桥破裂形成德雷克海峡 。 持续挤压力进一步导致西侧太平洋板块的表层岩石物质就像挤牙膏一样穿过裂口,后面的岩石物质顶着前面的岩石物质逐步推进,并把破裂后的陆桥碎块推移至海洋挤压带边沿,推移最远位置为南桑威奇群岛,也就形成了今天看到的边沿隆起的海洋挤压带形状 。
同时,海洋挤压带对东侧大西洋板块的海底岩石圈表层也会产生挤压力,这就像在墙上钉钉子时钉子周边小范围因压力必然隆起,所以 海洋挤压带边沿向外同样会因挤压力抬升成斜面或隆起,也就形成了上图中海洋挤压带边沿的内测非常平整干净,但外侧会产生海底变浅的扩展情况 。
而且,德雷克海峡海洋挤压带明显有个折角,说明挤压方向发生了显著变化,后期B段的斜向挤压力也会导致原A段海洋挤压带的岩石圈表层整体顺时针扭转了一个小倾角。但推测的原A段和B段依然可以近似代表——折角前后两阶段时以海洋板块与陆桥线速度差为主的挤压力方向,也代表了当时的地球自转轴主体方向或纬度东西方向,简称为 纬度方向 。
2 ) 亚欧板块与未分离之前澳洲+南极板块 的远古陆桥
如下图所示,澳洲板块与南极板块原来是一体的,但板块分裂和漂移的时间说法不一,暂以5300万年前开始分裂和2900-3900万年前彻底分离开始漂移为参照数据。如果我们把澳洲板块挪回未分离前的位置,从遗留地形来看,亚欧板块与未分离之前澳洲+南极板块之间极大可能是个双路桥结构(中间部分可能合并为单陆桥),以下 简称为亚澳陆桥 。其中,印度尼西亚地区为西侧陆桥, 中国的东山陆桥、台湾、菲力宾为东侧陆桥的一部分 。西侧印度洋板块挤压陆桥破裂,并穿过裂口进入太平洋板块区域形成海洋挤压带。
亚澳陆桥
假设印度洋的海洋板块(注意不是现在意义上的印度板块概念)与太平洋板块跟随软流层的漂移速度0.08-0.1米/年近似,取中间值0.09米/年,上图中A、B段地图总长约7500公里,则 亚澳陆桥彻底断裂产生海洋挤压带的初始时间约为距今8333万年前 。
通过地图距离推测出陆桥彻底断裂产生挤压带在约8333万年前,正好在本章第4节通过古生物地层证据推理出「陆地板块环状结构即大陆环在距今约8336.92-8435万年前开始90度偏转至8300万年结束,环状结构形变导致亚澳陆桥破裂」 的时间范围内!还不仅如此,新西兰岛被海洋挤压带推移至最远点,明显就是最早的陆桥碎块之一,其形成时间肯定比陆桥破裂时间早一些,与地质学资料中新西兰岛形成于距今约8500万年就极其吻合了!从三个不同角度论证亚澳陆桥的断裂时间几乎相同,这很难说是巧合了!
其实巧合还远远不止如此, 图中A、B段纬度方向变化的拐点时间按照长度比例在距今约3333万年前,恰好在一般认为澳洲板块开始漂移的2900-3900万年前范围内,由于非洲、印度板块的漂移及碰撞时间远比该时间点早得多,该时间点地球的最大变化只有澳洲板块漂移事件,也就意味着约3333万年前就是澳洲板块从大陆环分离的时间,极大可能导致了海洋挤压带纬度方向变化的拐点。更加巧合的是,澳洲板块约3333万年前开始漂移的时间点与南极冰盖形成约3400万年前又近似了,不得不让人怀疑是澳洲板块分离导致了南极冰盖的形成。 这两个巧合的原理分析见后面第4节。
再之后, 从距今约3333万年前开始的澳洲板块漂移过程挤压或抹除了南侧陆桥残骸,只剩下北侧非常明显 。而且,澳洲板块挤压北侧陆桥残骸的原A段晚期和B段早期位置,导致海洋挤压带岩石圈层在澳洲板块北部有个明显的隆起形态,挤压同时造成原A段海洋挤压带岩石圈层整体扭转了一些。
这里也可以解答前文第三章第3节中澳洲板块为什么漂移速度慢且在线速度方向上的漂移距离太短的问题了。从上图可以明显看出,今天的澳洲板块已经陷到了陆桥破裂的残骸和海洋挤压带里,未完全断裂的陆桥残骸等同于陆地板块之间的阻力效果,所以澳洲板块继续趋向赤道的阻力很大,导致趋向赤道的漂移速度极慢,今天约0.069米/年。而且,就像陷进泥里的汽车轮胎,澳洲板块沿线速度差方向的横向漂移量也被限制了,而印度洋的海洋板块肯定比陆地板块的漂移线速度快,所以 印度洋板块对澳洲板块的挤压力作用也就会导致澳洲板块几乎在原地顺时针缓慢旋转 (澳洲板块的旋转方向要看所有综合作用力的结果)。
同理,澳洲板块的整体漂移过程应该都是类似上述情况被阻碍和限制。此外,亚澳陆桥的碎裂并不意味着陆桥彻底中断,裂缝处很容易被软流层岩浆上升后重新粘合,也就导致澳洲板块的漂移过程可能仍被亚澳陆桥的北侧残骸的底层岩石圈层持续拉住,进一步限定了澳洲板块沿线速度方向的漂移距离。因此, 综合因素导致了澳洲板块漂移速度相对较慢、沿线速度方向漂移距离小、几乎原地自转等状况 。
另外,根据上述海洋挤压带长度推算时间,德雷克海峡海洋挤压带的A段距离略小于B段,所以德雷克海峡陆桥的岩石圈层断裂时间大概在距今6500万年前左右。虽然西侧海洋板块持续挤压也可能导致陆桥表层断裂,但该时间点恰巧对应到了可能造成恐龙毁灭的小行星撞击时间点上,不排除由于小行星撞击导致的全球岩石圈层剧烈震动加剧了德雷克海峡的岩石圈层断裂过程;该时间点也恰巧可能对应非洲板块撞击亚欧板块的时间点,非洲板块对大陆环的推动力可能导致大陆环扭曲变形而促进了德雷克海峡的岩石圈层断裂。
而且类似亚澳陆桥残骸岩石圈层的反复断裂和粘合,由于德雷克海峡岩石圈层的断裂裂缝不属于持续压力下的永久活跃裂缝,所以德雷克海峡的岩石圈层裂缝会立即被上涌的岩浆冷后重新粘合恢复。白令海峡陆桥应该也是如此,因此, 所有远古陆桥断裂都是因挤压力和扭曲导致岩石圈层的短暂断裂过程,都会被岩浆上涌冷却而重新恢复陆桥的岩石圈层连接,只有表层因为板块间挤压过程多出来的岩石物质淤积而产生推移痕迹(即海洋挤压带)。这也就是说,陆桥从地表形态看确实断裂了,但实际上地表以下的岩石圈层依然连接。
3 ) 亚欧板块与北美板块之间的远古陆桥 (白令海峡陆桥)
如下图所示,北冰洋板块的挤压力导致亚欧板块与北美板块之间的远古陆桥破裂,产生了白令海峡裂口以及白令海-阿留申群岛的海洋挤压带形态。A、B段纬度方向时期,由于北冰洋板块对白令海峡原陆桥的挤压力方向与海洋挤压带方向约为70-90度偏角接近垂直,所以因北冰洋板块比陆桥线速度快所导致的直接挤压力分量很小,因此推动该海洋挤压带形成的作用力主要是:北冰洋板块岩石物质遭遇陆地阻碍后产生向周边垂直方向的扩散挤压力,而这种岩石物质的扩散挤压力主要集中在陆地阻碍表层垂直方向上的很窄范围,大概率就是为什么挤压力造成白令海峡裂口处很窄的原因。
再由于裂口处的白令海峡实在太窄了,可近似看作点,所以 后一时刻穿越裂口处的岩石物质就相当于对前一时刻穿越裂口处的岩石物质从中心点施加180度的挤压力,理论上导致半圆形扩散,因地形限制也就形成了类似扇形的海洋挤压带痕迹即白令海,并把破裂的陆桥碎块推移至边沿形成了弧形的阿留申群岛 。
同样由于白令海峡裂口太窄了,相对两侧陆地范围可以忽略,且北冰洋板块与白令海峡线速度差方向的平行分量占比更大,这就像河流堤岸的凹陷处会出现泥沙淤积,也就会导致北冰洋板块的很多表层岩石物质会在白令海峡两侧陆地北部的凹陷型区域产生淤积,从而抬升逐渐形成浅海斜坡,并随着岩石物质的淤积不断扩大范围。而斜坡最高处就包含白领海峡,并且随着B段纬度方向挤压力分量的加大,岩石物质淤积并穿过白令海峡裂口处的厚度更大而海底变得更浅。最浅时期应该就是3049撞击前,但至今5000多年变化差异并不足以体现出明显变化,所以可以近似认为现在看到的平均深度42米的海岭海峡就是挤压力产生的海底最大高度。
此外,白令海的西南深水区(3700-4000米)和东北浅水区(小于200米)分界线符合海洋挤压带扩张的垂直方向,说明深、浅区边界大概率源于海洋挤压作用力的突变事件。但A、B段纬度方向都不存在突变情况,所以较大可能是由于B段纬度方向的中后期挤压力方向改变导致挤压力加大,或许造成白令海峡裂口处在某一时期突变性进一步碎裂拓宽,由此产生穿越裂口处的岩石物质激增,形成了白令海海洋挤压带突变性变浅。
但德雷克海峡陆桥的岩石圈表层断裂时间难以判断,因为北冰洋板块挤压裂口就像一个漏斗形态,会大幅度增加对裂缝的挤压力及穿越裂口的岩石物质速度,且挤压方向越正对陆桥则挤压效果越大;而穿过裂口的岩石物质成扇形扩散可以近似看作与推移的面积相关。因此,白令海陆桥有概率也是8333万年前因大陆环扭曲而断裂,深、浅区边界可能对6500万年前岩石圈震动导致了裂口加大,但这仅仅是猜测,需要其它证据验证。
4 )北美板块与南美板块之间的远古陆桥(中美洲陆桥)
中美洲陆桥
如上图所示,北美板块与南美板块的远古陆桥就是今天的中美洲地区,可能因为陆桥很厚所以未被挤压破裂,但 太平洋板块俯冲到西侧陆桥下面的挤压作用形成了离岸很近但极深的中亚美利加海沟 (也称中美海沟),最深处达6669米。此外,中美洲陆桥可能因南北美洲板块趋向赤道的漂移和扭转运动而产生了错位扭曲。
然而,东侧图示橙色区域看起来像陆桥,但东南部位明显有一个凸起形状很奇怪,不像其它远古陆桥都是朝中间方向凹陷?但如果考虑这里原本连接着非洲板块就合理了,东侧橙色区域大概率是由于非洲板块与南美洲板块尚未分离,与北美板块之间的距离又近,就会在南北美板块与非洲的裂缝中间形成浅海区域,加上分裂区域的火山、地震等地质活动剧烈造成了边沿区域的地表隆起。
而且即便在非洲板块彻底分离后,东侧区域也未能形成标准的陆桥凹陷形状,也就说明即使有陆桥生长过程的时间也非常短,可以忽略,同时说明所有远古陆桥生长过程应该被某种原因终止。上述分析同时也表明,非洲板块彻底分离漂移之前,西侧陆桥就已经存在很久了,因此,与前三个远古陆桥同时期形成的应该只有西侧陆桥,为单侧陆桥结构。
那么,这四个远古陆桥是不是「陆桥假说」中的陆桥呢?我们需要先分析出A、B段纬度方向的时间及陆桥破裂时间,才能进一步研究推测。
2 、四大远古陆地板块原来是一个围绕赤道的环状结构?远古陆桥原来是生长出来的
1 )四大远古陆地板块原来是一个地球最大圆周的环状结构?
根据上述分析,最奇怪的是: 四个远古陆桥中除了中美洲陆桥尚未破裂外,其余三个德雷克海峡陆桥、亚澳陆桥和白令海峡陆桥虽然从地表看上去已经断裂被海水阻隔,但两侧陆桥残骸的对应位置依然存在!这也就表明,三个远古陆桥断裂的仅仅是岩石圈一定厚度的表层结构(海洋板块岩石物质穿过裂口处的厚度及刚性必须能满足形成海洋挤压带的条件),但岩石圈层下层结构并未断开,至今仍然近似保持远古时期的对应位置 。
更奇妙的是, 当我们把从南极板块分离出去的澳洲板块和从南美板块分离出去的非洲挪回分离之前,再考虑陆地板块几千多万年可能的漂移量,如下图红色虚线椭圆所示(弧线表示板块漂移加扭转), 亚欧板块、南极+澳洲板块、南美+非洲板块、北美板块 四大远古陆地板块 正好构成一个被远古陆桥连接的地球最大圆周!这很难说是巧合了?!
四大远古陆地板块为最大圆周
上述四大远古板块中将非洲与南美算作一体,是因为非洲板块与北美板块的分离时间比南美板块早,而且从中美洲陆桥的距离以及南北美洲原非洲连接处比原来连接时大不少,说明中美洲陆桥产生时非洲板块已经与北美板块分开,但仍与南美板块存在连接。
该陆地板块环状结构前面就已经定义为大陆环。 现在的不完整环体几乎是竖着跟随地球旋转的,由于陆地板块及陆桥的漂移速度比海洋板块在软流层上慢,而持续产生单侧挤压力,难道这就是远古陆桥破裂的原因之一吗?
这种可能性极大,按照距今约3333万年前为A、B段纬度方向的变化拐点,由于德雷克海峡海洋挤压带的B段比A段略大,比例约为1300公里:1200公里,可以推测出可以推测出 德雷克海峡断裂的时间距今约6410万年前。这与毁灭恐龙的约6500万年前小行星撞击时间又关联上了,小行星撞击导致全球岩石圈层的震动可能促进了德雷克海峡远古陆桥的断裂 。
2 )远古陆桥原来是在赤道位置生长出来的? 大陆环产生于赤道位置?
那么, 由于四大远古板块从盘古大陆分裂形成分离状态,也就意味着四大远古板块之间的连接陆桥只能是后期在特定条件下才生长出来的,而且必然是在陆地板块间位置相对固定且基本没有海洋板块对陆地板块的单侧挤压力情况下才可能产生。因此,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四大远古板块原来位于赤道上。
物理原理如下图所示,在地球离心力作用下,陆地板块的质心且几何长轴位于赤道时最稳定:几乎不存在南北方向的漂移量和板块扭转量;而且由于跟随软流层的漂移速度(与质量有关)和受到海洋板块的挤压力都相差不大,所以陆地板块之间的东西方向相对速度差也很小,可能也就不到1cm/年左右,如果软流层温度低则速度差更小。一旦陆地板块间连接陆桥初步形成,就会产生岩石结构抗力,造成陆地板块之间的位置恒定。
远古陆桥在赤道的生长原理
南北两侧海洋板块因离心力会对陆桥区会产生两种挤压运动过程:
第一种是因为海洋板块跟随软流层自转的线速度比陆地板块要快(即海洋板块比陆地板块的漂移速度快),由此导致两侧海洋板块对东边陆地板块会产生持续的挤压运动过程,如图示蓝色箭头。但 由于挤压方向平行于赤道,所以作用力本身对陆桥不存在垂直方向上的单侧挤压力,而海洋板块运动遇到东侧陆地板块阻挡时反射产生垂直于赤道的挤压力分量也基本对等,可以抵消 。
第二种则是因地球自转离心力会推动所有板块趋向自转半径最大的作用力效果,由于相当于远离地球转轴极点,所以被称为离极力。而在地球上的最大自转半径就是赤道,也就等同于所有板块趋向赤道运动的作用力。 陆桥区南北两侧海洋板块因离极力的运动过程如图示绿色箭头,方向相反且大小基本相等,所以在陆桥区抵消了,对陆桥也不会产生垂直方向上的单侧挤压力。
这也就意味当两边陆地板块都稳定的处于赤道时,南北两侧的海洋板块运动不会对同样位于赤道处的陆桥区产生垂直方向上的单侧挤压力,只会往中间赤道部位的陆桥区持续挤压,陆桥就具有了稳定产生和生长的条件。
上述两种垂直作用力下的海洋板块运动过程合并,就是海洋板块整体的运动过程。 如上图4条红色箭头及2个红色大箭头的合力运动方向所示,南北两侧海洋板块相当于斜向对称运动挤入陆桥区。这就像从两侧对称斜着往中间一个空隙内堆沙子,陆桥生长会从西边陆地板块在合力方向上的最外侧陆地边沿(图示左侧2个红色箭头位置)开始,南北两侧海洋板块带来的大量岩石物质会在陆桥区内侧淤积隆起,因压力作用会形成西边大东边小的类似渐进双曲线形状,越压越坚实。长期积累的岩石物质不断抬升,浮出海面后就形成了连接两边大陆的陆桥结构。
其中,陆桥东边的类三角形小而短,是因为正对挤压运动方向,遭遇东边陆地的阻挡后,挤压力又把大量的岩石物质挤出了陆桥区,跟随海洋板块运动向东漂移走了,但挤压力也造成该区域的陆桥抬升量非常大。陆桥西边的类三角形大而长,因为处于海洋板块运动方向的侧面,基本不存在海洋板块运动直接产生的挤压力,但两侧海洋板块因对等阻挡,会导致受压的岩石物质向该压力小的区域进行扩散,也就形成了左侧类三角形的岩石物质淤积。
并且,如下图所示,由于陆桥生长都是岩石物质从南北侧外延向中间推移,对于陆桥任何位置的截面,初期必然是南北侧外延高于中间线区域。但随着岩石物质的积累量不断增加,南北两侧的隆起会不断抬升并向中间推移,因挤压力最终会产生单一隆起结构。而陆桥不同位置截面的岩石物质积累量又与宽度有关,越宽则导致陆桥形态从南北两侧凸起变化为中间隆起所需的岩石物质积累量周期越长。
这也就合理解答了远古陆桥不同形态的原因:中美洲陆桥由于两边陆地距离近且宽,所以突出海平面后仍为双陆桥结构;亚欧陆桥也宽,但距离太长所以中间很窄,所以陆桥两边为双路桥结构,而中间可能为单陆桥结构;德雷克海峡因为窄,所以为单陆桥结构。
除上述海洋板块运动所导致的陆桥形成机制外,还有另外一种可能 促进陆桥快速凸起的关键因素就是:板块之间缝隙导致岩浆上涌而增加岩石物质淤积(上图红色示意)。 开始时期,由于南北两侧的海洋板块漂移速度必然有少量差异,也就意味着位于赤道的陆桥中心线区域也就是南北两侧海洋板块的长期裂缝,这就类似于现在的大洋中脊,对于软流层岩浆压力释放而言属于地壳薄弱点, 软流层压力会导致大量的岩浆沿着裂缝不断上涌,在海底形成隆起并越顶越高。 当陆桥区域的岩石圈层彻底形成后,与南北两侧的海洋板块就变成了2个板块间的长期裂缝,因为陆桥中心线区域的原海洋板块裂缝被越来越厚的岩石物质堵住而不存在了。软流层岩浆也会顺着陆桥两侧的缝隙上涌,冷却后岩石化,又被两侧海洋板块的挤压运动向陆桥中间推移,从而大大促进了陆桥区岩石物质的积累抬升过程。
此外,对于两边陆地板块线速度差所导致的相对位移,不论是一次或多次大规模岩浆喷发形成足够厚的岩石结构,还是两侧海洋板块因离极力运动造成岩石物质淤积形成的岩石结构,都能对两边陆地板块的相对位移产生结构抗力,从而保持固定间距,也就保证了陆桥的稳定生长。
综上解析, 如下图所示,原本连接亚欧、南极+澳洲、南美+非洲、北美四大远古陆地板块之间的远古陆桥是在赤道处生长出来!即四大远古板块在赤道处形成了连接在一起的陆地板块环状结构,简称大陆环,图示红色箭头为两侧海洋板块挤压运动产生陆桥的形态示意!
上图中可以更明确的看到 南北美板块陆桥(中美洲陆桥)实际上是一个单侧陆桥,北侧类似陆桥的部分(图示绿色箭头)是因非洲板块与北美、南美的分裂分离过程所形成,而且在非洲板块彻底分离漂移之后也没有明显的陆桥生长过程痕迹。
同时也说明,大陆环的形成时间只能在非洲板块彻底分离漂移之前,也肯定在盘古大陆分裂并分离的四大远古板块漂移到赤道之后,而且只要没有彻底分离开,则南侧陆桥还会继续生长,本章第3节会进一步深化分析。
3 )陆地板块环状结构体系可以科学解答目前很多陆地板块违背离心力等力学原理的现象
全球所有陆地板块构成的大陆环位于赤道,首先让人想到的就是 热带气候恰好对应了南极科学考证的远古温暖期和南极恐龙的扩张繁衍 。但南极大陆从目前多个不同角度的科考论文来看,存在 约9000万年前、7500万年前、4000万年前、1万年前、6000年前至少5个温暖期 ,而且今天的南极冰盖也是在约3350万年前才开始形成的,所以必须先搞清楚南极板块在各个时期的位置,才能一并对照相关论文比对解析。
因此,我们需要先把包含南极板块在内的大陆环以及分离出去的非洲、印度、澳洲等独立可自由漂移陆地板块(以下简称为独立陆地板块来区别大陆环上的陆地板块)的运动过程分析清楚。其中, 陆地板块的环状连接结构对全球板块运动及位置影响至关重要!除亚澳陆桥因澳洲板块漂移彻底断开外,其它连接至今仍未真正断裂,相当于一个有缺口的环,仍会遵循地球自转及内外部引力作用下环形结构运动的力学原理。大陆环结构力学运动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体系,可以解答目前地球上很多陆地板块的位置、状态违背物理力学原理的现象 ,主要包括:
(1)从南极板块分离出去的澳洲板块,在离极力作用下从距今约3333万年前开始漂移到赤道附近,但 类似位置的南极板块为什么却违背离极力仍然处于南极点位置呢? 而且近三四千万年时间内南极大陆也不可能保持质心恒定在南极点位置,稍有偏移就会应该滑向赤道才对,但并没有?如果说南美板块顶着它,那也应该侧向滚动后错开滑向赤道,又怎么可能保持与南美洲海峡的对应位置呢?更别说前面分析3049撞击前的南极板块根本就不在今天的位置,差不多位于南纬60-75度,怎么可能还违背离极力没有漂向赤道呢?
用大陆环结构体系就可以合理解释,环体连接支撑力保证了环上陆地板块的相对位置固定,除非南极板块脱离大陆环,否则南极板块只会因综合作用力导致环体扭曲而产生微小漂移量。而且我国南极测绘人员根据精确测量,发现南极板块总体向南美方向运动,也就是跟着南美板块走,同样可以证明两者是连接的。
(2)所有陆地板块因离极力作用以及在软流层上单位面积的质量比海洋板块大,都应该趋向赤道运动,将板块质心处于赤道才最稳定。对于单一陆地板块的不同位置也是同样,重的位置必然趋向赤道,且基于赤道质量对称才最稳定。如果近似认为陆地板块的厚度及质量均匀,也可以粗略认为陆地板块的几何长轴处于赤道最稳定,这就像车辆上「竖」立的木板容易倒,「躺」着也没法再倒了。
然而,非洲分离出去后,南、北美洲板块至今存在了近亿年以上,现在看应该在逆时针旋转,趋向稳定的「躺」在赤道上。但是,如果参照前述非洲、印度、澳洲板块的漂移速度最大约0.27米/年,北美板块质心扭转漂移到赤道按7000公里计算,只需要2593万年就应该漂移到赤道了;就算按可能的最慢速度0.1米/年,近一亿年也富富有余了。可实际上 北美板块的扭转量仅约1/3,这不很奇怪吗? 因为被白令海峡和德雷克海峡的远古陆桥在两端拉住了,所以漂移速度极慢,应该算是大陆环的扭曲变形。
(3)最大的亚欧板块同理,就算把非洲和印度板块包括进来看作一个整体,那也应该是整体向南并顺时针旋转趋向于「躺」在赤道上,但目前观测的主要漂移量是向东,也有一些说法根据观测有向北漂移的分量,这都又违背了离极力原理。如果按照大陆环解释就很合理了,北美板块的漂移会通过白令海峡陆桥拉拽欧亚板块向北移动,而亚欧板块南端的亚澳陆桥断掉了。
(4)3049撞击前的全球板块位置应该算是一个板块布局的稳定态,如下图所示,稳定态是指陆地板块不存在因离极力和外部引力导致的大幅度、高速漂移运动趋势,只有板块间跟随软流层的线速度差和离极力导致的微小位移。下图中陆地板块环状结构以及从环体分离开的非洲、印度、澳洲独立陆地板块很明显在赤道两侧的质量基本对称,也就意味着地球自转角动量更平衡。而且非洲、印度、澳洲板块顶住亚欧板块可以近似看作一个整体,赤道近似穿过质心及几何长轴,所以板块位置最稳固。
显而易见,3049撞击前的板块布局比今天的板块布局形态更稳定,理论上所有陆地板块在3049撞击后的运动方向应该趋向恢复3049撞击前的稳定态板块布局才对。但实际上并没有,亚欧及非洲、印度综合板块的质心点反而向北漂移约30度并扭转了约15度,综合板块质心及几何长轴整体向北偏移了非常多。
这种变化可能与3049撞击的小行星残核质量有关。金属小行星计算质量为2.6246×10 22 kg,假设按照陆地板块岩石圈层密度粗略估计为3 g/cm³ ,厚度平均80公里,相当于中美洲位置多出来10936万平方公里的陆地板块,约欧亚大陆5,475.9万平方公里的2倍。
实际效果由于小行星深入地幔层要小得多,真正改变的是地球整体自转质量不对称了。由于外层岩石圈移动速度较快,地球自转对称平衡的作用力就会把欧亚板块尽量推移到与小行星残核自转半径对称的位置,所以可以明显看出南北美洲+小行星残核的综合质心与亚欧+非洲+印度板块的综合质心基本在同一纬度,即自转半径相同,来保持地球自转尽量不产生倾斜震荡,也就形成了今天陆地板块布局的相对稳定态。
(5)南、北美板块都比亚欧板块面积小,在软流层上的质量更轻,依照第二章第7节第2小节「陆地板块在线速度方向上的质量越小则漂移速度越快」的推测原理,南、北美板块应该向东漂移靠近亚欧板块,但实际情况是相反的,并导致了大西洋扩大,为什么呢?
因为大陆环结构影响所致。由于南、北美板块都趋向赤道运动,趋向「躺」在赤道上,中间又被中美陆桥连接,所以南、北美板块就会整体逆时针旋转并扭曲。然而,南、北美板块被陆桥连接的亚欧陆桥和南极板块拉住了, 南、北美板块要想转动,就必须把亚欧陆桥和南极板块向美洲赤道的方向拉动。亚欧板块质量太大拉不动,而南极板块根据实际观测数据确实在向南美板块的方向漂移 。
然而,亚欧板块与南极板块的靠拢也会导致南、北美板块在沿环体方向上的距离缩小了,而南、北美板块逆时针旋转相对于大陆环不可能绝对对称,必然会朝大陆环一侧错位更大。从实际来看,南、北美板块在逆时针偏转的同时应该向西侧错位更大(该错位方向其实是更早期扭转偏移的延续,更早期的大陆环偏转扭曲分析详见本章第4节)。 由此也就形成了南、北美板块的逆时针旋转并向西漂移的状况,大西洋也随之微弱扩大 。
因此,如果没有远古陆桥及大陆环,南、北美板块应该向东漂移持续靠近亚欧和非洲板块, 有了大陆环才导致南、北美板块的漂移方向不符合独立板块的自由漂移规则 。此外,用海底扩张学说的大西洋中脊驱动力来解释南、北美板块向西漂移及大西洋扩张也是不合理的,因为驱动力太小了,甚至可以忽略,有关海底扩张学说的详细分析见第六章专题讨论内容。
Ø 陆地板块运动过程需要研究的内容
返回大陆环及独立陆地板块运动过程的研究,按时间顺序主要包括构成大陆环的远古板块是怎么从盘古大陆分裂分离后漂移到赤道的?大陆环是怎么从「躺」在赤道上变成「竖」在赤道上?海洋挤压带及地球纬度的众多角度变化是如何产生的?以下逐一解析推测。
3 、盘古大陆原来像蘑菇陀螺一样自转?分裂过程至大陆环形成的时间节点推测
既然大陆环及远古陆桥只能在赤道位置产生,那么远古陆桥的生长起点只能在盘古大陆分离形成的四大远古板块漂移扭转至赤道稳定之后;又因为非洲分离漂移后的中美洲陆桥东侧近似陆桥的部分并未明显受挤压产生标准的陆桥整体凹面形态,可以认为陆桥生长在非洲板块分离漂移时基本停止。我们需要找到上述时间节点及过程情况。
1 )盘古大陆质心位于极点?
德国地质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于1912年根据海岸轮廓的相似性等资料,提出全球陆地板块在古生代石炭纪以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被称为盘古大陆(也叫泛大陆),名称源于希腊语pangaia,意为整个陆地。后经地质、古生物等众多论据证明是可信、正确的,但正确仅限于理论,具体的板块分裂和分离过程、时间、原因等说法不一,还有待更明确的科学分析论证。
盘古大陆的质心不可能位于今赤道
上图是一张盘古大陆的复原示意图(注明:其中远古陆桥部分当时不存在),弧线箭头表示位移+扭转,如果按照今天的赤道位置,如果按照现在地球的离极力作用,北美板块及南美+非洲板块扭转约90度「躺」在赤道上还有一定可能性;但亚欧板块扭转约135度绝对不可能,因为在离极力作用下只会让亚欧板块按图示紫色逆时针扭转,即亚欧板块「躺」在赤道时应该是中国在俄罗斯的北边才对,这完全违背了事实!所以, 盘古大陆绝对不可能处于上图中今天赤道的相对位置。
而且,如果盘古大陆按图示「竖」在赤道上,也不符合离极力作用,它应该「躺」在赤道上才会稳定。另外也解答了另一个疑惑,如果盘古大陆如图示质心处于赤道附近,必然导致地球板块的自转质量极其不对称,地球质心也会存在偏移,这就像质量不对称的陀螺,能稳定旋转而不会产生倾斜旋转或震荡吗?因此, 盘古大陆应该处于保证地球自转对称平衡的位置,也就是盘古大陆的质心应该位于在极点,像蘑菇或半球陀螺一样平稳自转 。
从四大远古板块(不含从大陆环分裂出去独立漂移的板块)至今仍保持盘古大陆分裂时的近似对应方位,可以得到同样的推理结果。如下图所示只有亚欧、北美、南美+非洲、南极+澳洲四大远古板块是从高纬度四散漂移至赤道,期间没有发生因陆地板块相互挤压导致的严重扭曲或错位,才可能保证漂移后的位置对应性。倒推四散漂移更早的汇聚位置,只能是盘古大陆质心位于极点,分裂后的板块才会延经线从高纬度向低纬度漂移而不会发生碰撞,且漂移扭转量都不大。根据图示面积分析, 极点可能位于盘古大陆中今西北非阿尔及利亚靠近利比亚边界线的中间位置,距离盘古大陆中欧洲地区也很近。
盘古大陆从极点位置分裂
(特别注明:图示红色点画线为盘古大陆时期立体角度的赤道示意,超出赤道之外的部分表示在另一个半球),
而且,由于盘古大陆质心从极点分裂,离极力导致各分裂陆地板块的运动趋势都是相互远离,也就促进了陆地板块的分裂过程。这也意味着,如果处于盘古大陆中部的南美-非洲连带北美板块彻底分离漂向赤道,那么欧亚和南极-澳洲板块的分裂作用就会急剧加剧而快速脱离连接,否则无法形成后期四散漂移的板块对应性。因此,四大远古板块从盘古大陆彻底分裂开始漂移的时间差异应该很小。
2 )盘古大陆质心处于极点的科学证据
很多科学证据支持了盘古大陆时期极点位于西北非这一推测,如下图所示:
盘古大陆质心位于极点
(1)法国科学家为首在 整个北非由摩洛哥、毛里塔尼亚、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等国绵延三千英里的地方都发现冰川痕迹 ,也就是4.5-4.2亿年前期间的安第-撒哈拉冰期(Andean-Saharan)。如此广大范围的冰川遗迹,只有类似南极冰盖才能做到, 推测 该时期南极可能位于撒哈拉区域 。
(2)挪威科学家史浦尼斯认定这段期间的北欧动物化石具有温水动物特性,而南欧动物化石则具有冷水动物特性,根据所有同期化石地点的分布图,也认为当时 南极的位置是在欧洲南面某处,很可能是在西非 。
(3)英国及澳洲的地球物理学家通过测量 南美洲和非洲古代岩石的磁性方向,同样也得出该时期南磁极在西北非或接近西北非某个位置 。
上述三个科学证据与本书通过板块力学运动推导出盘古大陆质心即极点位于西北非接近欧洲的位置完全一致,不过不一定是南极点,也可能是北极点,具体还要分析。而证据还远远不止于此,我们继续看推理中温暖地区的证据:
(4) 化石发现表明约2.43亿年前(三叠纪)恐龙可能在非洲南端、南美洲南部和印度板块开始了最早期进化 ,如2019年发现的2.3亿年前津巴布韦拉的氏姆比雷龙、2.43亿年前的尼亚萨龙等。按照上图标注的盘古大陆时该区域纬度情况, 恰好处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温暖气候及动植物繁茂的多样性可能促进了恐龙最早期的进化发展 。中国地区也处于盘古大陆时期低纬度最温暖的地区之一,所以恐龙化石全球最多,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恐龙化石约2亿年前;而非洲西北部、欧洲和俄罗斯等盘古大陆时期极寒地带的恐龙数量就较少,而且年代普遍偏晚,大部分在1.65-1.5亿年前期间。
(5) 科考发现巴伦支海在约2.37-2.27亿年前期间为巨大而肥沃的三角洲平原 ,并不是海洋。从图示盘古大陆的纬度来看,大概处于40个纬度的温带区域,符合温带草原或温带雨林气候。而且盘古大陆可积累冰川的面积比今南极板块大得多,所以海平面比现在低,导致巴伦支海区域为陆地是可能的。
(6)100多年前,罗伯特·法尔肯·斯科特的南极探险队在距南极不到500公里的比尔德莫尔冰川上发现了2.5亿年前灭绝的山毛榉状树(舌羊齿属的一种植物),2017年通过 南极大陆架海底采集的沉积物岩芯分析,发现9000万年前之前的雨林沉积物,说明南极至少从2.5亿至9000万年前都是温暖的 。这与南极+澳洲板块在盘古大陆及四大远古板块位于赤道时期处于赤道带热带极其吻合。
虽然岩石磁极指向南极,但不排除磁极会翻转,所以一个证据不够。如下图所示,不论盘古大陆从北极还是南极分裂,在赤道形成大陆环后又旋转到今天「竖」着转,只是大陆环扭转方向相反,并不会影响板块之间的结构,所以难以判断出盘古大陆质心到底位于北极点还是南极点。根据第六章第2节海洋板块挤压形变分析,
盘古大陆质心最大概率确实位于南极点
,但还需要找到更多的证据论证。
3 )盘古大陆彻底分裂、四大远古板块漂移到赤道及大陆环形成的年代推测
原理性过程分析完了,我们还需要知道过程时间。但由于陆地板块从开始分裂至完全分离开始漂移是一个可能长达两、三千万年甚至更长的漫长过程,陆地板块漂移到相对稳定位置(比如与另一个板块碰撞)又可能长达几百至上千万年,科学检测可能仅定位到某一地理位置表层分裂的宽泛时间,无法提供分裂裂缝不同位置、岩石圈层不同深度的整体断裂过程及时间情况;陆地板块的碰撞过程同理难以定位准确时间,所以目前尚没有公认的权威准确年表可用,这也就导致所有陆地板块的分裂、分离、漂移、碰撞等年代说法都差异巨大而混乱。
其中,盘古大陆开始分裂的时间说法从距今2.5亿-1.5亿年前,早期远古板块最后的分离时间说法从1.8亿-1.5亿年前,如果都按最晚时间连岩石圈层逐步裂开的过程时间都没了,怎么可能呢?而非洲板块开始分裂的时间说法从1.65-1.3亿年前,彻底分离漂移的时间说法主要有距今1.65亿、1.3亿和9000万年前三种,如果按照1.65亿年前同样没有分裂过程时间了,不符合事实。这些错误看上去大部分都是把 陆地板块的开始分裂和彻底分裂时间混淆了 ,当然也有各种理论本身的分析差异可能达到一、两千万年。因此,针对上述年代混乱,我们需要找到更多证据来推测校准这些时间点。
(1)盘古大陆彻底分裂成四大远古板块并开始漂移的时间点推测
本书关注是盘古大陆分裂成四大板块开始漂移和漂移到赤道的两个时间点。根据上述过程分析,由于陆地板块的漂移及扭转,几乎所有陆地的气温气候都发生了重大改变。特别是非洲北部、欧洲及亚洲北部、北美东部、南美东北部等地区,从高纬度的寒带和温带运动至环绕赤道的热带及亚热带,必然导致气温气候及动植物的大规模变化。比如不耐热、不耐湿的植物会大量死亡,连带相关生态链的动物也会大量死亡,比如大陆架等海洋动植物也会因海水温度变化大量死亡,等等。
因此,盘古大陆彻底分裂即分离漂移后,因四大远古陆地板块大幅度漂移及扭转,纬度变化带来的气温、气压带风带等气候变化导致全球动植物死亡,这会不会也是约2亿年 前三叠纪-侏罗纪生物大灭绝 (持续时间几十万至几千万年)的根源呢?
这看起来很合理!因为, 纬度变化带来的气温气候变化灾害与三叠纪-侏罗纪生物大灭绝特征极其吻合 :比如 盘古大陆时期广泛分布于高纬度及高海拔温凉至寒冷气候地区的裸子植物因全球陆地板块进入热带亚热带而大量死亡;比如,陆相沉积在世界各地尤其在中国及亚洲其它地区都有大量分布, 三叠纪初期继承了二叠纪末期干旱的特点,到中、晚期之后气候向湿热过渡,由此出现了红色岩层含煤沉积、旱生性植物向湿热性植物发展的现象,原盘古大陆大量寒带-温带陆地漂移至热带-亚热带可以合理解答全球大部分地区温湿度升高的根源及变化过程;再比如耐旱类型的古代鳄(如角鳄、狂齿鳄、波斯特鳄、灵鳄、楔形鳄)可能因进入热带、亚热带的湿热气候或食物链发生问题而灭亡,等等 。
而且,由于纬度变化造成的气温气候变化在陆地板块穿越气候带及气压带风带时最为显著,也就意味着生物大灭绝的程度最为严重。所以 全球不同地区的生物大灭绝过程可能就像水流通过多个不同高度的闸门一样,呈现陆续发生特征以及阶段性特征,这也合理解释了全球不同地区生物大灭绝的过程时间、灾难程度等差异性问题。
综上分析,盘古大陆分裂与三叠纪-侏罗纪生物大灭绝的关联可能性极大 。目前科学界主流认为的火山活动导致三叠纪-侏罗纪生物大灭绝原因可能仅仅是伴随因素,因为全球板块的大幅度运动必然伴随板块间挤压导致的全球性火山活跃。因此, 我们可以暂时认定盘古大陆彻底分裂成四大远古板块后开始漂移的时间点在距今约2亿年前(资料为1.996、2.03亿年等,暂定为2亿年为已经有明显生物灭绝情况的时间)之前的一段时期!
参照中国北方地区在周朝时期因北移约12.77个纬度(陆续从亚热带地区进入较冷的温带地区)导致大量热带、亚热带动植物灭亡的小规模生物灭绝事件,可以 粗略的认为纬度变化超过约15度且跨越气候带及气压带风带时最大可能已经造成了明显的生物灭亡状况 。按陆地板块漂移的最大参考速度0.27米/年、每个纬度111公里计算,陆地板块漂移时间约15×111000/0.27=617万年,原处于亚热带边沿的地区因纬度上升就可能开始动植物灭绝情况,所以 三叠纪-侏罗纪生物大灭绝开始时间距今约2.0617亿年前,也是盘古大陆彻底分裂分离成四大远古板块开始漂移的大体时间点。
如果将漂移量最大约70个维度的南美-非洲板块运动过程都算作生物大灭绝影响时期,漂移时间为70×111000/0.27=2878万年,漂移到赤道时约2.0617-0.2878=1.7739亿年,则 三叠纪-侏罗纪生物大灭绝的过程时间为2.0617→1.7739亿年,其中约2亿年开始有显著灭绝情况。
其中,非洲北部、欧洲和南北美洲东部等纬度及气温气候变化最大,从寒带极冷气候变化为热带和亚热带炎热气候,原有植物(特别是裸子植物)理论上大量枯死,带动相关动物可能几乎一起灭亡;其次是非洲中部、亚洲北部、南北美中部地区等地区从温带变化为热带和亚热带,生物大灭绝的灾难情况稍好;纬度变化前后仍处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生物大灭绝程度可能极低。
此外, 在生物大灭绝灾难后,原热带、亚热带动植物会扩展至生物灭绝地区形成新一轮的生态繁荣,特别是在远古陆桥形成连接所有陆地板块的环状结构后,跨大陆的动植物扩张繁衍更加昌盛,更是促进了恐龙等动植物的全球性进一步扩散繁荣。这种变化过程与三叠纪-侏罗纪生物大灭绝后的生物变化情况也完全相符 。
(2)四大远古板块漂移的时间推测
四大远古板块漂移到赤道的时间计算如下: 按陆地板块岩石圈层挤压海洋板块的最大参考速度0.27米/年 、每个纬度约111公里计算, 南美+非洲板块漂移到赤道约70个纬度,漂移过程时间约2878万年,漂移至赤道时距今约1.7739亿年前;北美板块漂移约45个纬度,漂移过程时间约1850万年,漂移至赤道时距今约1.8767亿年前 (也不排除北美板块与南美+非洲板块并未完全断开而一并漂移) ;亚欧板块漂移约20个纬度,漂移过程时间约822万年,漂移至赤道时距今约1.9795亿年前;南极-澳洲板块近似亚洲板块约20个纬度,漂移过程时间约822万年,漂移至赤道时距今约1.9795亿年前 。
(3)远古陆桥及陆地板块环状结构(大陆环)的形成时间推测
由于远古陆桥生长必须在两边陆地板块都稳定的「躺」在赤道上才可能,所以陆桥生长的开始时间应该取两边板块到达赤道的最晚时间。所以, 南美与南极+澳洲板块之间的德雷克海峡陆桥和南北美板块之间的中美洲单侧陆桥只能从距今约1.7739亿年才开始生长;亚欧与北美之间的白令海峡陆桥距今约1.8767亿年前开始生长,亚欧与南极-澳洲板块之间的亚澳陆桥只能从距今约1.9795亿年前开始生长 。
那么远古陆桥又是何时从海底初期生长至高于海平面成为陆桥的呢?缺少数据难以计算,只能从跨大陆的动物迁移寻找线索。
世界上最早的有袋类动物化石为北美1.1亿年前的三角齿兽,南美洲扩散不会晚于距今6600万年前,距南美洲1300公里的南极塞摩尔岛发现了源于南美的两块有袋类哺乳动物的化石,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5500万年前的Tingamarra遗址中发现了澳洲最古老的有袋动物化石,东南亚地区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的袋猫等源于澳洲有袋类动物扩散。从有袋类动物传播链条就可以看出, 南北美板块之间的中美洲单侧陆桥形成不晚于距今6600万年前,南美与南极+澳洲板块之间的德雷克海峡陆桥形成不晚于距今5500万年前,东南亚有袋类动物大概率也是基于亚欧与南极+澳洲板块之间亚澳陆桥的进一步动物扩散迁移 。
欧洲的法国也发现了在1.25亿→8400万年前时期袋类动物的牙齿化石,比南美有袋类化石还早。欧洲距离北美确实比南美还要近,但北美与欧洲并无陆桥连接,有袋类动物又是如何过去的呢?有两种可能性,第一种就是从北美与亚欧板块之间的白令海峡陆桥穿过并扩散迁移。由于白令海峡陆桥的长度远远小于中美洲陆桥长度,也就意味着陆桥形成时间可能早一倍以上,而且在亚洲哈萨克斯坦东部也发现了有袋类动物化石,不排除有更早的有袋类动物化石在更北的冻土地带或有待发掘。但从化石稀少的情况来看,有袋类动物在亚欧大陆的扩张极差,向西横穿整个亚欧大陆的可能性不大。第二种,难道真是由于海啸等原因,有袋类动物坐着树木的断裂树枝,随着洋流飘到欧洲?然后在扩散迁移哈萨克斯坦东部地区?这倒是合理解释了亚欧大陆有袋类动物化石稀少的原因,但仍然缺少足够的证据来确认。该分支问题有待更多的科学证据和分析解答。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等机构通过南极洲东海岸海底泥土中的古代花粉化石样本分析,发现南极东海岸在距今约5500→4800万年前期间曾有与棕榈树类似的植物分布。植物同样需要传播链条,就算会飞的鸟类等动物也不可能盲目的飞跃大海,必然有陆地的植物来源才可能产生扩散迁移,跟陆地行走的动物扩散迁移区别不大。因此,不论是动物通过携带或粪便导致的植物扩散,还是植物通过陆地的自行生长扩散,都说明 该类似棕榈树的植物传播至南极的陆桥不晚于距今5500万年前,与有袋类动物传播链推导的德雷克海峡陆桥形成时间完全一致 ;如果该植物传播源于亚欧大陆,则表明亚澳陆桥形成也不会晚于距今5500万年前 ,但该推理缺少尚有效证据证明。
由于全球动植物化石跨大陆溯源的资料太少,很难将连接四大远古板块的陆桥形成时间校准,只能给出一个大概的最晚时间,实际情况可能早很多。
而且需要强调的是, 大陆环的形成时间并不等同于远古陆桥全部形成的时间,只要一个陆桥底层的岩石圈层固定结构形成,大陆环的局部连接就已经形成,四个远古陆桥的底层岩石圈层固定结构形成,四大远古板块环状结构即大陆环就会形成,无需单个及全部陆桥彻底形成。
因此, 大陆环的形成时间远比陆桥形成的时间早得多,从 距今约2.2775→1.7739亿年前期间就已经局部开始构建,在1.7739亿年前之后不久可能就已经完成了大陆环的基础连接结构 ,远古陆桥的进一步生长、形成和扩大是对大陆环连接结构的而进一步加强。
(未完待续,下一帖论述:
大陆环为什么会「竖」起来转且偏转角度曾经不断变化呢?
)
特别注明: 个人版权,禁止摘抄!欢迎转载和合作,但请务必原帖转发,或注明作者 。欢迎感兴趣的朋友们与我共同研究,探讨人类和地球的历史真相!科学就是在不断分析推测与验证的持续过程中进步,寻找人类与地球的历史真相,以借鉴指导地球人的未来之路!——作者:牛春咏(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感兴趣的朋友们别忘了多多点赞、评论,呼呼更多的人参与科学探讨,寻找人类和地球历史真相,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和支持,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