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学

2024年,我们受到的洪水是常年同期的2.2倍

2024-07-21科学


七月,每当雨季来临,降水量超出河流承载力的时候,洪水携带着泥沙倾泻而下,漫出河道,掩盖掉沿途镶嵌在自然土地上的人工构筑物时,人类对洪水的恐惧就从原始的记忆中被调动出来,尽管人类社会拥有了远超于前科学时代的科技水平和物质生产力,但洪水从未离开。今年入夏以来,全国共有近千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24个省份受到洪涝影响,是常年同期的2.2倍。从广西桂林到贵州东南部、江西景德镇再到近日的重庆,许多地方都遭遇了有史以来范围最广,强度最大的暴雨洪涝灾害,关于洪水的讨论也在各大社交平台上无限蔓延。


2023年印度洪水


「洪水」一词在中国最早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在更广泛的地域和时间范围内,洪水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其记载也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的历史文献中。比如,欧洲最早的洪水记载可追溯到公元前1450年左右,而在西亚的底格里斯-幼发拉底河以及非洲的尼罗河地区,关于洪水的记载则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世纪,可以说洪水贯穿了人类的整个历史,这也引发了一系列关于洪水的追问:人类对于洪水的认知经过了哪些改变?洪水如何影响人类社会的进程?能否通过规划设计创造一个更具有弹性适应水文变化的环境?


巴西 当地,洪水造成数十人死亡以及城镇被毁


在此,卷宗书店以一份关于洪水的主题书单为线索,通过三组议题呈现洪水与我们关系的变化。 从神话体系的洪水解构到与洪水关联的历史变迁,以及近现代以来关于洪水应对策略的思考,在雨季里,洪水代表自然。





牺牲、赎罪和河流丰产的联系似乎存在于所有伟大的古代河流文明之中,正如人类学家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évi-Strauss)在【神话的结构研究】( The Structural Study of Myth )一书中指出的那样, 「在广泛不同地区收集的神话之间存在着惊人的相似性」。 许多不同的文化中都有类似的关于洪水灭世的神话,世界诞生之初的原始的伊甸园,被一场汹涌的洪水毁灭,而后有一种无上的力量又将世界重建。广泛的神话系统里,这种力量被称为神灵的力量。



由于人类社会对农业系统的依赖程度与洪水的破坏性呈正相关,洪水在前科学时代是具有毁灭性的力量,在神话里,人类一次又一次探索从洪水中重获新生的可能。



【洪水神话】书中,艾伦·邓德斯(Alan Dundes)选择了26篇独立的文章讨论关于创世记洪水——诺亚洪水的记载,并比较了世界各地的洪水神话,包括圣经中的诺亚和吉尔伽美什史诗中的方舟建造者乌特纳皮什蒂姆;阿兹特克神话中,一个名叫塔塔和他的妻子妮娜在被特斯卡特利波卡神警告洪水即将来临后雕刻了一棵柏树;以及印度教民间传说中的第一个人马努则被一条鱼拜访,这条鱼引导他的船到达山顶等等。在洪水神话之外,书中也探讨了17世纪后人类对洪水神话的做出的一些科学性的解释,这些讨论运用了精神分析、类型学、符号学等常用于神话研究的方法,其中不乏一些开创性的想法,比如将洪水神话与小便的欲望、美索不达米亚人对人口过剩的关注相联系。


上图:古斯塔夫·多雷的【大洪水】

下图:美国画家爱德华·希克斯 (1780–1849) 的画作,描绘了动物们成双成对登上诺亚方舟的场景


不过在这本书中并未提到同一时期的中国洪水神话:大禹治水,在中国神话中,对于洪水的态度与西方(乘船躲避)有着明显的不同,洪水是可以被人类文明疏浚的存在,在疏浚过后的河流带来了丰饶、美丽、多产的土地,这个神话也影响了后来中国景观设计领域部分设计师对洪水的看法。


清谢遂【仿唐人大禹治水图】


而在埃及,被称为「欢欣的洪流」的尼罗河洪水,在当地神话里,尼罗河被认为是在世界形成之初便与宇宙共生共存的河流,是水神欧西里斯的人格化身,孕育万物之水从他的身体喷涌而出,让尼罗河夏季水位上涨至峰值时,希望、繁茂和碧绿洋溢在这片土地,预示着吉祥,水位偏低时则是诅咒,灾害会因此而光临这个河谷,使得古代埃及的半数疆域笼罩于旱灾之下。 即便是洪水神话也囊括了灾害、治理、吉祥的多重隐喻。 正如西蒙·沙玛所说:「即使是那些我们认为完全独立于文明的风景,只要详加考察,也同样是文明的产物。」


上图:尼罗河远景

下图:尼罗河三角洲,河流为这里带来了繁荣




当谈论到人类历史进程的时候,政治、经济或是文化的传播、技术的普及都扮演了比自然环境更重要的角色,自然环境的变化似乎只是人类文明的背景。人们将影响人类社会正常运转的极端自然变化形容为自然灾害,比如洪水在普遍的定义里就被认为是一种自然灾害,但论「灾害」一词的词源时,我们会发现衡量「灾害」的必要条件是人类社会的承载力。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里,存在洪水带来的颠覆性破坏,也有尼罗河洪水带来的古埃及文明。与之相反,缓慢发生的自然变化,往往被人们视而不见。


【洪水、饥馑和帝王】中,作者布莱恩·费根提出这样的观点,自人类文明诞生以来,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一直都是脆弱的,越密集的人口在遭遇气候波动引发的生态系统不稳定时更容易受灾,因此短期的气候变化对人的影响也就越大。 布莱恩这样谈到,「厄尔尼诺现象于是变成历史的重要因素,常常能对古代文明造成打击,造成动荡」。 布莱恩选择了古中国、印度、南美洲等地区作为案例,探讨了厄尔尼诺现象如何导致洪水、干旱和饥荒,以及这些自然灾害如何影响古代帝国和文明。关于气候任何一点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可能带动整个系统长期且巨大的链式反应,引发人类社会一连串的变化,这些变化影响着古文明及其帝王的命运。


书中提到的厄尔尼诺现象是秘鲁、厄瓜多尔一带的渔民用以称呼一种异常气候现象的名词,厄尔尼诺现象会带来降雨过多,也会带来干旱


他也在书中向当下的社会提出一个严厉的警告,即便受益于技术的进步和物质文明的发展,人类社会有了更大的响应自然变化的弹性,但人类社会依然高度依赖农业系统,食物依然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如果不注意保持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脆弱平衡,那么厄尔尼诺现象仍有可能对当下人类文明带来毁灭性的破坏。厄尔尼诺现象 主要指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造成一些地区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又降雨量过多。这种现象往往持续好几个月甚至1年以上,影响范围横跨赤道附近太平洋。比如中国历史上三次特大洪水都源于厄尔尼诺现象。


*点击即可购买*


1931年8月汉口市中心被水淹没,【伦敦新闻】插图,1931年9月19日©️【龙王之怒:1931年长江水灾】

20世纪初的长江河道武汉段©️【龙王之怒:1931年长江水灾】


1931年的江淮大水就是厄尔尼诺现象导致的洪灾之一,这场洪灾被李文海等学者归纳为中国「近代十大灾荒」之一,在当时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这场洪水中,武汉是受影响最大的城市之一,受灾人数达数千万人。与此同时,1931年这一敏感的时间节点,也正是中国社会面临内外交困之时(内战与日本入侵),这一特殊的时代背景使得这场灾害更加地复杂且难以应对。


武汉市民在水中的街头做生意©️【汉口水灾摄影】

洪水中的人力车夫,1931年©️【汉口水灾摄影】


【龙王之怒:1931年长江水灾】以武汉为观察对象,对这场洪灾进行了深入研究。作者克里斯·考特尼是英国杜伦大学副教授,研究中国近现代社会与环境史,主要关注长江中游的武汉市及其农村腹地,长时间在中国的生活经历使他能够更顺畅地开展其人类学研究。考特尼对1931年的长江水灾的考察,以及洪灾发生原因的探寻,并未局限于洪泛区居民对湿地的过度开发,更是考究了洪灾造成可怕的死亡率背后的社会机制,比如动荡的政局对灾害救济的影响、救护标准的不规范导致瘟疫的散布。



致灾机制并非一成不变的,它在每个时代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密西西比河的灾难来源于傲慢的征服欲。 密西西比河的洪水是美国中部地区长期面临的重要自然灾害之一,发源于美国北部的艾塔斯卡湖的上密西西比河,南北向穿越美国国土,最后注入加勒比海,全部位于美国境内,是北美洲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这条河流与美国的文化和历史交织在一起,马克吐温在密西西比河上的旅行激发了他创作美国的第一部民族文学,爵士乐和蓝调诞生于它的洪泛区并沿流而上。作为一条浪漫与危险并存的河流,1927年的洪水曾导致沿岸数十万人无家可归。



几千年来,密西西比河流域是数百万印第安土著的家园,他们以敬畏和尊重的态度对待这条汹涌的河流,土著部落接受甚至依赖密西西比河定期的洪水。



位于阿肯色州和密西西比州交界处的密西西比河


作者约翰·安芬森(John Anfinson)是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历史学家,在这本书中他讲述了密西西比河悠久的历史,从早期的欧洲探险到二十世纪中叶的通航航道和以及水闸、水坝系统的修建完工。此外安芬森还研究了改造密西西比河上游景观的人类干预,以及拓荒者们「征服」密西西比河的行为对经济可持续性、河流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人类对河流的改造,库恩急流大坝,阿诺卡县历史学会


「征服」河流的态度往往会带来两败俱伤的局面,对待河流的态度也许更具有探讨性,而非河流洪水本身的灾害性。 黄河上第一座大坝三门峡大坝上印了「黄河安澜,国泰民安」四个大字,黄河对于中华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早在上古时期,大禹就开始治理黄河,中华文明数千年,历代的统治者花费无数的人力、物力来治理黄河,从封建时代共同的目标就是,把黄河控制在堤坝之内。



【当黄河泛滥时】这本书以一个不同于传统的历史、水利研究的视角,以清末刘鹗的【老残游记】为案例,对黄河与中国现代性崛起之间的关系、水利工程和国家建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作者许晖林谈到,小说由初编第四回老残从山东济南开始他的旅程之后,他就没有踏出过山东省一步。如此根植于山东的小说叙述视角,提醒了我们必须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前后刘鹗在山东的活动——治理黄河,入手理解这部小说。


黄河是中国的文明起源,治理黄河的历史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部分 中重要的部分


十九世纪中期以后是黄河有史以来决口泛滥最为频繁的时期,也是清政府推动政治革新与工业化最为积极的时期。刘鹗是清末最顶尖的治河专家,参与了水利工程现代化的过程,山东的黄河泛滥以及因为洪灾所带来的地方治理困境,顺理成章地在他的小说中成为重要的主题。


【老残游记】页面


小说以老残医治山东大户黄瑞和(黄河)的寓言开头,这说明【老残游记】的写作一开始就是为了回应十九世纪中期以降黄河泛滥的问题。因此【当黄河泛滥时】选择这一视角,来探究二十世纪初中国文学中的水、科技与国家建设,这也超越了仅关注政治和文化因素的传统叙事,从环境突变到水利工程、国家建设到技术史、文学象征到生态思考,讲述了一条与中华文明息息相关的河流,在奔向现代的激流中险象环生的故事以及治水在民族认同建构中的重要作用。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指出,最近50年,全球变暖正以过去2000年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人类对于自然的态度倾向于控制和改造,拉直、疏浚河流,固化河岸,试图用这种方式来减少潜在的洪水危险。 但这一途径的成效并不显著,相反将河流作为独立体,从一个相对稳定且具有弹性的生态系统中独立出来,导致河流生态系统变得更加脆弱,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愈加降低。寻找能够在极端天气日益频发的条件下,设计更具适应性的物质空间的途径是当下全人类共同面临的课题。



纵观历史,绝大多数的城市都是沿着河流建造的,可以说城市的产生是人类最早的针对水进行规划设计的结果。河流可以塑造一个城市,也可能导致城市的毁灭。与此同时,城市建设重塑了也河流及其景观。城市利用、改造和工程化了河流,改变了生态环境,在城市化进程中创造了新的景观。


芝加哥滨河步道景观设计,改变了城市河道景观重要的部分


城市中,城市河流是城市景观的动态贡献者,滨河空间提供视觉景观、休闲游憩等方面以外,还能促进城市产业振兴、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民生福祉,实现城市经济、地理和文化的流动。基于对城市韧性的兴趣, River city,city river 这本书探讨城市河岸社区发展中人类与河流环境之间的联系。这本书的前提是反思主要城市与其水景交织在一起的历史,以及城市与河流之间复杂的关系。本书的编辑Thaisa Way汇集了城市规划师、建筑师、历史学家和文化人类学家,一同探索河流城市的多样性,理解河流与城市之间复杂而动态的相互作用,自然的元素力量与城市固有的理性和生存动力并列,尽管随之而来的环境充满挑战。


韩国清溪川河道景观,吸引了大量群众


卢纳·利奥波德(Luna B. Leopold)在 A View of the River 书中讲述了美国中西部地区的河道改造历史,他认为对河流进行的物理改造与河流的自然演化是相悖的,这会导致损害而不是减轻损害。利奥波德以水力学、地貌学和测量学为基础,对美国东部和落基山脉各州河流的广泛实地考察,试图用河流形态学的知识向人们传达河流是如何形成和作用的,以防止对河流的过度改造再次出现。


自然的河道状态


他认为,河流的适应趋向于水力参数之间变化最小的形式。当我们将河流形成和发展、气候、降水、侵蚀、沉积和沉积等复杂的物理过程都视为一个整体时,就能看到河流的自适应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利奥波德的研究将气象学和气候学与景观过程联系起来,揭示了河流行为的有序框架,为通过客观测量和数据收集在全球范围内观测河流提供了基础。




当我们知道人类和自然是如何不可避免地结合在一起时,我们也许可以让对自然的敬畏和知识一同流动,正如利奥波德所言,「流必须有变化」,河流管理要用动态的方式,对河流保有敬畏。

美国胡佛水坝

科罗拉多河下降的水位


「流必须有变化」对应于建筑也是如此,建筑设计不是方块的简单叠加,尤其是在气候变化更加剧烈的今天,如何让建筑与极端气候相适应,这一课题的重要被人们逐渐认知。 过去西方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如殖民主义,广泛地重塑了景观,并在此过程中边缘化和征服了这片土地。在西方世界殖民主义的背景下,建筑设计对于气候与环境的适应性常常处在一个被忽视的地位。



景观不仅仅是眼前的风景,它是自然与人相互作用的产物,一种知识建构,一面文化的镜子,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如何将建筑结构融入景观?在洪水多发地区或干旱地区,建筑以何种形式存在?如何通过建筑设计减少自然灾害的致灾机制因素? 这些问题在2024年最新出版的 Traces: Reading of Landscapes and Spaces 中被讨论和实践,在建筑设计开始之前,先了解所在地的景观,与景观进行对话,设计出能够适应地区景观的具有弹性的建筑。 Traces 的主要内容来自2021年至2023年间Uta Graf教授在慕尼黑工业大学指导建筑与设计硕士课程中学生创作的精选作品。此外这本书还探讨了如何阅读、观察和捕捉空间和景观的特质;如何决定不同景观背景下的建筑设是表现或是改造景观;并提供了系列应对不同气候条件,采用的建筑设计方法的实践参考。



建筑与景观关系的变迁,折射着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20世纪末期,国际上关于规划是一个可辩护的政治过程还是一个遵从自然生态的理性过程?如何将艺术与生态统一?诸如此类的讨论不尽其数,但此时的中国似乎依然困顿于城市化疾驰车轮的扬尘之中,西方社会曾经出现的河道改造、湖泊、湿地填埋之类已然呈现负面影响的工程又在这片土地上演。


永宁公园原貌©️土人设计


「与洪水为友」永宁公园设计图©️土人

设计


【生存的艺术】是景观设计师俞孔坚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创作的关于重建和谐人地关系的系列作品之一,书籍源于他对于当时中国城市建设设计诸多问题的反思,如可持续性发展在资源环境方面的困境、西方文化思潮强势下中国民族身份的缺失感以及经济高速增长中土地被资本化的信仰崩塌,由此也阐述了他核心的看待景观的思想理念。 他认为 「生存的艺术」指的是从人类先祖从远古时期积累下来的谋生智慧,与自然相互适应、改造所形成的景观,是出于对自然的敬畏而创造的天地—人—神关系的平衡,比如村落的风水林、自然蜿蜒的河流、顺应天时的作物等等。


永宁公园现状©️土人设计


这些理念影响了日后他对待洪水的实践,在浙江黄岩永宁公园的设计中,俞孔坚分享了他「与洪水为友」观念的实践,砸掉了以单一防洪为目的的水泥防洪堤,以缓坡入水的生态防洪堤取而代之,恢复河道的深潭浅滩,尽可能地恢复河流的自然形态,使之与洪水相适应,同时引入大量乡土植物,使河流生态系统得以修复。


人们在永宁公园中休憩©️土人设计


这一在当时具有颠覆性的设计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当水泥衬堤的人工构筑物被拆解时,关于技术的崇拜被无情且直接地戳破。但是争议的背后,也需要更多面的思考,直接一刀拆掉水泥衬堤的做法是否全然合理,技术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被带进了对立的层面时是否理性?而更实质的问题是在如此复杂的环境中,恢复完全自然形态的河道又是否真实有效。在之后的争议和审问中,俞孔坚踏上了实践实验的道路,海绵城市的实行表明了其应对洪水策略的深入探索,自然生态或者水泥衬堤, 我们需要时间给出答案,这个答案也是复杂的,犹如我们与洪水之间的关系,它不会离开我们,我们也是。








撰文:许艺苧

编辑:刘晋源

插图:Lin.W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