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学

「最牛」院士候选人!专科毕业却能任教清华,他是真正的传奇!

2024-07-12科学

随着我国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张,大学文凭贬值的情况愈发严重,导致各行业对高校毕业生学历的要求逐渐提高。这也使得在网络上炒作各种所谓的「第一学历」,将学生的整体能力归结于第一学历,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然而,这种以第一学历来评判学生能力的做法并不科学,特别是对那些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毕业的学生来说,更不能简单地以此作为评判标准。


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在8月31日正式公布了有效候选人名单,抚州籍科学家应明生名列其中,成为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之一。

应明生,按照当前的标准,仅拥有中专学历,然而却在如今成为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同时还担任多个国际组织的委员。他的成就令人钦佩,展现出了他卓越的才华和不懈的努力。


01
清华教授中的「另类」

浏览985高校中那些年轻科研人员的履历,往往会让人感叹竞争的激烈程度。

在这些人中,有不少是从本科一路读到博士,甚至毫无缺憾地取得清北本硕博学位。同样,还有许多人拥有海外名校的学位。

然而, 应明生却只有专科学历,没有硕士或博士学位 ,却能够在备受瞩目的清华大学成为教授和博士生导师,这着实令人惊叹。



或许一开始看到这事时,有人会心存疑虑。但只要看过应明生走过的艰辛历程,那些疑问或许便会烟消云散——他并非因为能力不足才未读研读博,而是因为他的成就早已不需要借助学位来点缀。

他也并非拥有什么超凡的背景,他的成就完全凭借着对科研无与伦比的热爱以及孜孜不倦的努力。

一位2006级的清华本科生曾这样描述应明生:

「应明生老师以讲授数理逻辑而闻名,他毕业 于师范学校,从一个专科学校教师逐步崛起成为中国量子信息领域的第一人。有时在FIT见到他,总是背着手,穿着有些邋遢,皮鞋看上去好像已经很久没有擦过,目光专注,似乎在沉思着某个问题。」

应明生于1964年5月出生在江西抚州宜黄县。1978年9月,年仅14岁的他开始在江西师范学院抚州分院数学科就读。


毕业后的首四年,应明生在宜黄县中学担任教师。随后,他先后在抚州师范专科学校和江西师范大学数学系任教。

28岁那年,应明生成为江西师范大学数学系的教授。

1998年,他受聘于中国顶尖学府清华大学,至今仍在此工作。

2000年,应明生年近40岁时,重新投入学习量子计算领域,踏入寥寥数人涉足的全新领域。

多年来,他专注于系统地构建量子程序设计的理论基础,涵盖能够发挥量子计算独特优势的程序设计模型以及量子程序的分析与验证方法。

目前,应明生担任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人才计划特聘教授,同时担任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量子软件与信息研究中心杰出教授,还担任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学术副所长。


02
科学家的品格

在清华大学众多教授中,应明生的成长经历融合了个人努力与时代特色。

在毕业后的几年中,应明生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不断提升,逐渐展现出清晰的前行道路。

他从中学返聘到母校抚州师专,后来又进入江西师范大学数学系任教,在28岁那年受聘为教授。

然而,这个传奇人生此时才刚刚拉开序幕。

从江西小镇到清华大学,从数学领域到计算机学科,这种跨越看似巨大,实际上若深入了解他的成长历程,便会发现一切都有迹可循。



从二十多岁开始,应明生在国外知名期刊上发表了许多关于数学与信息科学的论文。

在三十岁这个「而立之年」,他获得了人事部的批准,被评为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荣获第4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这个奖项是为了表彰在科技创新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青年科学家而设立的。至今,获奖科学家中有80%成为了各专业领域的领军人物,还有约10%的获奖者当选为院士。

由于应明生出色的科研能力,清华大学在1998年迎来了他的加盟,自此双方携手共创未来。

曾有人在采访中问及应明生如何实现从小镇学校到清华大学的巨大飞跃。他对此并未自满,谦卑地回答道:

「我唯一想说的是:我真的热爱学术研究。但由于个人能力有限,至今未能完全满足自己的期望。」

尽管应明生对自己的科研工作如此谦逊评价,但熟悉信息科学领域的人士都明白,他的话语中透露出的是他对学术的敬畏与追求。

在校园和学术界,应明生低调且严谨的声誉早已家喻户晓。

尽管在日常生活中,应明生看起来并无特别之处,但一走进教室,他总能展现出让学生为之倾倒的教学热情和清晰的授课逻辑。

每年,即便是教授相同课程,应明生都会根据最新前沿研究调整内容,改进授课方式,以确保学生能更好地理解。

他始终保持着对科研和教学的严谨和负责态度,从未有丝毫放松。

进入清华后,他并未放慢探索步伐。自2000年起,应明生将视野转向一个更为未知却充满希望的新兴领域——量子计算。


03
量子计算的世界

在AI Time举办的名为「量子计算离我们还远吗」的网络研讨会上,应明生发表了观点:「量子计算是一场根本性的革命。」

量子理论的演进经历了两次革命。第一次革命是建立量子力学及其直接应用,催生了原子弹、核磁共振、晶体管和激光技术的发展。

而当前正处于第二次革命的阶段,旨在实现对量子状态和量子系统的精准制备与操控,从而构建宏观尺度的量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代表着突破了被纳米尺度限制的 摩尔定律 ,具有巨大的计算潜力。有人曾形容说:「如果传统计算机是自行车,那么量子计算机就是飞机。」

我们正处于地理大发现阶段,这是千载难逢的时刻。在这个关键阶段,应明生指出:「在学科方向初创时积极参与是取得原创性成果的重要条件。在经典的计算机科学领域,鲜有中国学者提出基本概念、原理、理论和方法。然而,量子计算为我们提供了机会!」

应明生的著作【量子编程基础】成为进入量子软件领域必读之作,为探索量子计算的世界提供了关键指导。

在应明生的引领下,他培养的多位学生也在量子软件领域崭露头角。

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孙晓明、百度研究院量子计算研究所所长段润尧、腾讯量子实验室负责人张胜誉、以及清华大学教授季铮锋,都是应明生的学生。

2018年,纽约时报曾报道全球真正从事量子计算研究的科学家只有寥寥千人。

尽管研究准入门槛高、进展困难等现实困境存在,但人才缺口一直难以填补。

2022年,应明生荣幸受聘为清华大学量子软件研究中心的首任主任,为该领域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量子软件研究中心成立仪式上, 应明生发表致辞表示:「量子软件研究中心将致力于构建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前沿中心,旨在培养出一批杰出的量子软件研究人才。我们将以这一使命为己任,为我国科技创新发展和产业创新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