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学

沃尔夫 | 后人类时代的后人类主义

2024-10-16科学

后人类时代的后人类主义

文:凯里 · 沃尔夫 ( Cary Wolfe ) 译:徐瑞 钰

译自 Cary Wolfe, What Is Posthumanism?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10, xii.

摘自 【作为艺术条件的后人类状况】


【图片来自Pixabay】

身处现在所谓的人类纪(The Anthropocene)中,这是一个不仅有着全球变暖和地球史上第六次物种大灭绝的时代,它还有无处不在的社交媒体(还有常常被与之区分开来的监控跟踪的形式),以及日益技术化的对基因组和其他生物材料的操纵(无论是通过基因组「编辑」软件,如 CRISPR 系统来进行「硬」的、直接的建造,或通过药理干预这样较为「软」的方式),以及更多除此之外的种种——身处其中,我们倾向于把在我过往的工作中我所称作的「后人类主义 (posthumanism)」看作是一种本质上的当代现象。当然,这种与后人类主义的联系,由于被称为「超人类主义(transhumanism)」的当代运动而尤其得到了强化——超人类主义——一个远不统一但仍可辨识的运动,致力于促进和延展人类生命,甚至到了追求永生的地步(对一些倡导者而言)。

然而,在我使用「后人类主义」这个术语时,我以同等程度所强调的是作为哲学和理论取向的「人类(human)」和「人文主义(humanism)」——就像我之前曾提到过的一样,在超人类主义自身更为显著的种类中,人文主义是健康盛行的。我的目的从来不是一劳永逸地整个拒绝或超越人文主义,而是要表明人文主义的哲学框架是如何不适于人文主义自身所追求的常被宣扬的目标——无论伦理或是智识上的。例如,大多数的人文主义表明,对非人类动物的残忍是件坏事。伊曼努尔 · 康德(Immanuel Kant),当然也即人文主义的一个范典——认为对于非人类动物的残忍是一件坏事,不是因为动物会遭受到错误的对待(它们不会,因 为对于康德而言,它们不是道德主体),却是因为虐待它们会对被称为人类的这一道德代理有所削弱和贬损。有时,所谓的康德的「间接义务」观点被动物权利哲学家彼得 · 辛格(Peter Singer)和汤姆 · 里根(Tom Regan)等批判(也是合理的),然而我们从他们自身的观点中看到人文主义的持续,亦即这样一个事实:我们从他们的著作中(或多或少延伸至非人类动物的道德立场)所获得的道德主体的样子,到最后看起来就像是一个一般化了的版本的智人(homo sapiens)。但欠缺的是——人们以非人类生物独特地存在于这个世界的奇妙方式来看待它们,简言之,因为差异性而去重视,而非把它们看作我们的削弱或缩减版本。这将是对道德社会、道德话语和道德想象力的真正扩展。

本文转自 | 科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