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学

解读以太的「前世今生」,差点让整个物理学彻底沦陷!

2024-10-16科学

在二十世纪的黎明,「以太」一词在物理学家中间如同一种信仰,所有理论、研究、发现都围绕它展开。即便是牛顿、麦克斯韦这样的巨擘,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几乎都以「以太」为基石。这个物理史上的谜团,差点让经典力学和电磁理论崩塌,使得无数科学家心血结晶的物理学殿堂沦为废墟。

「以太」一词,最初是哲学的产物,源于古希腊时代。在古希腊文化中,它被用来泛指晴空或是高层大气。对亚里士多德来说,物质的基本元素除了水、火、气、土之外,还有一个存在于天际之上的「以太」。在科学史的早期,它带有神秘的色彩。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家们逐渐丰富了它的内涵,将其塑造为一种假设的物质,成为物理学家思考的基石。

到了笛卡尔的手中,「以太」正式进入了物理学的殿堂。笛卡尔作为一位对物理学和数学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哲学家,他将「以太」引入科学领域,并赋予其力学性质。他认为,所有物体间的作用力必须通过某种媒介物质传递,不存在超距作用。因此,空间不能是空洞的,它应被「以太」这样的媒介物质充满。虽然「以太」无法被我们的感官所感知,但它可以传递力的作用,比如月球对潮汐的作用力或磁力。

在牛顿之前,人们对于物体间的作用有着截然不同的假设:一种认为除了通常的接触作用(比如拉压、冲击)外,还存在超距作用;另一种则认为物体间的所有作用力都是近距离的,两个远离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必须通过某种媒介物质传递,不存在超距作用。这种中间媒介物质被称作「以太」。我们现在了解到,宇宙间有四种基本作用力:强力、弱力、引力和电磁力。

笛卡尔对于牛顿的影响深远,牛顿的流数术(微积分)也受到了笛卡尔【几何学】的启发。当时他对笛卡尔的求切线「圆法」感兴趣,试图寻找更好的方法。最终,牛顿首创了小o记号,表示x的无限小增量。牛顿将流数理解为增量消逝时获得的最终比。

尽管牛顿是光的微粒说的先驱,但关于光的本质,物理学家之间存在激烈争议。牛顿的竞争对手胡克和法国科学界领袖惠更斯提出了波动说,他们认为光是在名为发光以太的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而惠更斯将以太视作充满宇宙空间,包括真空,并能渗透到普通物质中的媒介。在惠更斯看来,以太不仅承载光波,还可以解释引力现象。

牛顿的微粒说认为,物体由大量坚硬的粒子组成,尽管如此,牛顿还是为「以太」在物理殿堂中找到了位置。牛顿也认为以太可以传播振动,但他认为以太不一定是单一的物质,能传递各种作用,如产生电、磁力和引力等。

引力,甚至电、磁力,都是在以太中传播的。受到经典力学的启发,物理学家设想宇宙充满了一种被称为以太的物质,他们认为以太是电磁波和光的媒介。在经典物理学理论中,以太被看作绝对惯性系,在其他参照系中测量到的光速是相对于以太参照系的速度的矢量叠加。

以太作为绝对运动的代表,构成了经典物理学和经典时空观的基础。而这根支撑着经典物理学大厦的梁柱。我们知道,经典物理学有三大理论:经典力学、经典电磁场理论和经典统计力学。

除了经典统计力学,其余两大理论都与以太有关。麦克斯韦建立的电磁场理论,将电学、磁学、光学统一起来,成为19世纪物理学发展的最光辉的成就之一,被认为是科学史上最伟大的综合之一。可以说,没有电磁学,就没有现代电工学,也就不可能有现代文明。

麦克斯韦为了将电磁场理论推广到空间,他假设空间中存在一种称为「以太」的动力学物质。它具有一定密度,能传递能量和动量:以太的动能体现磁的性质,势能体现电的性质,其动量是电磁最基本的量,表示电磁场的运动性质和传力的特征。1865年,他提出了包含20个变量的20个方程式,即著名的麦克斯韦方程组。

后来,对麦克斯韦方程组进行简化和完善的是奥利弗·赫维赛德和约西亚·吉布斯,他们用矢量分析的形式重新表述,才有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麦克斯韦方程组。

简单来说,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将传播光和电磁波的介质描述为一种无重量、可绝对渗透的「以太」。以太既具有电磁的性质,又是电磁作用的传递者,它还拥有力学性质,被视为绝对静止的参考系,所有运动都相对于它进行。如此,电磁理论与牛顿力学相协调一致,「以太」作为光、电、磁的共同载体的概念被广泛接受。

因此,「以太」这一假想的物质观念几乎充斥了整个物理殿堂,在当时,许多科学家认为这座由经典力学、经典电磁场理论和经典统计力学构建的物理大厦已然完美。著名的物理学家基尔霍夫就曾宣称:「物理学已经无事可做,今后不过是在已知规律的小数点后面增加几个数字而已。」

普朗克的老师约里曾劝他不要研究纯理论,因为物理学「是一门高度发展、几乎是臻善臻美的科学」。然而普朗克最终打破了老师的预言,创立了量子力学,为现代物理学打造了一座新的殿堂,成为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之一。

如果以太学说被推翻,物理学家关于光电、磁的所有认知将被颠覆,不只是经典力学、电磁场理论将走向灭亡,整个物理大厦也将摇摇欲坠。

此时,尴尬的一幕出现了。著名物理学家迈克尔逊试图证明以太的存在,进行了著名的迈克耳孙-莫雷实验。这个实验旨在探索光以太相对于地球的漂移速度,从而证明以太的存在。因为在经典力学中,以太代表着一个绝对静止的参考系,而地球穿过以太在空间中运动,就如同一艘船在高速行驶,迎面会吹来强烈的「以太风」。如果能测量到以太与地球的相对速度,即以太的漂移速度,那么以太的存在就得以证实。

迈克尔逊在1881年进行了第一次实验,试图测出这个相对速度,但结果并不尽如人意。于是,他与另一位物理学家莫雷合作,在1886年安排了第二次实验。这次实验被认为是当时物理史上进行的最精密的实验之一。他们使用了最新的干涉仪,并采用了一块大石板,将其放在一个水银槽上,以降低干扰。

然而,实验结果让他们大失所望:两束光线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时间差。以太似乎对穿过其中的光线毫无影响。无法测量到地球相对于以太参照系的运动速度。地球相对于以太不运动。后续的实验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迈克尔逊和莫雷不甘心,一连观察了四天,结果都是如此。迈克尔逊和莫雷甚至考虑过连续观测一年,以确定地球绕太阳运行对以太风造成的差别。但因为这个否定的结果如此清晰且毋庸置疑,计划最终被取消。

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成为物理史上最著名的「失败的实验」。它在物理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因为以太作为绝对运动的代表,不仅是经典物理学和经典时空观的基础,还是电磁理论的核心。而这根支撑着经典物理学大厦的梁柱被一个实验的结果无情地否定,这意味着整个物理世界可能会分崩离析。

迈克尔逊至死都拒绝相信实验的结果,他仍然固守着「可爱的以太」的信念。而许多物理学家则开始着手补救,花费数百年时间辛苦搭建的物理大厦,怎能轻易让它化为泡影?其中,最著名的是洛伦兹的洛伦兹变换。

洛伦兹为了在承认光速与参照系无关的条件下,拯救以太假设,放弃了空间间隔和时间间隔与参照系无关的绝对观念。他认为,以太参照系是基本参照系,在这个参照系中,时间是均匀流逝的,空间是均匀的、各向同性的。所有实际参照系都相对于这个基本参照系运动。

根据洛伦兹的设想,观察者相对于以太以一定速度运动时,长度在运动方向上发生收缩,抵消了不同方向上由于光速差异造成的影响,这样就解释了迈克耳孙-莫雷实验的零结果。

洛伦兹变换在一定程度上拯救了经典物理学这座大厦,然而却只是治标不治本,随着实验器材的精度不断提高,迈克尔逊-莫雷实验被众多物理学家接受,他们开始逐渐怀疑以太的存在,这让经典物理学大厦随时都有可能倒塌。

是时候该爱因斯坦登场了!

既然一切均源自以太,那干脆抛弃以太。爱因斯坦的灵光一闪,基于光速恒定的观测,遂摒弃了静止的以太概念。他在新的基石上——光速不变和相对性原则,建立起狭义相对论的大厦。爱因斯坦注重现实的变迁,着手改革基本认知,如运动、时间、空间的定义。他重塑了洛伦兹变换,赋予其全新的物理内涵,以此解读迈克尔逊-莫雷的实验和光速恒定之谜。

在爱因斯坦的理论中,洛伦兹变换代表了纯粹数学上的空间收缩,不再是实体粒子间距的缩短,变得空无一物。相对论的世界里,时空交织,不复孤立,惯性系间的转换与洛伦兹变换在数学上和谐统一。

(简言之,爱因斯坦为经典力学与电磁场论划分了适用的边界,一旦跨越这些界限,旧有的规律便不再足堪大用。)

狭义相对论以鲜明的论调消灭了以太的阴霾,论证了无论在何处的光速都保持统一,由此推倒了以太(绝对静止参考系)的假设。物理学界中,束缚了近三百年的以太概念灰飞烟灭。经典力学(适用于宏观低速弱引力场景)与电磁理论各自在所长之处施展才华,相对论则昂首挺立,成为现代物理学的基石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