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科学

900米天体也叫小行星?日本「剑走偏锋」登上去,不料发现大秘密

2024-07-03科学

如果你以为宇宙中只有那些巨大无比的天体值得我们关注,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这不,日本偏要剑走偏锋,不像这几个航天大国一样瞄准月亮或者太阳系,而是派出「隼鸟2号」探测器远行千里,探索一颗名叫「龙宫」的小行星。

谁料这一探索,竟然在这颗直径仅900米的小行星上发现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秘密。

首先,这么小的天体为什么也能被称为行星?日本为什么选择它作为探索目标?

迷你宇宙中的「小巨人」

当你听到「行星」这个词时,脑海中浮现的多半是类似地球、木星这样的巨大天体。小行星龙宫却是个例外。

它的直径只有900米,甚至比我们城市中的许多建筑物还要小。如果将龙宫放在纽约,它甚至比中央公园还要小一些。那为什么这样一个「小不点」也能被称为行星呢?

其实,龙宫属于小行星,这是一类绕太阳公转但体积相对较小的天体。与大型行星不同,小行星没有足够的质量来清除轨道附近的其他物质,小行星龙宫虽然小,但它的存在意义却不容小觑。

作为太阳系形成与演化的「时间胶囊」,它保留着许多古老的宇宙信息,是科学家们探索宇宙起源的重要窗口。

揭开龙宫的面纱

「隼鸟2号」探测器的任务就是揭开小行星龙宫的真实面貌。自2014年12月3日发射以来,「隼鸟2号」历经长途跋涉,终于在2018年6月到达龙宫附近。

探测器着陆的过程犹如一场太空中的「定点跳伞」,每一个步骤都需要极高的精确度。探测器上的高清相机拍摄到了龙宫的详细图像,描绘出一个形似旋转陀螺的小行星,表面布满了大小不一的岩石和尘埃。

这些图像可以让我们对龙宫的外貌有了直观的了解,还提供了大量的宝贵数据。探测发现龙宫的表面物质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水,这是理解地球上生命起源的重要线索。

那么问题来了,在众多小行星中,日本为何选择了相对较远的龙宫作为目标?这背后其实是有着深思熟虑的科学考量。龙宫属于C型小行星,这类小行星含有丰富的碳和有机物质,被认为是太阳系最原始的物质之一。

通过研究它们,我们可以追溯到太阳系早期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状态,进而解开地球及其他行星的形成之谜。

龙宫的轨道相对稳定,这也是选择它作为探测目标的重要原因之一。探测器在接近和离开时面临的风险较小,这使得整个任务的成功率大大提高。

龙宫的意义

探索小行星龙宫,目的很简单是为人类的未来铺路。龙宫上藏着大量的稀有金属,像铂族元素,这些在地球上可是稀缺宝贝。

它们对我们的电子设备和环保技术非常重要。随着对地球资源保护政策的下发,开发小行星既能能满足我们对稀有金属的需求,还能减少对地球资源的开采压力。这样一来,我们对地球的依赖就会大大降低。

水是生命的基础,在太空中更是宝贵的资源。水既能供宇航员喝、洗澡,还能分解成氢和氧,用作燃料和推进剂。这对未来的深空探测任务意义重大。带回来的龙宫样本显示矿物质含有碳酸盐,暗示龙宫可能保留了水冰。

未来太空任务中,我们或许可以利用这些资源支持长期的宇航员任务和探索活动,显著降低从地球运送资源的成本和难度。

了解小行星的轨道、组成和结构,我们可以及早发现可能威胁地球的小行星,并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灾难风险。

特别是对那些可能与地球相撞的小行星,早期探测和研究能帮助我们开发并实施有效的偏转或破坏策略,保护地球免受小行星撞击的威胁。能够防范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

蓝星下的星辰大海

日本在航天领域的成就确实不可小觑。早在2003年,日本就成功发射了第一颗小行星探测器「隼鸟号」,并在2010年成功从小行星「丝川」带回了样本。这一壮举使日本成为首个成功从小行星采集样本并带回地球的国家。

「隼鸟2号」则是日本航天技术的又一重大突破。相比于前作,这款探测器在多方面进行了显著改进和提升。在探测器设计上,「隼鸟2号」采用了更先进的技术,包括改进的离子引擎、导航系统和姿态控制系统,使让它能够在更恶劣的空间环境中稳定运行。

在着陆技术方面,「隼鸟2号」实现了更为精准和安全的着陆,大大降低了任务的风险。2019年,它成功在小行星「龙宫」表面制造了一个人工撞击坑,并从中采集到了未受太空环境和热影响的新鲜样本。

在样本采集上,「隼鸟2号」装备了高效的采集装置,除了从小行星表面获取了样本,还成功采集到了地下样本。

这次任务总共带回了约5.4克的小行星物质,这些样本包含丰富的水合矿物质、有机物质以及在太阳星云中形成的高温矿物质。这些样本数量繁多,提供了宝贵的科学数据,帮助科学家进一步了解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

当然中国在航天领域也同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20年,中国成功发射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并在2021年5月成功着陆火星,这是中国首次成功实现火星探测器着陆和巡视任务。随后「祝融号」火星车更是展开了对火星表面的科学考察。

中国的「嫦娥」系列月球探测任务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嫦娥四号」于2019年1月成功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并进行了多项科学实验和探测活动。

2020年12月,「嫦娥五号」成功实现了月球采样返回任务,带回了约1.731千克的月壤样本,这是自1976年以来人类首次从月球带回样本。

最新的「嫦娥六号」任务更是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前沿探索。2024年5月3日,嫦娥六号成功发射,并在6月2日至3日期间顺利完成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的采样任务,采集并封装了珍贵的月球样品。

6月25日,嫦娥六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顺利带回样本。这是人类首次从月球背面取样并成功返回地球,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的又一重大突破。

小行星,大梦想

小行星龙宫虽然只有900米直径,但每一个小行星都是一颗闪亮的星星,每一次探索都是人类智慧与勇气的见证。

无论是为了揭开宇宙的奥秘,还是为人类未来开辟新的资源和防御手段,龙宫上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粒尘埃,都值得我们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