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4月23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斯涵 黄京 通讯员 关禹哲 江晓华)「大家要立足‘创新·改变’的时代命题,以读书学习点燃心中创新、改变的星星之火。」4月23日,在长沙市一中逸夫楼会议厅里,响起了一阵阵掌声。该校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晓红为学弟学妹们带来了精彩的演讲,她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并鼓励他们成为具有全球视野、家国情怀、专业素养、仁爱之心的高级专门人才。
「一中的老师们特别认真负责,我记得特别清楚,高考第一天晚上,老师还把我们都叫回了学校,让我们把可能考到的题目再做做。」说起在母校就读的那段时间,当时的场景,陈晓红还历历在目。44年前,陈晓红作为恢复高考以来的第三届高考生、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批高考生,她参加了那场重要的「人生大考」。
陈晓红说,和现在很多家长不同的是,那会儿家长还不是很操心孩子的学习。「我父亲一周才能回家一次,母亲工作也特别辛苦,没有时间管我们学习。记得高考当天,我是早上起来自己去的考场,从那时起就已经特别自理自立了。」
高考后,陈晓红报考了中南矿冶学院电子师资班,成为国家第一批计算机专业人才。「那时的计算机专业远不像今天这么火爆,教育资源也远不如现在丰富,我和同学都特别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陈晓红说,那时虽然条件很艰苦,但大家都很快乐,每个人身上都有一股努力向上的拼劲儿,那是追梦、圆梦的快乐和劲头。「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以一颗坚如磐石般的心去迎接生活的种种压力,适应有风有雨的常态,坚定风雨无阻的心态,拿出风雨兼程的状态,迎着困难上,你就会是生命的强者!」
记者了解到,从1912年建校至今,该校共走出中外院士22位,有1959届毕业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欧阳平凯,1959届毕业生、中国科学院院士曹镛;1975届毕业生、中国工程院院士范国滨……这些成绩不仅仅是该校自身的荣耀,更是该校学子努力向上的成绩。
「作为一名院士,大家在陈晓红院士身上感受到她在学术领域的登峰造极以及在管理领域的治学有成;而作为一名学姐,大家也能感受到一中文化及一中精神在一中学子身上的传承。」长沙市一中党委书记廖德泉表示,校友是母校永远的牵挂,母校是校友永远的家园。
据悉,本次活动是该校第170期一中讲坛,一中讲坛是该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各位名家、名师、名人来校讲学,讲授的是文化知识、文化理念,传播的是文化精神、文化精髓;一中讲坛也是了解科技动态、学术思想的前沿窗口,各位专家将最新最前沿的科技学术成果和思想带到一中,对于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创新的精神具有重要的激励引领功能;一中讲坛更是沟通社会、拓宽视野的重要桥梁,各位专家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近距离接触,是学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构筑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模式开展教育的重要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