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响爱好者的圣地中,1969式放大电路以其独特的设计和工作方式,以及独特的音质魅力,一直是一个热议的话题。这种电路虽然工作在甲类,但与单端甲类相比,它音质上却有着微妙的差异,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探索1969式放大电路背后的秘密。
甲类放大的极致追求
甲类放大器以其无交越失真的特性,一直被追求音质的发烧友所青睐。在甲类放大中,无论信号的正负半周期,都有电流流过输出设备,这保证了信号的完整性和音质的纯净。
1969式的创新之举
1969式放大电路采用了一种独特的倒相设计,如图1所示,在末级功率管的输入端使用一个三极管Q3来完成信号的正负倒相。这种电路有个很好的好处,也就是上下半周由同一个属性的晶体管(N管或P管)来完成放大,同一种属性的管子的特性差异相对较少(比NPN/PNP对管的一致性要高很多),这也是为什么1969的音质要比很多推挽对称电路音质好的原因。拿一对常见著名对管5200和1943,你看基极电流都是60mA、Vce电压都是8V的时候,TTC5200的Ic达到6A,而TTA1943的Ic只有5A,这种天然差异,找神仙都解决不了。但如果使用1969模式的电路,使用2个TTC5200,则这个问题的负面影响将大幅降低。因此1969的声音会比一般推挽电路的声音细腻且好听。
但是,它的三极管Q3这种反相模式的设计初衷是为了简化电路,提高效率,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意料之外的音质影响。
电流的微妙差异
在1969式放大电路中,由于倒相三极管Q3的集电极和发射极电流不同,发射极电流实际上加上了基极电流,这导致了末级功率管的上半周与下半周的驱动电流存在轻微的不一致。这种电流的不一致乘以末级管的Hfe后,就会变得可测量和听感的差别可闻。
正是这种驱动电流的不一致,虽然微小,但在音质上却产生了影响。在音乐播放时,这种不一致可能会导致信号的微小失真,尤其是在高保真要求极高的音频应用中,这种差异足以被敏感的耳朵察觉。
单端甲类的优势
单端甲类电路中,以pass am的经典电路为例,由Q2充当恒流源,放大电流仅靠一个晶体管Q1来实施,先把电压抬高到电源的一半,虽然此时会耗费大量电能,但同一个管子实现上下半周的放大,没有交越失真,没有上下半周交给性能不一致的两个管子来放大,因此原信号的同一性明显要比其他形式的电路更好,听感也明显温暖细腻。
技术与艺术的平衡
1969式放大电路的设计,无疑是技术和艺术的一次大胆尝试。它在追求高效率的同时,也不忘对音质的尊重。然而,音质的追求永无止境,1969式电路的这种微妙差异,也激发了工程师们对更完美音质的探索。
对于音响爱好者来说,1969式放大电路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它既有甲类放大的优点,又有其独特的音质特性。如何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是每一个音响爱好者的挑战,也是乐趣所在。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