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本周直面会的举办,巴西舅舅此前一再坚持的爆料被证实。而在爆料ND的同时,他还表示任天堂的「下一次」发布,就将是Switcp(暂名)。
并且他表示任天堂之所以将往年都在9月举办的ND挪到8月,为的就是给Switcp发布腾出时间,他「猜测」将在9月正式发布。
当然,9月也只是推测,如果真按Switch的发布节奏,那第一个首秀视频应该是10月发布。但无论如何,任天堂的新主机是真的近在眼前了。这或许也是官方正式公布之前,我们最后一次聊Switcp的。
我们也和大家一样盼望这次更新换代,但也看到许多玩家对Switcp真的是有些 「不切实际」的期待 。所以这次想和大家聊聊对Switcp的「 心理预期 」,做好预期管理,以免不必要的失望。
性能依然「落后」
对于Switch而言,Switcp在性能方面的提升绝对是显而易见的。即使浮点数这些纸面数据没有太大变化,光是架构和特性级别的升级,就能让游戏的效果显著提升。
但这些提升当然是相较于现在的Switch而言的。任天堂是一家游戏公司,英伟达是一家科技公司,它们不是魔法公司,不可能打破物理定律!
Switcp就算体积变大,也就比Switch稍微大一圈。这么一丁点体积,两三千的价格,你不可能要求它拥有比PS5还强的性能。
特别是在掌机模式下,受到电池和散热的限制,在画面表现上也大概率比不过市面上那些动辄五六千的Windows掌机。
只能说,Switcp一定是能玩到更多吃性能的第三方大作的,但效果恐怕也就PS4水平。这里我们可以以【霍格沃茨】的三个版本作为参考,PS4版虽然体验也很一般,但还是比Switch版提升很多的,相信大多数玩家还是能够接受Switcp有这个水平吧?
第三方滞后
上面提到,Switcp性能上去之后,将会有更多第三方大作登场。
如果你买Switcp希望也能玩更多第三方,那头两年最好别期待能够同步玩到最新的作品。Switcp发售头两年的第三方大作,大多数都将是现在已有游戏的移植,能够做到同步的不会很多。
如今许多大作的开发周期往往都在3-5年,而许多项目一旦进入大规模开发阶段,想要中途新增平台其实是挺麻烦的一件事,所以许多厂商宁愿等游戏在其他平台发售后,再单独移植Switcp版本。
对于PC玩家和有PS5/XS的玩家来说,如果你近两年的大作已经在这些平台玩过了,那Switcp对你而言可能就只是第一方游戏和独立游戏的启动器了。
不一定有颠覆级作品
任天堂不是不追求性能,而是游戏的需求决定硬件的主次。如果游戏有需要,那对应的硬件就会跟上。
此前任天堂也在财报中确认,Switcp的硬件规格和功能,是硬件团队和软件团队一起定下的,即游戏有什么样的需求,Switcp就会在硬件方面满足这些需求;而硬件团队想到了什么好点子,就会让软件团队思考如何在游戏中发挥。
Switcp的第一方游戏,可能很难有【旷野之息】这种十年一遇、重新定义一个大类型的作品,但从【马力欧银河】到【马力欧奥德赛】这种稳定大提升的作品一定不会少。
第一方也要时间
这一条可能有些废话,但考虑到许多玩家是Switch后期才买的,一上来就能接连不断地玩到各种第一方神作,因此还是提一下。
按常规来说的话,Switcp第一年的第一方阵容一定是很豪华的,毕竟这可是关乎新主机成功与否、乃至存亡的关键一年。
但第一方的各种重磅游戏,也不可能在第一年就连着一股脑都抛出来,更何况作为过渡交接的一年,Switch也还没凉透呢,到时候一定还会有一些向下兼容的游戏凑数。
如果你就是冲着某一款游戏去的,比如【塞尔达】【动物森友会】【斯普拉遁4】【宝可梦G10】......那么它们很可能不会在第一年、甚至有的不会在头两年中发售,没必要非得首发,完全可以等游戏公布了再考虑入手。
游戏价格上涨
【王国之泪】已经开了这个头,未来任天堂第一方游戏涨价可以说是必然的。但也不是说所有游戏都会涨价,就如Switch的游戏一样,还是会分各个价格段。
尽管任天堂也有不少定价争议,比如【塞尔达天剑HD】这种拉伸一下分辨率就拿出来卖60美元的作品。但总体来说,任天堂多数游戏还是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的。
此前【王国之泪】也是因为开发成本更高、内容也更多,所以任天堂才首次将价格定在了70美元。如果能维持这种制作水准,我相信更多玩家反而是希望任天堂多来点70美元的游戏。
特质体验弱化
Switch这一代开始,任天堂就有意在弱化那些基于专有硬件的游戏玩法。考虑到WiiU的失败,这种求稳的策略可以理解。
当然,其实这部分体验更多是被单独拿了出来,任天堂也并没有放弃。例如【Labo】【健身环】【1-2-Switch】这些都是基于专有硬件的特质化体验,在其他地方玩不到。
而那些相对传统的游戏,则几乎不会用到红外等硬件(体感已经算是标配,不是什么特质化的东西了)。
目前来看古川社长对于Switcp的策略仍然是「求稳」,因此Switcp可能还是不会有太多基于特定硬件的特殊玩法,而是更倾向于传统。这也不意味着就不会有,而是把这些特殊的体验单独集合起来,以【Labo】【12S】这类特殊创意集合体的形式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