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财经

有的颗粒无收,有的净利增超六倍!银行加码消费金融布局,消金公司半数以上为「银行系」

2024-05-08财经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天书

随着2023年各银行年报的陆续「出炉」,多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经营业绩也随母公司年报「浮出水面」。据记者不完全统计,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成绩单」普遍较好,招联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在过去的一年中营收超过百亿。业绩亮眼的同时,消费金融行业2023年也因违反征信管理相关规定等收到多张罚单。4月18日,【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正式施行,为消费金融行业发展进行规范约束,也提升了准入门槛。

招联、兴业稳坐第一梯队

建信消金成唯一亏损公司

随着2023年各银行的陆续「出炉」,多家「银行系」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也纷纷交出了经营「答卷」。

从净利润看,招联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以36亿元、20.72亿元的净利润位于行业第一梯队;杭银消费金融、长银五八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中邮消费金融等以净利润超5亿元的成绩紧随其后。拿下消费金融行业「入场券」不久的建信消费金融则成为目前唯一一家净利润亏损的公司。根据中国建设银行2023年年报,建信消费金融成立首年出现亏损,资产总额73.08亿元,净资产71.35亿元,净亏损0.65亿元。综合企查查官网、建信消费金融官网等信息,建信消费金融成立于2023年6月,是国内第31家持牌消费金融机构。

净利润增幅方面,宁银消费金融、小米消费金融成为「黑马」。2023年,宁银消费金融净利润增幅最高,较上年同比增长676.92%;贷款余额达到421亿元,同比增长486%。与此同时,渝农商行年报数据显示,小米消费金融2023年实现净利润0.7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幅约为600%。虽然增幅较大,但就体量而言,小米消费金融在业内尚处于低位。苏银凯基消费金融净利润增幅达143.13%。兴业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净利润均出现下滑,分别同比下降16.89%、18.14%。

营业收入方面,招联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突破百亿元,分别为196.02亿元、112.3亿元。从增幅来看,宁银消费金融同比增长193.96%;招联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杭银消费金融、长银五八消费金融、中邮消费金融等同比增速均超过10%。

此外,从总资产情况看,招联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稳居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前三,分别为1764.21亿元、869.31亿元、742.99亿元。南银法巴消费金融总资产增速同比增长超630%至334.52亿元;宁银消费金融总资产同比增长460%至456.71亿元。阳光消费金融总资产出现缩水,同比减少6.41%。

获客途径被消费者质疑

新规实施规范行业发展

近年来,消费金融行业持续发展。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报告(2023)】显示,截至2022年末,消费金融公司服务客户人数突破3亿人次,达到3.38亿人次,同比增长18.4%;资产规模及贷款余额双双突破8000亿元,分别达到8844亿元和8349亿元,同比增长均为17.5%。目前,多数消费金融公司已经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产品体系。

在稳定发展的同时,多家消费金融机构2023年内因违规事宜涉及催收、征信管理以及贷款管理等被罚。其中,哈银消费金融因违反征信管理相关规定,收下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2023年的「1号」罚单,被罚款58万元。

而在社交平台中,也有用户对消费金融公司的获客途径等提出了质疑。「我在支付平台里开通了消费信贷产品,并把额度设置为了10元。那天登录后发现不知什么时候还开通了招联消费金融的消费金通信用购额度,而且额度还是一万元。」该用户说。此外,有的用户表示自己在使用消费金融产品时逾期,因此被催收短信骚扰,「工作人员打来催收电话时声音尖锐、言辞犀利。我多次告诉他会主动联系,但是挂断电话后就收到了骚扰短信。」

4月18日,【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实施。【办法】提高了消费金融行业的准入门槛,并对消费金融公司主要出资人的出资比例等作出规定。【办法】修订内容主要包括五点。一是将消费金融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从3亿元提高至10亿元,进一步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二是将消费金融公司主要出资人持股比例要求由不低于30%提高至不低于50%,以压实股东责任;三是对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范围进行了基础业务与专项业务的区分,引导消费金融公司专注主责主业;四是增加监管指标,要求担保增信贷款余额不得超过全部贷款余额的50%,流动性比例不得低于50%;五是增加了「消费者权益保护」「合作机构管理」两个专章,更加突出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等。

行业「内卷」银行加码布局

二十余家公司高层「换血」

在过去的两年内,多家银行加码消费金融市场布局。2022年5月、7月,宁波银行分别受让华融消费金融70%、6.7%的股权。2022年8月,宁波银行发布公告称,华融消费金融已更名为安徽宁银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8月,南京银行完成苏宁消费金融控股权收购,持有该公司比例由15%增加至56%,并更名为南银法巴消费金融有限公司。2022年9月,中国建设银行获批筹建建信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成为第三家成立消费金融公司的国有大行。至此,31家消金公司半数以上为「银行系」。

随着银行加码消费金融布局,在赛道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消费金融公司也频频「换帅」。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显示,在已开业的31家消费金融公司中,2023年内有中原消费金融、南银法巴消费金融、长银五八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金美信消费金融等二十余家公司进行了高层「换血」,涉及董事长、总经理等岗位。2023年12月29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一日披露3张招联消费金融相关的任职批复,薛银显、毛付根以及陈昆3人分别获批担任招联消费金融总经理助理、独立董事以及总经理助理。在此前的12月22日,招联消费金融独立董事包国宪的任职资格获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