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法人】杂志全媒体记者 岳雷
因业绩造假逐渐淡出投资者视线的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ST康美,600518.SH),近期发布两条重磅消息,再度掀起波澜。该公司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向昔日公司核心人物及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下称「正中珠江」)发起追偿,总金额高达29.48亿元。同时,该公司全资子公司普宁中药城被债权人推向破产清算边缘。
在ST康美投资者眼中,那段惊魂往事,依然历历在目。曾经,「黑天鹅」留下的涟漪,仍不时在市场中荡漾。经过漫长的沉寂与蛰伏,ST康美如今站在了崭新的起点上,这家曾经闪耀资本市场的明星企业,易主后能否实现涅槃重生,引发市场关注与猜想。
▲图片来源:资料图
辉煌与沉沦
在A股记忆长河中,「康美药业」的过往令人唏嘘。自1997年创立之初,该公司在创始人马兴田、许冬瑾夫妇率领下,凭借成功研发一批国家级新药,迅速在行业内声名鹊起,被视作中国医药行业的璀璨明珠、行业翘楚。
在资本的热捧下,「出道即巅峰」的康美药业,在成立仅3年后便登陆A股市场,此后更以惊人速度跻身「千亿市值俱乐部」,成为医药板块中备受瞩目的优质白马股。
马兴田,这位昔日的草根创业者,也受益于这场资本盛宴,实现了从平凡到非凡的蜕变。一段时间以来,他的个人财富与康美药业股价同步攀升,使他快速崛起为百亿身价的「药王」。在胡润百富榜和福布斯「中国上市公司最佳CEO」榜单上,他的名字频频出现,风光无限。然而,命运的轮盘总是充满戏剧性。就在康美药业创立20周年之际,突如其来的「打假风暴」改变了一切。
随着证监会调查的深入,康美药业财务造假的真相浮出水面。经查,2016年至2018年间,该公司虚增营业收入291.28亿元,虚增利润41.01亿元,虚增货币资金更是达到886.81亿元。同时,该公司还涉嫌在年报中隐瞒控股股东及关联方的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这一行为导致相关年报存在严重虚假记载及重大遗漏。
▲图片来源:资料图
资本谎言织就的神话,破灭时异常惨烈。康美药业因财务造假案被冠以「A股史上最大造假公司」的标签,随之,狂风骤雨般的负面影响使得该公司迅速陷入股价暴跌、市值缩水、声誉扫地的至暗时刻。在市场对「造假王」的严厉绞杀下,康美药业的市值从逾千亿元高峰坠落到不足100亿元谷底,5.2万名投资者人均损失高达27万元。
「那段日子像是一场噩梦。」近日,曾是康美药业投资者的王先生对【法人】记者回忆说,看着股价一路狂泻,希望随之破灭。「我曾经坚定看好这匹‘大白马’,扛到最后却血本无归。」
就在投资者对康美药业的未来感到绝望、以为它即将退出市场之际,转机在2021年6月意外降临。在当地政府积极协调下,已经「披星戴帽」的康美药业,生产经营和资产负债被全面托管。在这场拯救行动中,广药集团扮演了「白骑士」的角色,通过旗下广州神农氏中医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广州神农氏」)出资数十亿元,救下了濒临破产和退市边缘的康美药业。自此,康美药业成为广药集团麾下一员。同年年末,广州神农氏主导了康美药业的破产重整工作,使得这家被市场判了「死刑」的公司,成功清偿全部债务,摆脱历史遗留的重负。
与此同时,那起震惊全国的财务造假案迎来判决结果。时任康美药业董事长的马兴田作为造假案的始作俑者,因操纵证券市场罪、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及单位行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并处罚金120万元。时任康美药业副董事长的许冬瑾及其他11名涉案高管,因参与相关证券犯罪被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证监会评价此案时表示,处理结果实现了「惩首恶」的目标。
康美药业的「马兴田时代」至此落幕。这一时刻距离公司上市整整过去了20年,距离他成为百亿富豪仅过去了7年。从此,康美药业迈入「广药新康美时代」。
追偿与破局
据了解,起死回生的ST康美,眼下急需找到一条能够快速「回血」、走出困境的路径。然而,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历史遗留的诸多问题,并非一件容易事。
从最新业绩预告来看,ST康美2023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在9000万元至1.35亿元,但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其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仍为负数,且预计亏损金额高达6.5亿元至9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ST康美连续第5年处于实际亏损状态,数据凸显出该公司面临的严峻财务压力以及「造血能力」羸弱。
此外,ST康美的全资子公司普宁中药城近期因无法清偿到期债务,被债权人推向破产清算的边缘,令ST康美雪上加霜。尽管ST康美回应称,普宁中药城对其业务收入影响较小,且普宁中药城未达到资不抵债的境地、仍有运营基础。但市场普遍认为,如果普宁中药城最终进入破产清算程序,所引发的连锁反应及市场的普遍担忧,可能会对ST康美整体运营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图片来源:ST康美公告
当下,ST康美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尴尬境地。为了扭转不利局面,公司转变策略将目光放在追讨历史欠债上。3月22日,财经评论员郑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决策折射了ST康美急需寻找新的资金来源,以稳定公司财务状况的现实。」
此前,ST康美作为全国首例证券集体诉讼案的被告,曾被广州中院判令向5.2万名投资者赔偿损失约24.59亿元。该公司经过破产重整,完成了这笔巨额赔偿的支付。如今,ST康美决定进一步扩大追偿范围,将马兴田、许冬瑾、邱锡伟(康美药业原高管)与中介机构正中珠江一起列为被告,并将追偿金额从24.59亿元提高到29.48亿元,旨在实现一次重大的「财务回血」。
在郑宇看来,ST康美通过追讨历史欠债破解当前困局,是一种积极的尝试。「如果能够成功追回赔偿款,相当于一次规模巨大的注资,将有助于缓解公司的经济压力,并为未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同时,也将为公司树立积极的形象,向市场传递出重振旗鼓的信号,以及维护投资者利益的决心。」
然而,追讨历史欠债并非易事。3月21日,北京圣运律师事务所主任王有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ST康美的追偿行动具有充分法律依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虚假陈述侵权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第二十条规定,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在组织、指使发行人实施虚假陈述后,发行人有权要求他们赔偿实际支付的赔偿款及相关费用。本案中,多个被追偿对象在财务造假案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广州中院在证券集体诉讼案的判决中明确了各方责任划分标准。因此,ST康美的追偿行动合法且合理。
不过,对于此次追偿行动能否取得理想效果,王有银不太乐观:「这起案件的关键点在于被追偿对象是否具有实际赔偿能力。如果被告方并无财产可供执行,即使胜诉也可能无法真正获得赔偿。此外,法律程序本身需要时间和成本,对于陷入困境的企业来说,负担较重。」
蜕变与重生
历经惊涛骇浪,ST康美正处于崭新的起点,能否成功摘掉ST帽子,不仅关系到公司的兴衰荣辱,也牵动着市场的敏感神经。郑宇对此表示:「摘帽既是企业财务状况复苏的标志,也是重塑信心的必经之路。」
早在去年,ST康美向上交所递交摘帽申请,让市场看到了其摆脱泥潭的曙光。然而,历史遗留的诉讼问题和盈利能力的不足,迫使该公司不得不撤回申请,暂缓摘帽步伐。这一决策在郑宇看来,展现了ST康美管理层对现状的清醒认知和稳健前行的策略。「ST康美面对的挑战并不简单,除了历史诉讼和盈利难题的双重压力,还要经受市场与监管的严格审视。」
然而,困境之中孕育着希望。当前,我国中医药行业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政策春风和市场活力为行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中医药行业发展蓝皮书(2022年)】显示,中药工业总营收和利润总额近年来显著增长,预计未来几年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到2025年,中医药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8万亿元。对于谋求翻身的ST康美而言,无疑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
此外,广药集团的入主,为ST康美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资源整合优势。在广药集团加持下,ST康美有望围绕「广药新康美 天下健康美」的战略定位,打造以中药饮片为核心的智慧型中医药大健康品牌企业。这一战略转型,不仅有助于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更有望为中医药行业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对此,3月21日,医药行业资深分析师杜峰对记者表示:「尽管遭受财务造假风波冲击,但ST康美仍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中医药全产业链企业,其综合实力在行业中依然不容小觑。」他指出,ST康美业务涵盖了中医药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从前端中药材培育种植,到中药饮片生产制造加工,再到流通环节的中药材贸易及零售配送,形成了完整闭环。去年,ST康美成功化解了中药市场原材料价格暴涨的危机,即是这种全产业链布局模式的优势体现。
重来不易,在这场蜕变与重生的征程中,ST康美尚需在诸多领域深耕细作。郑宇认为,长期饱受亏损困扰,使得ST康美在与竞争对手的较量中略显力不从心。如何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将追债的「点滴回血」转化为内生增长的「源源造血」,进而实现企业稳健而持续的发展,成为该公司刻不容缓的关键命题。
编审|渠 洋
责编|王 茜
校对|张 波 张雪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