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财经

「拆解中国」、美国的上半年GDP,让您看看差距究竟在哪里?

2024-10-18财经

最近,美国和中国的GDP数据引发了热议。美国上半年GDP数据不断上调,达到了14.3万亿美元左右,是中国同期GDP的1.65倍。这个差距背后究竟有什么猫腻?【事件经过】

今年7月底,美国公布了2024年上半年GDP初值为141217亿美元。但好戏才刚刚开始。8月底,美国商务部小幅上调至141273亿美元。到了9月底,更是大手笔地将这个数字拔高到142883亿美元,比初值整整上调了1666亿美元。

这还不算完,如果采用经过季节调整的标准,美国2024年上半年的GDP更是高达144104亿美元。相比之下,中国同期的GDP总值为86816亿美元,只有美国的六成左右。

为什么美国的GDP数据会频繁上调?有人说,这是美国政客的一种策略。美国国债已经高达35.7万亿美元,即将突破36万亿美元大关。按照美国国会的预测,十年后,美债总额将飙升至54万亿美元。面对如此庞大的债务,美国政客需要维持"债务比可控"的假象,而提高GDP数据就是一个好办法。

中美两国的GDP构成有什么不同呢?让我们来拆解一下。

首先看农业。2024年上半年,美国农林牧渔业创造的GDP仅为1196亿美元,占总GDP的0.83%。而中国农业部门创造的增加值高达4579亿美元,占比5.27%。中国在农业方面的优势显而易见,是全球第一大粮食生产国,也是多种农产品的生产大国。

再来看工业。美国工业部门的产出为18677.6亿美元,占比12.96%。其中制造业GDP为14475.3亿美元,占比10.05%。相比之下,中国工业部门完成的GDP为28129亿美元,占比高达32.4%。

有意思的是建筑业。美国上半年的建筑业GDP为6493.8亿美元,占比4.51%。而中国建筑业创造的GDP折合美元只有5316亿,居然低于美国。这个数字让人感到困惑,毕竟中国的基建狂魔之名可不是白叫的。

再看房地产业。美国房地产创造的GDP金额高达19898.5亿美元,占比13.81%。而中国房地产给GDP的贡献仅为4998亿美元,占比5.76%。这个差距就更大了。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差距呢?原来,这里面有个"不可贸易品"的概念。像粮食、猪肉、手机、电脑这些可以轻易在国际间流通的商品,价格较难被人为抬高。但是房子、桥梁、公路这些"不可贸易品",以及医疗、理发、行政管理等服务业,它们的定价更多地取决于本地因素。

在美国,这些"不可贸易品"的价格往往被抬得很高。美国的房地产、医疗、教育等服务业价格普遍较高。而在中国,由于劳动力充足,这些行业的价格反而被"向下内卷"。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美国在核算GDP时会计入居民自有住房的虚拟租金,而且是按市场价格计算。但在中国,除了一线城市外,大多数地区都是按成本价折算的。这种计算方式的差异,也导致了美国GDP的虚高。

公共服务业的核算方式也不尽相同。中国采用"收入、生产"双重核算的办法,以"收入法"为主,包括员工薪酬、纳税、盈余、资产折旧等。而美国则是按市场价格核算,即便实际投入没有那么大,也可以利用虚高价格的方法来抬高GDP。

总的美国在"不可贸易品"方面的GDP远超中国。美国的农业和工业(主要是可贸易品)GDP合计为19873.6亿美元,而中国高达32708亿美元。但在包括建筑、房地产、批发零售等在内的大多数属于不可贸易品的行业中,美国的GDP高达12.423万亿美元,而中国仅为5.41万亿美元。

这就是中美GDP差距的关键所在。中国在实体经济方面的优势明显,但在服务业等"不可贸易品"领域,却难以与美国相提并论。这种差距不仅反映了两国经济结构的不同,也暴露出了GDP核算方式的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统计部门似乎有意通过不断上调GDP数据来维持其"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的地位。每次公布初值后,他们都会择机修正,而且基本都是往上调。各大媒体在初值公布时会大肆报道,但对后续的上调却往往选择性忽视。

这种做法引发了一些质疑。有人认为,美国在通过"数字游戏"来掩盖其经济的真实状况。尤其是在美债持续创新高的背景下,美国政客更需要通过提高GDP来稳住"债务比可控"的虚像。

我们也不能否认美国经济的实力。即便不考虑这些统计方法的差异,美国在many高附加值产业和服务业领域的优势仍然明显。中国虽然在制造业等实体经济方面表现出色,但在创新、金融、高端服务等领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总的中美GDP的差距反映了两国经济结构和发展阶段的不同。中国正在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同时也在努力提升服务业的质量和效率。而美国则在利用其在高端服务业和创新领域的优势来维持经济增长。

这场GDP的较量,不仅是数字的比拼,更是两种不同经济模式的较量。对于中国未来的挑战在于如何在保持制造业优势的提升服务业的质量和效率,实现经济的全面升级。而对于美国如何在保持服务业优势的重振制造业,恐怕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这场中美GDP的较量引发了网友们热烈的讨论。让我们来看看网友们都说了些什么。

有网友调侃道:"美国这GDP数据怎么跟股市一样,天天往上拉,生怕人不知道他们是第一似的。"

还有人吐槽:"美国这是把房子当ATM用啊,房价一涨,GDP就噌噌往上窜。"

有经济学专业的网友分析说:"美国这么玩儿,迟早要出问题。GDP虚高,掩盖不了实体经济的萎缩。"

也有人对中国的数据表示担忧:"咱们的GDP核算是不是太保守了?该算的都算上了吗?"

有网友对比了两国的产业结构,说:"看来咱们还是得加把劲儿发展服务业啊,不然总被人家卡脖子。"

还有人对美国的统计方法提出质疑:"这么搞,谁还敢跟美国比GDP?感觉像是在打假赛。"

有网友则表示:"别光看GDP,咱们要看的是老百姓的生活质量。GDP高不等于生活好。"

也有人持相反观点:"GDP再怎么说也是国力的体现,咱们还是得努力追赶。"

有人对美国不断上调GDP数据的行为感到不满:"这不是自欺欺人吗?数字好看有什么用,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还有网友指出:"美国这么做,不就是为了维持美元霸权吗?GDP高了,美元就有底气。"

有人则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其实这反映了两国的发展阶段不同。美国已经是后工业化社会,服务业占比高很正常。"

也有网友表示乐观:"别灰心,咱们的实体经济基础好,慢慢来,早晚能赶上。"

有人调侃道:"美国这是把GDP当成了'国内泡沫总值'啊,看着挺好,其实都是虚的。"

还有网友说:"与其纠结这些数字,不如想想怎么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那才是真正的国力。"

有人则从历史角度分析:"想想几十年前我们的起点,现在能发展到这个程度已经很不错了。"

也有网友提醒:"别光盯着美国看,我们要走自己的路,发展适合国情的经济模式。"

有人对未来表示担忧:"美国这么玩儿,会不会引发新一轮的经济危机?"

还有网友说:"感觉美国这是在玩数字游戏,但国际社会好像都默认了这种玩法。"

有人则从个人角度出发:"管他们怎么算,我只关心我的工资能不能涨。"

有网友总结道:"不管美国怎么折腾,我们还是得踏踏实实干好自己的事。纸面上的数字不重要,实打实的发展才是王道。"

这些评论反映了网友们对中美GDP差距的多样化看法。有人质疑美国的统计方法,有人担忧中国的发展现状,也有人对未来持乐观态度。无论如何,这场GDP之争确实引发了人们对经济发展模式和国家实力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