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财经

重大信号,史上最大降息来了,美联储突杀回马枪?妄想再次收割?

2024-10-23财经

重大信号,史上最大降息来了,美联储突杀回马枪?妄想再次收割?

10月21日,央行宣布降息25基点,这是2024年的第三次降息。

在10月18日证监会发布重要消息后,外资纷纷提高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这使得市场上的阴谋论再次涌现。有人声称此次降息与外国机构的操控相结合,大量资本开始流入,而在美联储于十一月宣布加息时,这将是一种声东击西的策略。

这种观点靠谱吗?

此次降息究竟传达了怎样的信号呢?也许牛市真的即将到来,但单靠降息,面对四年来经济的疲软,恐怕仍然不足以提振。

美联储是降息后又会加息吗?

美国的每一个行动都对全球市场产生深远影响,作为金融市场的风向标。9月19日,美国宣布降息50基点,这一消息使得曾在美国金融体系中享受高利率的资本开始重新活跃起来。

自从中国加入WTO以来,贸易和金融等方面逐渐与全球接轨。目前,中国已在美国的注视下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令美国感到不安。

美国之所以显得如此紧张,主要是因为新的增量未能产生,而现有的资源需要与他人共享。这也意味着资本主义所剩的利润空间正被中国逐步侵占,追求利益的资本又怎能甘心呢?

因此,在经历了多轮在中国多个领域的打击后,美国于2022年启动了加息周期。

一场阴谋随之展开。

若美联储决定降低利率,美国的资本大亨们将会利用大量便宜的美元前往其他国家进行投资,这导致其他国家的央行手中积累了相当数量的美元。

相反,当美联储决定开始提高利率时,许多美元将会流回美国。

因此,其他国家的央行持有的美元将会变得紧缺,这样一来,将导致他们本国货币贬值,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金融或经济危机。

美联储的这一策略相当有力度:他们首先降低利率,使得美元不断流入全球各地,然后等时机成熟时,突然提高利率,把这些美元全部回收。这样操作一来,不就让整个全球金融市场和经济陷入混乱吗?

接着,他们便在这场混乱中 opportunely 获取利益,这就是所谓的「割韭菜」。

因此,在10月21日,央行宣布降低利率25个基点时,这种说法再次引起了广泛关注。

无可否认,美国作为金融中心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它频繁通过加息和降息来轻松获取其他国家辛勤积累的财富,虽然这种做法对一些小国可能有效,但次数过多则值得警惕。

然而,对于能够在美国眼皮底下迅速崛起的中国,其谋略源远流长,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这个问题怎能不引起关注呢。

那么问题是,中国为什么仍然敢于这样做呢?

首先,美国已发布降息的决定,但10月4日公布的一份意外强劲的非农数据,似乎向全球表明美国经济依然稳健。无论是美联储董事会成员的公开批评,还是对通胀问题的担忧,美国似乎并不急于降低利率。

然而,全球的整体环境是什么样的呢?

在九月美国降息之前,欧洲也进入了降息周期。这意味着,如果美国突然停止这一政策,将对其盟友以及已经流出美国金融体系的国际资本造成严重的信誉损失。

其次,美国的经济形势真的能够支持再次加息吗?

根据美国财政部的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的财政赤字已达到1.83万亿美元,其中利息支出首次突破了万亿大关。

如果美国再次提高利率的话,对于即将超过36万亿的债务来说,无论是特朗普当选还是哈里斯当选,财政赤字只会更加严重。

除非美国采取极端做法、拒绝承认账目,但历经数十年,美国直到二战才成功颠覆英镑的黄金估值体系,并确立了美元的主导地位。如果真要实施这种策略,无疑会加速美元的衰亡。

A股是否已经正式开启了牛市的序幕?

因此,从美国自身的角度来看,美国采取刹车行动所面临的压力将比之前更为巨大。而对于中国来说,能够迈出这一步,自然会有周全的应对措施。对我们而言,只需坚定跟随党的方向即可。

这次大幅度降息会使A股迎来牛市吗?

无论是9月24号,还是几天前的发布会,甚至是21号的大幅降息,都清晰地传达了一个信息,那就是中国在提振股市方面的坚定决心。即使面临华尔街资本的各种阻碍,这一立场依然未曾动摇。

你清楚我们的股市存在的原因吗?

那是为了支持国有企业摆脱困境。

再回顾2005年的超级牛市,那时为了让国有股脱离困境,促进市场化改革。

这次A股为何会发出牛市的号角呢?

实际上,这主要是由于我们国家希望达到现代化的目标,因此需要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

当前,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依赖股市。

简而言之,通过提升股市的股价,可以增加投资者在此处投资的意愿,从而增强市场的融资能力。

同时,这也能够提升市场的信心,打破当前市场过于谨慎的局面。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要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牛市是必不可少的,而中国现代化进程同样需要牛市作为支撑。

因此,这场股市的对决也是中国在2023年10月推进金融强国现代化建设理念的重要时机。

然而,现在我们正遭遇一些严重的经济问题。例如,结构性矛盾愈发显著,体制内部通货膨胀与外部通货紧缩并存,这一切使得整个经济体系的增长速度减缓,甚至出现了停滞不前的情况。

尽管政府已经实施了一些措施以缓和这一局面,但成效并不明显,特别是在利率和准备金率降低到特定水平后,继续放宽货币政策的效果非常有限,甚至可能导致更严重的滞胀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单靠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来应对问题的效果逐渐减弱,甚至可能加剧滞胀的风险。

归根结底,中国经济的发展仍然具备广阔的前景和潜力,但同时也面临着不容小觑的困难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