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财经

欧盟内部分裂:电车征税或成引发中欧贸易战序曲?各国态度如何?

2024-10-05财经

当地时间10月4日,欧盟成员国就是否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为期五年的反补贴税举行了关键投票。 尽管欧盟委员会的提议得到了成员国必要的支持,允许延长现行临时关税,但这一决定在欧盟内部引发了明显的分歧,尤其是匈牙利和德国等主要成员国对该政策表示强烈反对。

欧盟委员会启动反补贴调查

此次争议始于去年欧盟委员会对进口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发起的反补贴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从政府获得了大量补贴,导致其在欧洲市场上以低价销售,损害了欧洲本土汽车产业的竞争力。今年7月,欧盟开始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税率在17%到36.3%之间。

经过进一步调查,欧盟委员会于8月20日发布了终裁草案,建议将临时关税延长为至少五年的长期措施。最终裁决预计将在11月4日前发布。

匈牙利与德国强烈反对

在10月4日的投票前夕,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对欧盟的做法提出了尖锐批评。他表示,欧盟通过限制进口中国电动汽车,实际上是在削弱自身的竞争力,并且这一政策将对全球贸易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尤其对像匈牙利这样以出口为主的国家构成威胁。欧尔班重申匈牙利将采取「经济中立」的立场,不会在东西方的经济冲突中站队。

德国也对这一政策表示担忧。德国财政部长林德纳公开呼吁在投票中反对该提案,称欧盟此举可能引发与中国的贸易战,对欧洲的汽车产业尤其不利。他指出,德国的汽车制造业高度依赖全球市场,与中国的合作至关重要,贸易争端可能会严重损害欧洲的利益。

德国总理朔尔茨则主张通过谈判解决分歧。他在10月2日表示,德国希望通过与中国对话找到解决方案,避免对中欧经贸关系造成进一步伤害。

法国支持征税,欧盟内部现分歧

然而,与德国和匈牙利的立场相反,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柏林重申了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反补贴税的支持。他认为,欧盟必须保护本土汽车产业,防止因进口低价电动车对市场造成冲击。

法国和德国这两个欧洲经济强国在该问题上的立场对立,反映了欧盟内部的深刻分歧。随着终裁决定的临近,欧盟各国如何在保护本土产业与维护全球贸易关系之间找到平衡,仍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欧盟委员会的动机:维护本土汽车产业的竞争力

欧盟委员会推动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反补贴税,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市场的迅速扩张。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市场的销量增长了55%,占到欧洲电动汽车总市场份额的8%。相比之下,2020年这一数字还不到1%【1】。尤其在低价车型上,中国品牌如比亚迪、蔚来、小鹏等占据了大量市场份额。

这些品牌通过较低的价格策略,使得欧洲的传统汽车制造商——如法国的标致、雷诺和意大利的菲亚特——在价格竞争中失去了明显优势。欧盟委员会指出,中国政府对本土电动汽车制造商提供了巨额补贴,导致这些企业能够以低于市场成本的价格进入欧洲市场,扰乱了公平竞争环境。这一论点成为欧盟推行反补贴税的重要依据。

2023年,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表示,中国的补贴行为对欧洲汽车工业造成了实质性的威胁,特别是对中低端电动车型市场冲击最大【2】。因此,征收反补贴税的核心目标是为了平衡市场竞争环境,防止中国汽车制造商通过补贴挤压欧洲企业生存空间。

匈牙利的立场:经济中立与对中国投资的依赖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明确反对欧盟委员会的征税决定,他强调此举对全球贸易构成威胁,尤其可能对匈牙利自身出口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匈牙利近年来大力吸引中国投资,尤其是在电动汽车电池和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根据匈牙利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在匈牙利的直接投资达到100亿欧元,成为中欧和东欧地区最大的投资来源国之一【3】。

匈牙利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外资带动的出口增长,而中国的投资为该国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并推动了电动汽车相关产业链的建设。例如,宁德时代在匈牙利建设的电池工厂是欧洲最大的电池制造基地之一,计划产能为100 GWh,主要为欧洲的电动汽车企业提供电池供应。这些合作关系使得匈牙利政府非常谨慎地处理与中国的贸易和投资关系。

匈牙利的立场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考量,还涉及到其外交策略。欧尔班的「经济中立」战略表明,匈牙利希望在东西方的经济竞争中保持平衡,不愿意卷入西方国家与中国的对抗中。匈牙利不仅依赖中国的投资,同时也希望通过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为其本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倡议中争取更多机会。

德国的态度:全球化视角与产业结构的权衡

德国的反对态度更加复杂,主要受到其汽车产业在全球化市场中的布局影响。德国是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也是电动汽车转型的重要参与者。2023年,大众集团和宝马在中国市场的总销量超过400万辆,占其全球销量的35%【4】。在中国市场中,德国汽车制造商不仅是进口商,也是投资者——如大众在中国拥有多个合资企业,并且正在积极布局电动汽车领域。

与法国等国家不同,德国的汽车制造商更倾向于保持与中国市场的紧密联系。大众和宝马在中国的投资金额高达数百亿欧元,其中包括电动汽车生产设施的扩建和研发合作【5】。因此,德国政府和企业界对与中国的贸易摩擦表示担忧,认为任何额外的关税或贸易壁垒都会对德国的汽车业造成严重打击,影响企业的全球供应链和利润。

具体案例可以参考2023年大众与中国政府达成的协议,在中国建立新的电池工厂,以应对中国对高端电动汽车需求的增长。如果欧盟与中国的贸易争端升级,可能导致中国政府对德国企业采取报复性措施,从而削弱德国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和投资安全性。

同时,德国财政部长林德纳指出,电动汽车是德国绿色转型的重要支柱,德国希望通过与中国的技术合作加快这一进程,而不是通过对抗性措施来削弱全球供应链。

法国的支持:保护性关税与产业复苏的希望

与德国的全球化策略相对,法国则更倾向于保护其本土汽车产业。法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本土制造业的复兴,而汽车行业是其中的关键领域之一。然而,法国的汽车制造商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发展相对滞后,与中国电动汽车的竞争力相差甚远。以雷诺为例,尽管其在燃油车市场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在电动汽车领域,其市占率远低于中国同行。

法国总统马克龙支持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主要是为了保护法国本土制造业,特别是在欧洲中低端电动汽车市场上为法国企业争取更多生存空间。根据法国汽车行业的数据显示,2023年法国的电动汽车市场份额仅为8%,而中国品牌已占据了其中的20%【6】。这一现象引发了法国汽车制造商的强烈反应,认为中国汽车的低价竞争正在威胁本国产业的生存。

法国的支持还与其国内政治经济状况密切相关。法国面临着较高的失业率和制造业外流问题,马克龙政府通过采取保护主义措施,试图为国内制造业争取更多就业岗位和投资机会。这种政策也迎合了法国国内的经济民族主义情绪。

欧盟的分歧与未来的贸易挑战

欧盟在对中国电动汽车征税问题上的分歧,反映了不同成员国在经济利益、产业结构和全球化战略上的差异。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倾向于保护本土产业,而德国和匈牙利则希望避免与中国的贸易摩擦,维护其与中国的紧密经济联系。

随着欧盟委员会将在11月4日做出最终决定,各国在这一问题上的博弈仍将持续。这一决定不仅影响欧中贸易关系,也将对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产生深远影响。欧盟如何在保护本土产业的同时不破坏全球供应链,尤其是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将成为未来几个月的关键挑战。

参考资料

  1. European Automobile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 (ACEA) 2023 Report.

  2. ACEA Press Release, October 2023.

  3. Hungary-China Investment Statistics, 2022, Hungarian Investment Office.

  4. German Automobile Industry Report, 2023.

  5. Volkswagen China Strategy Report, 2023.

  6. French Automobile Industry Data,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