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三农

1夜狂捞100多斤!全国多地涌现「捞虫人」,暴利下藏着多少危险?

2024-10-05三农

你知道?在安徽和江西,捕捞红虫不仅能赚到钱,背后却隐藏着一场生态危机!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生物,其实在水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却因为人们的贪婪而面临灭绝的危险。想知道这些捕捞者是如何顶风作案,甚至形成产业链的?继续往下看,故事远比你想象的复杂!

破坏生态

从个人的角度出发,捕捞红虫确实能够取得一定的收益,2019年安徽就有6名被处罚的捕捞者,就是因为红虫在市场上的价格,每年安徽地区的红虫捕捞人数都不少,但大多数人都是顶风作案,一旦被抓就要面临罚款的处罚,当然安徽去年的处罚金总共也没征得到多少,就是用来赔偿生态修复,后续还是由捕捞者自己来承担。

除了安徽,江西也是红虫产地之一,有一位当地的养殖户就因为在养殖过程中大量使用猪粪,排放污水,造成附近环境污染,最终被要求停止养殖,红虫这个看似赚钱的买卖其实也隐藏着极大的风险。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捕捞红虫对生态造成的破坏,很可能会在个体身上得到应有的惩罚,比如被感染这样的事情就时有发生。

我们知道红虫生长的环境大多在污水较重的地方,而且密集的乡村和城郊地区,红虫的数量往往都不少,如果它们真的像传言中那样能够净化水质,改善环境,那为什么不让它们多走一些城市乡村呢?

而且放着不管便是一条禁捕的令单厉害,去年天津渔民就曾拿起渔网捕捞红虫,在潮白河这条河道附近,每天能够收获上千元的货款,让他们收手的只是警方的查处。

但我们不能光靠禁令来约束捕捞者的行为,那些顶风作案的人往往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他们知道该在什么时间出手,在哪里进行捕捞,再通过哪些渠道出售手中的红虫。这其中很可能还有上下游明确分工的合作模式。

有网友调侃,想要赚大钱的时候不如养几斤红虫试试,但开玩笑归开玩笑,个人捕捞大规模捕捞红虫还是违法行为。

同时也会对红虫这种脆弱的生物造成二次伤害,作为摇蚊的幼儿园,它们在整个生态圈中担当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一旦人为因素导致其数量减少甚至灭绝,那么水中其它生物也将难以为继。毕竟我们常说物竟天择人舍,人不可以为天饵。

这篇让我深刻意识到,经济利益和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真是让人头疼。红虫的捕捞不仅是违法行为,更是对生态的伤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保护环境才是长久之计。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别忘了点赞支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