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禁渔4年多,大鱼的数量越来越多。近期,不断有网友在长江水域发现大鱼群游的画面,看上去形势喜人。有不少垂钓爱好者也享受了一波「弯弓射大鱼」的刺激感,几十、上百斤的大鱼频频被钓友擒获!
这些大鱼的名头可不一般,它们是有着「水老虎」之称的鱤鱼。长江鱤鱼频频出现,究竟是喜是忧?网络上看法不一。
1、禁渔仅仅4年多,长江中的鱤鱼数量明显「爆发」增长
作为一名钓鱼爱好者,本人一直在关注着长江水域的鱼类生态。在2020年之前,很难看到长江鱤鱼的消息,如果哪个地方发现了大鱤鱼,必定会形成一个轰动效应。
比如:2019年10月,湖北丹江口渔民捕获了一条体长1.7米的大鱤鱼,曾引起广泛关注,各大媒体纷纷进行报道。当时中国水生生物博物馆馆长,看到这条大鱤鱼之后,也在第一时间联系了捕获鱤鱼的渔民,希望能收留这条大鱼。
最终,这条巨型鱤鱼被制作成了标本。
这条超过百斤的鱤鱼是在丹江口水库发现的,当时在长江干流和其他支流,这样大的鱤鱼并不多见,彼时人们还担心它会不会「濒危」。
但在十年禁渔之后,形势很快发生了逆转,不断有垂钓者爆出「巨型鱤鱼」的画面,各种花式「秀渔获」的行为,让很多网友都认识到了长江「水老虎」的真实面目。
有垂钓者钓到大鱤鱼之后,用肩膀扛着慢慢背回家。有的人把大鱼绑在自行车后面驮回家,有的人则「假装迷路」,在小区转上几圈后,等「过把瘾」之后,再把大鱼拿回家。
这种特别的方式,让鱤鱼快速「出圈」,不少之前不认识这种鱼的人,都了解到了鱤鱼的厉害之处。
仅仅禁渔4年多,长江水域的鱤鱼数量便呈现「爆发式」增长。湖南、湖北、江苏、四川等地,几十、上百斤重大型鱤鱼频频出现。其中四川宜宾大型鱤鱼群游的画面,更是登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
2、鱤鱼「泛滥」引人忧,有专家建议用泥鳅进行钓捕
在陆地上,老虎是百兽之王。到了水里,鱤鱼则成了「霸王」,尤其是在白鱀豚等天敌消失之后,再加上禁渔的作用,鱤鱼已经彻底失去了束缚,在不少地方甚至有「泛滥」的趋势。不少人深感忧虑。
其中,一位名叫「邓明鉴」的专家,特意到重庆等地走访,了解垂钓者的感受,以便针就鱤鱼数量增长对生态的影响作出评估。
这位专家走访之后,得出的结论是: 「禁渔后肉食性鱼类(鱤鱼)的数量增长十分明显,但其他鱼类数量好像未见增长……」
掌握这一情况之后,邓明鉴认为应尽快控制鱤鱼等掠食鱼类的数量,并梳理可靠的方法进行推广。
其中,邓明鉴的意见为:支持保障长江三峡水库及其支流的钓鱼者合法使用 泥鳅 等肉食鱼饵垂钓鱤鱼、大口鲶、黑鱼……
钓捕外来鱼类无可厚非,但这位「专家」建议推广 泥鳅钓法来钓捕鱤鱼?这一说法提出之后,在网络上曾引起了轩然大波,甚至遭到不少人的质疑。
3、使用泥鳅来钓捕鱤鱼,到底可行吗?
长江禁渔后,鱤鱼的天敌相对较少,且生长环境较为优越,这为其数量的快速增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但如果要说鱤鱼数量增多,就要使用泥鳅对其进行钓捕,恐怕很多人不会同意。
其一,使用泥鳅垂钓,肯定会无差别地对掠食鱼类进行清理,不但鱤鱼数量少了,诸如翘嘴、鲈鱼、黑鱼、鲶鱼的数量也会减少。掠食性鱼类在生态链中起着重要作用,控制其他小型草食性或杂食性物种的数量和分布,它们减少之后,势必会导致生态失衡。
其二,泥鳅钓鱼的危害已经被广泛认可,如果真的要推行泥鳅垂钓,恐怕会让不少人钻了空子,借助垂钓之名进行捕捞,这和十年禁渔的规定是相互抵触的。
本人认为,判断鱤鱼是否要进行特别控制,需要综合考虑其数量和密度,是否超过了局部水域的承载能力。很显然,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撑这一点。
况且,鱤鱼原本就是长江流域的原生鱼种,如果一个鱼种数量过多,强大的生态系统会做好自我调节,无需人工强势干预。
因此,用泥鳅钓捕鱤鱼的想法,并不成熟,也不太可能去推行。
4、思考
长江禁渔4年,鱤鱼数量的增加,是不争的事实,但这种增长是否达到了临界值,是否对生态平衡造成威胁,需要进行科学的评估,并非使用泥鳅钓捕这么简单。
鱤鱼食量惊人,成鱼一天可以吃掉自身体重10-20%的食物,局部水域鱤鱼数量「爆发」,可能会对区域性生态平衡带来一定威胁,但这种威胁是小范围的,放眼整个长江水域,这种担忧不足为虑。
为了合理控制鱤鱼的数量,不让其无限制增长,可以在鱤鱼局部「泛滥」的水域,适当开放休闲垂钓,让垂钓爱好者们去充当生态制衡的角色,这可能也是未来一种可以尝试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