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三农

荒岛10年变绿洲!中国最南端的地级市,经历了怎样的生态大改造?

2024-01-26三农

你知道第一棵在西沙洲上活下来的是什么树吗?那是2008年渔民在岛上种下的木麻黄树。

三沙市,是中国最南端的一个地级市,陆地面积最小人口也最少 ,西沙洲就是位于三沙市的珊瑚沙屿,曾经既无人居住更无人登陆。随着多年来的持续绿化和管理,西沙洲以及整个三沙市下辖的海岛,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西沙洲全貌)

今天就来跟大家聊一聊,我国最南端的三沙市,同时也是最年轻的三沙市,在南海保护生态环境所做的一切。

小岛的10年变迁

西沙洲虽然不大,但却是我国渔民出海时经常眺望和经过的地方。曾经的岛上,除了一座孤零零的灯塔之外,再无他物。

沙砾、太阳以及咸涩的海水,让岛上寸草不生,过往的渔民,很多一段时间来,也没有想过要将其「经营」起来。

因为,要想让一座小小的海岛充满绿植,可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的。这里远离大陆,原本就没有树木,要想种树就得从临近的海南岛或者其他地方运来。

再者,小岛上恶劣的环境,也无法让海草类的植物存活。所以,新设立的三沙市要想让西沙洲这样的小岛「活」起来,就得想办法从根本动手。

曾经【南海上的纤夫】的照片惹人关注,照片所记录的,就是三沙市各个海岛绿化的过程。

三沙市和祖国的陆地,是一个被海水隔绝的封闭系统,那些一船又一船被运过去的树木,还要再分送到不同的小岛上。

如果船稍微大一些,像西沙洲这样的沙屿小岛没有码头停靠,船只又无法靠近,就只能停泊在水深的地方,再由人工将船上的树木一趟趟搬运下来。

所以他们就像纤夫一样,拖拽着一捆捆的树苗,登陆上了一座又一座的小岛。而这,仅仅是绿化艰辛的起点。

真正的难点还在于,原本荒芜的小岛上是没有淡水资源的,而岛上的沙砾地形又存不住水。在没有水和阳光的炙烤下,树木即便种下来,也会一棵棵的死去。

怎么办?只能 从树木种类、种植方法以及水源多个角度系统解决。

西沙洲上之所以第一棵种下的是木麻黄树,是因为这是最耐高温的热带树种。除了这种树外,椰子树、羊角树、诺丽树等热带树种,也被当地人一趟趟的从船上拽到了各个岛上。

有了适合的树种,还得想办法找到适合栽种的方法。当地人创造性的使用酒瓶种树。将酒瓶置于树木的根部,水可以被酒瓶锁住。

没有淡水,就通过建设海水淡化设施,铺设输水管网,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比如西沙洲上, 三沙市后来也投资2000万,在岛上建设了海水淡化厂。

有了水,有了方法,又有了树木,靠着三沙人愚公移山的精神,各个小岛才由原来的沙黄色,慢慢变成了绿色。

除了海水淡化设施,在第一波绿植种下后,各个岛上又建立了雨水收集系统,再配合专业的管理,使岛上的植被进行处于专业的运作过程。

以沙砾和珊瑚碎石构成的西沙洲,在当地持续不断的绿化下,逐渐焕发了生机。先期种下的木麻黄活了, 后来这一数量逐渐增长到了8000多棵。

接着,6000多棵椰子树亦在岛上扎根,3700多棵抗风桐也有了新家。到2015年前后,西沙洲上80%的土地都披上了绿装。

在另外的岛屿赵述岛上,原先的绿植覆盖只有60%左右,此后超过了90%。当地人介绍,早年登岛,目力所及之处全是白茫茫的沙子,阳光照射下连眼睛都睁不开。

而今的岛上绿树成荫,由于环境好转,原生植物像马鞍藤、红草等也都跟着自然生长了起来。

至于种树的方法,经过多年的摸索,人们也总结出了一套成活率高的经验。在种树时,先要在挖好的坑里填上土壤、肥料和椰子糠,还要再搅拌一定比例的珊瑚沙,最后再在每天的浇水养护下,树苗的成活率就能达到99%。

而做好这一切的背后,又是三沙人积极参与的结果。

共建和谐生态家园

你知道一颗树从海南岛到达西沙洲需要多久吗?树苗、土壤、肥料等物资,先要通过大型船舶,从海南运到三沙的永兴岛,然后再由小船,将树苗分送到各个小岛。

一棵树最终到达西沙洲附近的海域,至少需要两天的时间。远涉重洋到达后,当地人再用自制的筏子,将物资一趟趟的运到岛上。

全民参与,是多年来三沙搞绿化的重要进程。当地实行岛长制,即每座岛都有专门的责任人划分管理。

而且在推动绿化的同时,随着三沙市的整体人口增加,各个岛上也逐渐设立了垃圾转运和污水处理设施。

像永兴岛,此前在岛上还能见到当地人散养的家禽,后来岛上开始设置统一圈养管理,其他与生活以及产生生活垃圾的各种设施也运作起来。

环境变好了,荒芜的海岛上,绿植的扎根也让人们更加的定下心来。而且随着环境的持续变好,整体的生态面貌也完全变了。

在西沙洲,大量的海鸟以及海龟开始在岛上安家。在北岛的海龟保护基地, 原先每年登岛产卵的海龟只有几十窝,后来这一数量增加到了150多。

像北岛上的渔民,由于常年生活在当地,原本对海龟的习性就相当了解。海龟什么时候登岸什么时候产卵,人们都很清除。随着保护基地的设立,岛上的渔民也都化身保护者,每年还有大量受伤的海龟被救治。

除了在岛上绿化,三沙的绿化活动还延伸到了海底。

在海底构筑「热带雨林」

三沙的海底分布着大片的「热带雨林」,而这正是南海的特色珊瑚礁,南海诸岛的主要结构,都是由珊瑚礁构筑起来的。而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中,这一环节又恰恰是比较薄弱的。

在海洋中,超过半数以上的生物都是以珊瑚礁为栖息地的,所以它就像是海底的「热带雨林」,构成了海洋世界里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

三沙的珊瑚礁之所以会退化,一个主要的原因是这里在设市之前,当地渔业资源被无序开采,包括一些国外的渔民的侵入性捕捞所导致的。

过度捕捞没有限制,甚至会将珊瑚礁炸掉捕鱼,这才导致整个生态环境的逐渐退化。三沙市设立后,重建南海的「热带雨林」就成了重中之重。

我国在三沙设立了相关的恢复项目,相关的海洋学家研究的就是珊瑚礁的回复以及生物的增殖技术。

主要的方式是通过人造珊瑚礁,进而重新建立珊瑚礁的活力和生态系统。珊瑚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大的模式,人造珊瑚就是利用无性繁殖的特点,来构筑珊瑚礁的形成。

具体来说, 先由人为的方式,将制造出来的礁体部件下沉到海底。这些部件通常是由钢筋混凝土打造的,有的像桌子一样大,有的则很小,原则是不能被海浪卷走。

当人工的礁体放置到合适的海底后,接下来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将珊瑚枝粘贴在人工礁体上。这些珊瑚枝都被切小了,附着在礁体上后,珊瑚便会存活开始生长。

如果珊瑚礁已经死亡,那么就会用焊接好的铁架子固定到珊瑚礁上。通过这两种方式, 科研人员在西沙海域的海底已经投放了1500多个人工礁体,附着珊瑚用的铁架子也投放了400多个。

在科研人员的精心养护下,先期「种下」的珊瑚枝只有5厘米大小。随着不断呵护其生长,小的珊瑚枝在后来已逐渐长成13厘米大小。

这意味着,人造珊瑚礁以及人工增殖的技术取得了进展,下一步整个三沙的珊瑚礁保护,就有了整体性的技术支持。

推动当地渔民转产

除了采取保护性措施外,三沙当地从2014年开始,也开始逐步推动本地渔民转产。过去那种无限制的捕捞作业方式已经不能再持续。

而进一步要大力发展的,是 海水产养殖,水产品的深加工,旅游休闲渔业以及远洋渔业等模式。 多种举措一起推进,渔业的生产和发展有了层次,该行业也才能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比如在过去,渔民们经常会大量捕捞法螺,因为这些可以做成工艺品出售。而法螺恰恰有利于珊瑚的生长,因为它是克制吃掉珊瑚的长棘海星的克星。

所以说,生物链上的一个环节一旦消失了,就会产生系统性的影响。而推动当地的渔业转产,不但能够起到生态恢复的作用,也能让未来的渔业发展有更强劲的势头。

目前, 三沙当地已经启动了一些贝类养殖项目,像马氏贝和大珠母贝的养殖,都属于绿色养殖产业。此外,海参养殖也在持续推动,超过15000个的种苗已经先期投放。养殖不但不需要投料,而且还能净化海水。

结语

从岛上的绿树种植,再到海底的「热带雨林」构筑,海陆一体的生态环境打造,是三沙当地近年来持续推动的事业。

因为, 要像让南海诸岛成为真正的绿色家园,发展的可持续性就一定得具备。持续意味着家园的不断被构建,意味着生态链的完备和牢不可破,更意味着产业规模的多元化演化。

也只有具备了多元化的特质, 未来的三沙,就不再仅仅是打鱼的边疆之地。未来的三沙,要有海洋产业,亦要有可持续推动的海洋文旅。所以,打造真正的家园,就像愚公移山,一步步去推动,进而再一步步去构筑观念。

参考资料:

【设市10年来,三沙矢志不渝地保护生态环境,增绿护蓝】 海南日报 2022年12月6日

【三沙设市以来 多支科研团队「扎海」监测、培育、修复珊瑚生境】 海南日报 2017年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