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三农

盐碱地治理的「临泽样板」

2024-01-03三农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祁玉洁

位于沙漠边缘的临泽县,近年来因地制宜,不断探索创新盐碱地治理新模式,让昔日盐碱荒滩变为高产、稳产的大粮仓、果盘子、菜篮子……开辟出一条符合实际、具有特色、可复制推广的盐碱地治理「临泽样板」。

时下,在临泽县鸭暖镇古寨村,到处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昔日一片片分散的盐碱地,已经通过综合治理,改造成了高标准农田。

「以前,村里的土地盐碱化十分严重,种植的小麦、甜菜、玉米等作物长势不好,小麦亩产量350公斤左右,制种玉米亩产量700公斤到800公斤。」鸭暖镇古寨村农民发展公司相关负责人王维兵说。

王维兵进一步说:「为了提高耕地产量,夯实粮食安全根基,2022年我们成立了鸭暖镇古寨村农民发展公司,流转了1300亩地,将小田并大田,种植制种玉米,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通过水肥一体化、增施有机肥、改良剂等治理措施,有效提升了耕地质量,目前制种玉米亩产量达到1吨左右,亩产值4000元。同时还实行耕、种、管、销‘一条龙’社会化生产经营服务,提升了大规模标准化经营能力。」

盐碱地是粮食增产的「潜在粮仓」。据了解,临泽县耕地面积61万亩,其中盐碱地39.2万亩。以前,盐碱耕地改良治理投入不足,效果不明显,生产效益不高,亩产大多只有三四百公斤,不少土地盐碱较重,综合生产能力较差。

昔日贫瘠的盐碱地如何变成丰收田?临泽县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毛森煜介绍,在探索盐碱地生态治理上,临泽县经过了长期的研究和实践,因地制宜,通过科学改良土壤、推进适土适种、引进优质品种等措施,改良打造出玉米制种基地盐碱化改良示范点、枸杞种植基地,成效显著。

2019年开始,临泽县农业农村部门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退化耕地治理、盐碱耕地改良项目实施,增施土壤调理剂、生物有机肥和商品有机肥,配合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大力推广配方施肥,打出了工程、农艺、化学组合的科技牌,综合改良盐碱地,提升耕地质量。

毛森煜说:「通过土壤调理剂+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土壤调理剂+增施商品有机肥技术模式、土壤调理剂+增施腐熟农家肥技术模式,制种玉米亩均增产113.61公斤,增产率14.47%;大田玉米亩均增产72.12公斤,增产率8.24%。」

除了粮食丰收,盐碱地上还长出了增收致富「金果子」 。

临泽县鸿宝康枸杞种植基地曾经是没人种的盐碱荒滩,如今变成了农民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这里的土地碱性太大了,每年春季,地上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地上的碱足足有2到3厘米厚。」鸿宝康枸杞合作社理事长刘斌感慨道。

为了唤醒这一「沉睡」资源,刘斌2006年流转了300余亩撂荒地,尝试种植耐盐碱的甜菜、葵花等作物,结果种上以后连苗子都不出,2009年他去宁夏考察学习枸杞种植技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在鸭暖镇小屯村荒芜的盐碱地上试栽了1亩新品种枸杞。然而,种植的第一年就遇到了问题,他种植的枸杞成活率不到20%。为解决枸杞种植成活率不高的问题。在专家的帮助和指导下,他又引进了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强、产量高的优质枸杞品种进行种植。2012年,刘斌栽植的枸杞成活率达到了90%以上,产量也比原来翻了一番。

「治理盐碱地,除了探索适宜种植作物外,我们还采取工程措施,在地下挖了1.5米深的渗水管,引进暗管排碱技术排盐治碱,加快土壤改良,向盐碱地要效益。」说起近年来对盐碱地的综合改造利用,刘斌很是自豪,「现在我们种植的枸杞亩均能产果400斤到500斤,亩均收益达到9000多元。」

近年来,随着枸杞产业的持续发展,也带动当地和周边的劳动力务工,拓宽了群众收入。据悉,该合作社每年在采摘高峰期能吸纳务工人员5000人次,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动力支撑。

除了枸杞,盐碱地上还长出红彤彤的枣子、紫莹莹的葡萄……昔日的盐碱荒滩如今蝶变为丰产良田,焕发出勃勃生机。

近年来,临泽县坚决扛牢耕地保护政治责任,积极推动盐碱地治理实践创新、路径创新、模式创新,通过绿肥种植、深松耕作、使用盐碱土壤调理剂、生物有机肥等综合治理技术措施。截至目前,全县盐碱耕地含盐量下降0.017%,盐碱耕地质量平均等级提高0.55个,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