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三农

家乡鞭炮手工作坊的兴、衰、消亡之过程——纪实

2024-03-08三农

坐落于山东省鲁西南成武县党集镇一偏隅之地,有一村庄,村子周边良田稀疏,大都是盐碱地,每年到了秋冬季节,地上便冒出厚厚的碱花,勤劳的先人们把这些碱花收集起来,熬制成硝、成盐,故村落得名——盐场。

上世纪七十年代,因为盐碱地薄,耕种依赖牲口,营养以土肥为主,庄稼的产量不高,为了后人的生计,盐场的先人们琢磨出一门代代相传的吃饭手艺——手工制造烟花炮竹。

当初盐场的炮竹闻名于周边县市。

平时农闲时的间隙各家各户便开始制做炮竹用的纸筒,纸筒里面卷的牛皮纸,外面一层是薄书纸,或者专供于喜事用的炮竹外面卷的是红色的纸。

纸筒的长度统一在12—14公分,各家各户生产的长度尺寸稍微有差异,生产的纸筒集在一起,两边用坚固的绳子捆绑成六边形,每捆的数量都是一样,中间用锋利的切刀一分为二,一盘盘码在一起,留作备用。

入了冬,家家户户便开始生产炮竹。

制作工序:

第一步:备好的每一盘卷筒,在其底部用自制的面粉浆糊,糊上一层纸,用来封堵底部粘土粉,接下来装底部粘土粉,粘土粉是晾干筛出的细粉,均匀装在纸筒里,装多少量是由有经验的师傅来掌控。

第二步:在每盘底部封土上装黑火药,这个步骤跟第一步类似,装多少、每筒是否装的均匀,都需要有经验的师傅来掌控。

黑火药是根据一硝二磺三木炭自己配制,木炭是苘「qing」麻的杆烧制而成。

成熟的苘麻外皮纤维素含量极高,可以用来编织鞭炮成挂。所以每家每户都种植一些苘麻,用来造鞭炮。

第三步:装外购的炸药TNT,细节同上。

装药的过程有一定的风险,大人们会把孩子们支出去玩,以免意外。

第四步:粘土细粉顶部封装,顶部粘土细粉装的量通常要比底部粘土细粉少。然后再用浆糊封一张纸在上面。

底部和顶部的封装纸均匀喷上一些水分(目的使两边封装的粘土粉遇水凝固在一起),晾晒后进入下一步工序。

以上工序是一气呵成的,过程中轻拿轻放,这样封装的底部粘土、黑火药、炸药、顶部粘土都是分层的,不至于混合在一起。

至此,除了没有安装炮捻子(导火索),一盘盘鞭炮基本成型了。

等两边的封装粘土晾到一定程度后,用木质把手,敲打特制的的钢钉(似用旧了的筷子头)在底部钉盘,使其鞭炮底部封土更牢固。每个鞭炮底部都要钉一遍。

完成后翻过来,在鞭炮顶部,用尖锐的、比炮捻子粗一些的锥子扎孔,长度直至顶部封土下的炸药,然后把剪好的、长度一致的炮捻子插进去,炮捻子周边再用特制的细钉,用木把手钉紧,让顶部的粘土牢牢固定住炮捻子。

这样一盘盘的鞭炮就做好了。

接下来,剪掉每盘固定的绳子,把每个鞭炮通过炮捻子编织到麻线上,就成了市场上看到的一挂挂的鞭炮。

根据市场的需求每挂的数量不同。手工作坊产量有限,市场供不应求,乡亲们都赚了钱,生活上比其它村富裕。

烟花村民也都会制造,方法与造鞭炮雷同,火药配置上有些差别,除外再加适量的铁粉。只是当时烟花没有大的市场,所以没有形成规模。

在本村有喜事需要的时候自制一些自用。

听长辈们说,上世纪八几年,有人试图集体作业提高产量,但是不幸,出过一次大的事故,炸药不慎爆炸,在场的人都炸成了碎块,崩的半个村子都是碎肉,事故周边的房屋塌了一些砸死了几个人。

自此,村里鞭炮作坊规模化、工业化、自动化的进程也搁浅了,为日后的消亡埋下不可逾越的障碍。

随后的岁月里,又回归到各家各户的小作坊状态,再也没有发生过意外。

当时,如果有村干部、镇政府出面产业化、标准化,安全还是可控的,也许会发展成一份不错的产业。

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不允许个人私制火药,私藏炸药、枪支(当时农村打野兔的猎枪很普遍,好多家庭都有)。

村民们该上交的都上交了,延续了几十年赖以生计的鞭炮作坊也政策性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