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三农

走进西彭看共富丨走向致富路上的合作社

2024-03-17三农

3月5日,惊蛰。

淅淅沥沥的春雨之后,九龙坡区西彭镇千秋村秋意香农业股份合作社的地里,蔬菜疯狂生长。

茄子、玉米、丝瓜、黄瓜、瓠瓜、冬瓜等蔬菜苗在春雨的滋润下,涨势喜人。

合作社社长罗水平和技师童书华围着合作社的地块沿途检查,遇到大棚时,停下脚步,钻进去看看记录蔬菜苗的长势,了解温度和湿度。

再过不久,这些蔬菜将陆续上市,即便是当下才二三十公分高的玉米苗,也会在4月底迎来成熟期,陆续上市。

田坎边,正在整理工具的村民沈应福是干农活儿的一把好手,自从村里有了这个合作社,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合作社的工作上:翻土、播种、施肥、挖水沟……

罗水平告诉记者,千秋村一共有1000多常住人口,年轻人均在外上班,剩下在家的60来岁的村民,既有劳动力又愿意赚钱的「年轻老人」通过在合作社劳动的形式,赚取额外的收入。

他们,也在合作社的模式下,创造出共同富裕的新路径。

零星整合1100亩地

千秋村的合作社成立起来了

从天空航拍往下看,千秋村的田块呈现出独特的几何美。而行走在地面才晓得,要在南方寻找一块一望无际的田地,困难系数极大。

罗水平是这家合作社的社长,她告诉记者,作为一个社长,在此之前,她其实也几乎没有种地的经历,由于家族企业主要是做农业运输的,所以,在来担任这个社长职务之前,她都一直从事运输相关的幕后工作。

「但村里需要人,当时找到我,我想了很久,虽然我不懂种植,但我明白销售,家里也有运输的后盾作为支撑,所以就答应了。」坐在合作社的办公室里,无数个监控监视着整个合作社的运作,罗水平每天的工作是从巡查合作社1100亩田地开始的。

这1100亩田,其中500余亩种谷子,500亩种高粱。既要在视频里看,也要实地检查。

南方的地种高粱效果如何?技师童书华说,在大面积种植以前,他们进行了小规模的实验,发现只要方法得当,高粱在千秋村涨势喜人,过去的一年,是稻谷和高粱双丰收的一年,尤其是高粱的丰收,坚定了合作社发展这种泛北方农作物的信心。

除了农作物,蔬菜也是重要的种植类型,春节前,茄子、丝瓜、黄瓜、瓠瓜、冬瓜陆续下种,经过一个月的成长,目前已经涨势喜人。

家门口就能赚钱

在家的「年轻老人」找到了生活的方向

60多岁的千秋村村民沈应福和妻子自去年开始,就在这里务工。

沈应福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在合作社干的活,其实都是日常务农要干的,比如挖水沟、播种、搭棚、运送肥料等等,这些活对自己来说,是得心应手的。

干一天下来,有120元的收入,妻子跟着自己一起干活,每天能有100元的收入。

「重要的是,以前没事儿干,要么打牌要么吹龙门阵,耽误了时间不说,还浑身都是毛病。」而自从在合作社工作开始,两口子不但收入稳定,不用长期坐着了,腰杆也不痛了。

而收入的增长,也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改变。

据不完全统计,农忙时期,合作社每天打工的村民多达五六十人,即便闲时,也有近二十人在地里劳作,平均年龄60多岁,均是千秋村的村民。

由于种植环节严把质量关,合作社的蔬菜在进行农药残留物检测时均为合格,技师童书华告诉记者,农作物均采用农家肥,农家肥是用牛粪进行发酵后,再用机器抽起来运输到各个田块,根据农作物的生长态势,来决定肥料的多少。

「因为蔬菜的品质很好,每天,我们的菜包括双福、杨家坪等地的农贸市场都会有车辆来拉货,也因蔬菜品质过硬,不愁销路。」罗水平说。

不以赚钱为目的

要带领村民走上共同富裕的路

罗水平告诉记者,这个合作社成立不久,区委书记李春奎曾到现场调研,也对合作社有寄语,希望这个合作社不要以赚钱为目的,要以带动村民走上共同富裕为目的,来做好这件事。

在这之后,合作社的工作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在玉米育苗大棚里,各个种子公司送来的玉米种子种下后正在肆意地生长。童书华告诉记者,不同的玉米种子,有些一窝可以生多株,而且口感各有不同。种子公司的种子经过一个完整生长周期的检验,再把玉米销售到市场,等待终端反馈,「哪一种受欢迎,我们就种哪一种。」

那么,如何带领村民走上共同富裕的路呢?

首先,土地被流转之后,村民每年每一亩田可以领到400斤黄谷,每一亩地可以领到240斤黄谷,而成立合作社的初衷,就是要让农业规模化地运作起来。

当地村民但凡有就业需求的,都可以在合作社里面工作,罗水平说,现在最希望有年轻劳动力加入进来,即便是短期来,也可以解决劳动力欠缺的问题。

其三,村民在合作社学习到种植技术后,还可以反哺家庭,家里用上科学的方式方法种的农作物,拿到附近的地方去销售,既能卖得起钱还有很多的回头客。

而以沈应福家为例,夫妻俩都在合作社打长工,一个月收入有5000多元,对于家庭来说,这笔收入很有示范意义。

据了解,成立一年以来,西彭镇千秋村秋意香农业股份合作社的集体收入实现全区第一,未来,将有更多的农业实践在合作社落地,为当地村民实现共同富裕注入更多力量。

上游新闻记者 王渝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