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三农

安徽萧县优化畜牧养殖产业链 唱响乡村振兴新「牧歌」

2024-01-17三农

中国食品报讯 记者 张继敏 通讯员 许开明 张尊臣) 产业是发展之基。安徽省宿州市萧县畜牧兽医水产服务中心立足丰富的资源禀赋优势,在发展生态畜牧养殖上大做文章,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解决牛羊、家禽养殖方面的「卡脖子」技术难关,延伸畜牧产业链,让生态畜牧业成为当地群众的致富产业。

以产业发展规划为抓手,着力打造「五彩」农业发展新高地

2023年,萧县依托其丰富的资源禀赋,着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畜牧业。萧县是畜牧养殖大县,规模养殖场(户)473家(个)、非规模养殖场500多家、散养户4000多个,畜牧业年产值60亿元,加上上下游产业,综合年产值达100多亿元。

注重规划引领,坚持高位推进。 萧县县委、县政府依托「紫」葡萄、「红」辣椒、「橙」胡萝卜、「绿」芦笋、「白」山羊等特色资源,提出「五彩农业」发展理念,编制「五彩」产业发展规划,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助推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注重资金扶持,强化政策引导。 政策加持可为畜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萧县切实发挥政策和政府资金的撬动作用,促进资源向农业倾斜,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流向,规划投资优先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推进农业协调发展。县政府开展养殖设施产权抵押贷款,大力推行活畜「育肥贷」等金融产品,支持企业到银行贷款开展母牛羊繁育、肉牛羊育肥活体抵押;抓好农业保险「扩面提标降费」工作,开发肉牛羊保险种类,最大限度降低养殖业风险;积极开展「劝耕贷」支农服务,2023年以来,县邮储银行已为122家肉牛养殖场发放贷款资金9810万元。

注重肉牛保险,增添发展动力。 县农业农村局起草了【萧县支持肉牛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并召集人寿财险、人保财险和国元保险在农业农村局座谈开展肉牛政策性保险的可能性。3家保险公司均表示愿意参与萧县肉牛承保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主动降低保险费率和统一费率。肉牛养殖保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全县已入保肉牛4689头,补贴保费34.54万元,每头肉牛补贴73.66元。此举让养牛户吃上了「定心丸」,有力支持了肉牛养殖产业发展。

以品种改良为基础,着力打造白山羊产业群

萧县大力推广地方优良品种和饲养技术规范,以点带面,加快中小养殖场(户)向标准化、规模化转变,推进白山羊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推广良种繁育,开发专用品种。 品种质量是全产业链标准化生产的前提条件。创新是破解产业转型升级瓶颈的关键。白山羊产业是萧县的特色和优势产业,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为打造白山羊产业集群,萧县聘请省肉牛羊产业体系专家团队开展提纯保育工作,保持白山羊抗病力强、耐粗饲、肉质好等特点;大力推广健康、环保、生态的「高床养殖+山林放牧」生产模式,在种资资源保护的前提下,利用科技力量,保护开发专用品种,以保持市场对萧县肉羊的旺盛需求。

创新养殖模式,形成产业格局。 围绕「萧县白山羊的保种和开发利用、集约化生产的绿色环保生产模式和精细加工技术创新研发」技术进行开发推广。萧县政府依托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整合闲置资源,提高组织化程度和扩充问题。白山羊为草食畜禽品种,饲养过程不产生污水,粪便是蔬菜水果的有机肥料,适合农户庭院养殖。萧县杜楼镇的冀源养殖有限公司依托村集体,与有意愿养殖的村民签订养殖协议,以每斤17元的价格提供母羊,母羊产仔后,育肥羊40斤以后以每斤18元的价格偿还母羊款。2023年5月,一个月就发放了200多只母羊。公司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可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和入户指导,回收肉羊。萧县冀源养殖有限公司的「放母收羊」模式和萧县洪水牧业的「山羊养殖三套餐」模式,即解决了村民养殖无启动资金和建场用地的问题,同时,村集体也增加了收入,形成「小规模、大群体」的产业格局,是一个可复制推广的发展模式。

以点带面示范,发展规模养殖。 开展白山羊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创建,围绕肉羊养殖「五个标准化」,试验凝炼一套适合萧县特色的肉羊标准化技术规程,对全县肉

羊养殖场建设的选址、布局、标准化生产、疫病防控等进行指导,同时推广应用肉羊全混日粮TMR技术和无抗生产技术。在山羊养殖的5个重点乡镇——官桥、白土、庄里、黄口、丁里,各创建1家标准化示范场。在此基础上,到2025年,再陆续创建10个养殖场,标准化示范场达15个,总存栏量达15万只,出栏30万只。通过以点带面,发挥「大带小」作用,加快示范场周边中小养殖场(户)向标准化、规模化转变。

以风险管控为主导,着力打造质量安全防控责任网 质量安全是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萧县注重质量安全监管与保障工作,如建立完善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强质量安全检测等,确保了畜牧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落实体责任,提升防控能力。 畜禽养殖具有较高的疫情风险。为落实行业监管和养殖场主体责任,萧县畜牧兽医水产服务中心在全县规模养殖场统一安装了【动物防疫安全生产公示栏】,明确养殖场业主的职责义务,同时将白山羊繁育母羊纳入政策性保险;开展「大清洗、大消毒」专项行动,使用消毒药剂362箱;开展采样检测,主动筛查,未发现肉牛布病阳性样本。

加强培训演练,筑牢安全堤坝。 为降低各类风险,萧县畜牧兽医水产服务中心在养殖场草料库、污水池、电器机械等关键位点张贴了安全警示标识、操作规程,配备必要的围栏、消防设施设备;安排专门的人员提醒、督促养殖、屠宰企业定期开展培训、演练工作;抽调业务骨干成立布病防控知识授课组,在各个乡镇组织开展以牛羊养殖从业者、技术服务人员和监管人员为对象的布病防控培训班。培训班以通俗易懂为基本原则,详细阐述布病的临床症状、感染途径以及对人畜的危害,重点讲解如何在日常养殖、加工食用、牛羊调运等关键环节做好布病防控,辅以周边地区的实际案例和宣传资料,培训效果良好。2023年2月以来,授课组共在23个乡镇先后开展了20次培训班,累计培训养殖户2243名。

一码三证联查,守护舌尖安全。 萧县强化官方兽医履职担当和行风建设水平,保障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在全县屠宰企业成功推行「一码三证」无纸化出证,实现畜禽屠宰环节检疫出证「一码三证」联查。「一码三证」依托安徽省智慧兽医平台,实现了每个畜禽屠宰肉商都有一个与自己身份信息匹配的二维码。消费者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查询到「三证」——屠宰前的「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动物来源)、屠宰后的「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获取肉品相关信息。推行「一码三证」,是落实肉类产品质量安全精准化、可视化监管的重要措施,是夯实企业主体责任和行业监管职责,扼住肉类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手段。此举方便了监管部门的日常管理,切实做到了不合格的肉品不出场、不入市、不进户、不上桌,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排查风险隐患,夯实工作责任。 为落实养殖主体安全生产主体职责,萧县畜牧兽医水产服务中心定期开展各项安全生产专项检查整治活动,实行「清单」管理,建立排查清单、问题清单和整改清单,2022年共排查养殖场、屠宰场1000多场次,整改问题320个,有限空间无防护设施、无管理制度等严重问题6个。

以生态保护为前提,着力打造生态环保新样板

萧县全面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在荒山荒坡区域推行种草养羊,通过「生态放养+林下牧草+高床养殖」或「山坡放养+舍饲补料」模式,在天然草场自然降解消纳粪污的同时,使牧草循环饲用,解决了粪污污染与青饲料缺乏两大难题,为绿色产品认证探索创造了养殖模式。在平原区域,推行果园套种牧草,探讨建立肉羊养殖的「场床一体化+药浴池」圈舍养殖系统,即解决了粪污资源化利用,又解决了白山羊爱好运动的圈养难问题和易患寄生虫的问题。同时,在环保优先的前提下,总结提炼不同区域养殖方式下的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模式,按照「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总要,推进养殖工艺与设施装备的集成配套提升机械化水平,引入「雨污分流、饮污分流、场所防渗」治污理念,推进种养循环发展的绿色生态养殖模式。

以培育龙头支撑,着力打造乡村多元融合发展新格局

萧县立足丰富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潜力,聚力而为、顺势而上,乡村振兴的产业脉动日益强劲,乡村特色产业正向更深领域、更高层次发展。

着力主攻知名品牌,延伸牛羊产业链条。 持续释放品牌资源优势效应。2013年,萧县被省农委认定为「安徽省肉羊生产大县」。全县现有肉牛养殖场(户)542家(个),其中年出栏5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194家,年出栏500头以上的养殖场8家。目前肉牛存栏4.69万头,2023年出栏4.34万头。主要生产乡镇有青龙集、祖楼、王寨、马井、圣泉、刘套等,饲养量占全县的65%以上,在县域内呈「S」型线状产业带,内含青龙集村、马井镇纵庄村2个养殖专业村。全县现有1家省级标准化示范场、2家市级标准化示范场。肉牛销售主要以活牛形式由经济人组织销往江苏无锡、徐州,浙江杭州、宜兴等市。2023年,萧县新建1家肉牛羊屠宰加工企业,无专业化熟制品加工企业。近两年,萧县汪家、丁里心诚等羊肉餐馆开始制作预制菜,主要有羊头、羊拐、红烧羊排、羊肉汤等,开包加热即食,每份价格120—180元,年销售额约500万元。

发挥资源禀赋优势,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萧县积极依托「新徽菜·名徽厨」暖民心工程、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名片,逐步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发展全域旅游,计划打造特色「美食村」2个、乡村旅游「双微」改造提升点120个,培育旅游风景道1条,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做优做强以萧县羊肉为主的餐饮业。目前,萧县以羊为食材的菜品达40多个,萧县羊肉已成为特色品牌,远销全国各地。全产业链产值24亿元,全县人均来自白山羊养殖的收入1900元,直接参与饲料制作、养殖、收运屠宰和餐饮服务的人员约5万人,在乡村振兴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除大家所熟知的萧县牛、羊,作为国家生猪调出大县、萧县的生猪现存栏量37.58万头,蛋禽存栏445万只,肉禽存栏42万只,2023年肉类总产量15.32万吨,蛋类总产量8.77万吨,肉蛋奶总产量24.09万吨。水产养殖方面,萧县县总水面10.2万亩,全县连片精养鱼塘4200亩,全年水产品总产量8800吨。畜牧业总产值68.1亿元,渔业产值2.12亿。全县共有省级标准化示范场5家、市级标准化示范场30家,市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22家;水产养殖场25家,其中部级示范场1家。

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冰鲜业务遥遥领先。 萧县政府推动屠宰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创建1家标准化肉羊屠宰加工企业,配套冷藏加工设施;支持安徽牧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食品工业园建设屠宰加工项目,作为面对全县的肉羊集中屠宰场。其占地面积50亩,总投资2000万元,年加工屠宰肉羊50万只,配套速冻冰鲜库1000吨;建设龙城镇羊肉物流配送建设项目,作为萧县羊肉、萧县羊肉汤外销窗口,总投资2000万元;配备销售近远端冷藏保鲜库、运输车辆等;利用生物和物理现代保鲜技术,分割、分级、分类产品包装,推动物流配送企业完善冷链配送体系,促进「运活畜」向「运肉」转变,实施萧县白山羊生、熟羊肉产品的冰鲜远程上市。

萧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县畜牧兽医水产服务中心主任许铁表示,2024年,萧县将集聚政策扶持之力、资源整合之力、产业循环之力,加快牛羊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