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三农

说着不想继续种地,他为何又承包了200多亩?

2024-01-17三农

1月10日,寒风凛冽,路上的积雪还未化尽,侯呈义麻利地收拾绳子、袋子等工具,往车斗角落里一放,驾驶农用三轮车小心翼翼往镇上赶去。为农服务站里,化肥、农药各类农资装满了仓库,一旁,采购物资的农户正忙着装车、算账。

今年52岁的侯呈义是德州市庆云县尚堂镇北侯村种粮大户。村子位于黄河支流马颊河南岸,全村145户,600余人,耕地535亩。作为该县最大的乡镇,尚堂镇人口多、耕地广,是传统农业大镇,可就是这里,也曾有过农田荒芜的「尴尬」。

侯呈义在田里介绍今年小麦的生长情况。

侯呈义家种了20多亩地,分布在7个不同地块,每年夏秋收,只有像他一样的「大户」起早贪黑忙,没了户户忙秋收的景象。到了数九隆冬,更是家家「猫冬」。

「不敢也不想继续种了,这些都累够呛,儿女也劝过,跟着去城里享福,可咱农民不种地,总感觉心里缺点啥。」跟脚下土地打了30多年交道,侯呈义最有发言权。耕地零散,种啥的都有。即便有好品种,成不了规模,效益也不高。再就是地块小,机械施展不开,种地成本居高不下。曾有农户之间租种耕地,产生纠纷,许多农户宁肯闲置,也不愿意出租,侯呈义一语说中了乡村产业发展的瓶颈。

眼下,乡村变了。【山东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要求稳定粮食生产,各级政府支持发展适度规模化经营,支持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经营规模,引导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尚堂镇农业干部跟侯呈义了解冬季麦田管理情况。

有法作依据,振兴有底气。去年以来,庆云县认真学习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结合地方实际,创新实施「五增+五减」行动,推进「小田变大田」,鼓励农户通过互换地块、租种、入股等多种形式,依法依规将耕地出租经营。

「有法作保障,出租还有收益,耕地流动性大幅提升。」庆云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马国辉介绍,该县在每个镇街都建起了为农服务站,帮助引导农户适度规模经营,庆云县确立了一年示范推进、两年全面推开、三年大见成效、五年基本完成发展目标,力争到2025年全县新增成方连片耕地10万亩。

庆云盐碱地水稻丰收。(资料图)

乡村振兴促进条例实施两年多来,一条条沟渠被疏通,一座座泵站被重修,田间路纵横交错,水网密布,大条田一眼望不到边。侯呈义申请了助农贷款,又承包了200多亩地,个人种植规模超300亩,成了名副其实的「种粮大户」。好政策加持下,今年粮食大丰收,小麦和玉米加一起,累计亩均超过2800斤,昔日零散的「巴掌地」,成为了高产田。

「冬闲」不再闲,都是丰收年。现如今,种粮大户从冬到夏,一点也不闲。备化肥、修农机、学知识……为开春儿做准备。有了乡村振兴促进条例,侯呈义干劲更足了,今年,在县农机补助帮助下,他添置了玉米收割机、播种机等3台新家伙。

「以后农田会越来越多,有了它们,孩子们一点不用担心,再有100亩,我也种得过来。」看着老侯瘦弱的身躯,问他还能不能种,侯呈义咧开了嘴,笑得像朵花。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张超 通讯员 马俊良 李煜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