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肃的青山农场,李卫红已经和沙漠战斗了半个世纪。他和农场里的老人们挥舞着锄头,在戈壁滩上种树,挖坑,填土,企图用一棵棵树苗阻挡风沙的侵蚀。可每次干旱和风暴袭来,所有的努力都仿佛被一夜之间摧毁,树苗枯萎,土地再次被沙尘吞噬。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农场的人越来越少,田地越来越荒凉,直到李卫红带回了一种从未见过的作物——贝贝南瓜。这真的能成为与沙漠搏斗的终极武器吗?
青山农场的起源与挑战
1964年,李卫红出生在甘肃的青山农场,这是一个仅六年前刚刚成立的国营农场。他的家乡,青山农场,位于干燥的戈壁边缘,这里的环境极为恶劣,周围是连绵不断的沙丘和砾石地,几乎无法看到自然的绿色覆盖。
面对持续的沙尘暴和土地退化,农场的管理层和居民们开始组织一场大规模的植树运动。这一举措旨在改善恶劣的土地条件,为农场创造一个更加宜居的环境。整个农场的男女老少都被动员起来,他们手持铁锹和镐,挖掘着坚硬的砂石地,准备给新的树苗一个家。
植树的过程是艰难的。由于地面坚硬,每挖开一个坑都需要花费大量的体力。尽管有这些辛勤的努力,植树项目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每当干旱季节到来,少量的降水和强烈的日照几乎让所有的努力付诸东流。在特别干旱的年份,新栽的树木很难存活,大量树苗会因缺水和高温而枯萎死亡。
转型困境与努力「自救」
进入21世纪,青山农场经历了重大转变,正式更名为甘肃农垦永昌农场有限公司。面对市场的不断变化和农业生产的各种挑战,农场开始尝试通过引进新技术和管理方法来实现自我振兴。管理层决定从全国各地的农业大学中招聘应届毕业生,希望这些充满活力和新思想的年轻人能为农场带来创新的灵感和转型的可能。
为了吸引这些年轻的才俊,农场在招聘广告中强调了将提供有竞争力的薪资以及良好的成长环境。新员工一到岗,便被安排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培训,内容包括农场的历史、当前的运作模式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开始,年轻人们满怀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中。他们带来了最新的农业科技知识,如智能灌溉系统、作物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技术等。他们也尝试引入信息技术来改善农场的管理效率,比如使用农业管理软件来跟踪作物的生长状态和资源的使用情况。
然而,技术和知识的引入初期看起来充满希望,现实中的困难很快显现出来。青山农场位于一个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的地区,强风、沙尘暴和极端的温差是常态。许多新引进的技术和作物种植方案在这样的条件下难以顺利实施,设备经常因为沙尘侵袭而出现故障,新种植技术也因为适应性问题而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更为严峻的是待遇问题。尽管农场提出了相对有竞争力的薪资,但与城市中的职业相比,这里的生活条件依然显得艰苦。基础设施落后,生活娱乐资源稀缺,加之工作环境的艰难,使得许多年轻员工感到不适应。开始的几个月,他们还能坚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又一个选择离开,去往更为舒适或待遇更优厚的地方。
老一辈的坚守与困境
新一代的年轻人逐渐离开了青山农场,寻找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机会,老一辈的居民们依然坚守在这里,继续他们一生都在做的事情:种树、种地,试图抵挡沙漠的侵蚀。他们已经习惯了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争,每天早起,拿起铁锹、锄头,走向农田或树林,进行辛勤的劳作。
农场的连队里,现在已经不到12户人家,每一户都和李卫红的家一样,都是坚守着这片土地的老农民。他们中有的年纪已经很大,弯着腰还在田里忙碌。早晨,当太阳刚刚升起时,这些老人们会互相打着招呼,开始一天的劳作。他们会聊起农场过去的繁荣,记得当时几十户人家一起合作种树、种庄稼,那时的农场充满了生机,连孩子们也参与其中。
但是,如今的情况却大不相同了。农场的居民越来越少,田地和树林的照料也变得力不从心。李卫红有时候会站在树下,看着眼前那片不再那么茂密的树林,叹气道:「我们这几个人守着这片地,也不知道还能守多久。」身边的邻居会附和地点点头,「年轻人都走了,这活我们干着也越来越吃力了。」他们的语气里没有埋怨,只有现实的无奈。
每到春天,风沙总是更加猛烈。老人们会尽力去修复那些被风沙侵蚀的地方,他们会用木桩和石头把一些脆弱的地方围起来,防止风把土壤和树苗再次带走。即便这样,很多时候一场大风过后,刚种下的树苗就没了踪影。每年种下的新树苗,能够存活下来的总是少数。
再加上,农田的情况也不容乐观。老一辈的居民们试图继续种玉米和小麦,但他们清楚这里的自然条件不适合大规模农作物种植。青山农场的土地虽多,可耕种的成本实在太高,特别是在统购统销的政策结束后,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远不如外地。李卫红曾和连队的其他几位老人一起商量过:「我们这儿种的麦子、玉米,根本卖不上价钱,种着也赔钱。」大家虽然明白这个道理,但土地丢在那里不种,似乎心里又舍不得,总觉得不能让它荒废。
李卫红的儿子李斐为青山农场带来了新的生机。多年观察父辈们与沙漠的艰苦抗争,李斐一直在思考能否找到一种更适合这片土地的作物。经过多方打听和研究,他发现了一种源自日本的小型南瓜——贝贝南瓜。这种南瓜虽然个头不大,只有成年人的手掌那么大,但味道香甜,口感细腻,粉糯如板栗。
引进国内后,农科院的专家们对这种南瓜进行了适应性改良,使它更适合中国的气候条件,特别是像青山农场这样的沙质土地。贝贝南瓜不仅耐旱,适合在贫瘠的土地上生长,还具有出色的防风固沙作用。它的根系可以有效固定沙土,阻止风沙的侵蚀。李斐看到了这种作物的潜力,决定在家乡的土地上试种。
贝贝南瓜的引入与成功
2018年,李卫红在儿子的劝说下,和亲戚朋友商量了一下,大家决定先种个500亩,看看效果。毕竟,农场里最不缺的就是土地。种下贝贝南瓜之后,李卫红和几个亲戚几乎每天都去地里查看南瓜的生长情况。初期,虽然气候依然干燥,但这些南瓜似乎长得还不错。
在种植过程中,他们发现贝贝南瓜比传统的作物更耐旱,虽然地里的水分不多,但南瓜的藤蔓依旧顽强地向外伸展,叶片也始终保持青绿。李卫红带着几个亲戚一起照料这些南瓜,定期浇水、施肥,处理一些常见的虫害。大家在地头上相互打趣,「这小玩意儿能长成啥样?」「等着吧,说不定今年就能有个好收成!」
几个月后,收获季节到了。让李卫红和他的家人们惊喜的是,500亩的贝贝南瓜长势良好,每个南瓜都饱满圆润,带着一层金黄色的外皮。刚开始的时候,大家还有些担心这些南瓜能不能卖出去,但事实证明他们的担忧是多余的。南瓜一收获下来,就被当地的经销商和一些外地商贩一抢而空。不到50天,500亩的贝贝南瓜就全部售罄,这让李卫红和其他农户都大为振奋。
大家原本对这种新作物还有些怀疑,但看到李卫红的成功后,很多人都纷纷过来询问他种植的细节。「卫红,这南瓜真有这么好种?」「这南瓜卖得挺快,明年咱们也试试。」李卫红耐心地跟他们讲解了种植方法,还邀请他们到自家的地里实地看看种植情况。村里的几位老农民看着满地的南瓜,一个个都点着头,觉得这个新作物确实适合青山农场的土壤条件。
第二年,农场里有更多的农户加入了种植贝贝南瓜的行列。南瓜种植面积从最初的500亩一下子扩大到了2450亩。每到收获季节,田间地头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景象。农户们在地里忙着采摘南瓜,满载的卡车一辆接着一辆,把新鲜的贝贝南瓜运往全国各地。
现代农业模式的全面推广
到了2022年,永昌农场迎来了新的变化。过去,农民们各自为战,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一套耕种方式,有时互相帮助,但大部分时间各顾各的田地。如今,农场将所有的耕种工作统一起来,分工明确。每个部门都有各自的职责,负责不同的环节,比如有专门的人负责耕种,有的人负责施肥,还有人专门防治病虫害。
除此之外,农场还引入了统一的病虫害防治措施。以前,田间地头经常有农户抱怨自家的庄稼被虫害毁掉了,甚至会连累邻居家的田地。而现在,农场安排了专门的技术人员,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巡查各片田地,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在种植技术方面,农场也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无论是老农民,还是年轻一代,都可以随时向技术人员咨询种植问题。农场还会定期组织技术培训,让大家学习最新的农业知识和技术。
除此之外,农场的灌溉系统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过去,灌溉水源一直是个大问题。因为农场位于干旱的戈壁地区,水资源非常稀缺。每到灌溉季节,农户们都要争抢有限的水源。为了应对这个问题,农场在2022年新建了8个高位水池。这些水池能够蓄积雨水和地表水,到了干旱季节,水池里的水就会通过管道输送到田间地头。
参考资料:[1]王希和.永昌农场稳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J].中国农垦,2018,0(6):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