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三农

鲜花论斤卖,果蔬地里摘,特色小吃一站齐,快来通州逛大集!

2024-02-01三农

一年中最隆重、最期盼的节日莫过于春节。过年的年味哪里来?当然是「赶大集」了!

赶集是京郊传统。通州区的集市各具特色,其中不乏具有百年历史的老集。漕运古镇张家湾,曾是大运河北起点上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中心,有「大运河第一码头」之称,至今保留着浓郁的乡村风情和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张家湾大集更是远近闻名。早在明代初期,位于通州东部的西集镇就是声名远播的集市重镇,也因集市起名为「西集」。这里农历逢三、逢八开集,远近村民汇聚而来,集市上山货、小吃、特产、服装等一应俱全……

距离春节还有十天时间,记者带您「解锁」通州区各乡镇大集,在红红火火的年货和拥挤人群中感受忙年的喜悦。

张家湾

老码头畔赶大集

「张湾千载运河头,古垒临漕胜迹稠」,通州一半以上的文物与运河有关,张家湾尤其如此。古镇张家湾建于元代,因水得名,曾是大运河北起点上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中心,自古繁华。附近的居民一直有赶集的传统,发展至今,运河北岸的张家湾大集规模最大、名声最响。

和不少京郊大集不同,张家湾大集设在距离居民区不远的空地上,上百个摊位热闹聚集,很受居民欢迎。每逢农历三、八赶集日,早上六点多,赶集的商贩就陆续从四面八方云集,收拾摊位、摆好商品,做好开市前的准备。记者上周赶在开集日去现场体验,虽然天寒地冻,但这里却热闹非凡。赶大集、买年货、过大年,大集氛围喜庆乐呵,男女老少都喜欢到大集上采购年货,迎接龙年新春到来。

「咯吱咯吱嘎嘣脆」,作为通州名吃,不少食客认为张家湾的饹馇饸最为正宗,据说当年慈禧太后老佛爷都点过「赞」。绿豆面、黑芝麻,越嚼越香,回味无穷。集市上卖的有炸好的饹馇饸,也有生面皮,如果您有时间,就可以买些半成品自己回家炸,刚出锅的咯吱盒金黄酥脆,别有一番滋味。

「饹馇饸还是张家湾的正宗,我买了4大盒,这还不一定够吃,每年过年谁上家来都爱吃。」一位老大爷骑着电动三轮车来置办年货,光饹馇饸就装了一大袋子。「我们不是通州人,但全家人都喜欢这里的美食,除了饹馇饸,还有大顺斋的糖火烧,小时候最爱吃这口了。」几位大妈从朝阳区坐车来赶集。她们告诉记者,退休后几个姐妹经常相约赶集,张家湾不仅有大集,这里还是运河古镇,赶完集再逛逛张家湾博物馆,看看大运河第一码头遗迹,到张家湾公园拍拍美景,每次来都收获满满。

张家湾大集还有一样特色食品吸引了不少爱好者,毛鸡蛋。在集市出口,一位卖毛鸡蛋的老大爷显然是位老摊主了,货品齐全,从「全毛」到「大半花、 小半花、 中花」一应俱全,来他摊位的几乎都是熟客。

很少有人能从大集上空手而归。红彤彤的福字楹联,香喷喷的炒货干果,鲜灵灵的瓜果蔬菜,琳琅满目的百货物什……一场大集,让年味儿更浓。

西集

农家果蔬受欢迎

「瓜子花生、糖炒栗子、坚果蜜饯,先尝后买!」「纯手工香油,瞧一瞧看一看!」「现宰的牛羊肉倍儿新鲜,品质杠杠的!」……1月23日农历腊月十三,在人潮涌动的西集集市上逛一圈,瓜果糖货、肉菜海鲜、馒头糕点、鲜花盆栽、衣服鞋子、炒货日杂和喜气洋洋的对联年画,应有尽有,让人目不暇接。叫卖声、讲价声此起彼伏,人多货丰,热闹喜庆,人人满载而归。

西集大集位于西集村中心位置,根据记载,早在明代初期,这里就是声名远播的集市重镇,也因集市起名为「西集」。被运河、潮白河两河包围的西集镇,土质肥沃,适宜果蔬种植,所以大集上自产粮、自产果蔬多,成为特色。很多农户都是当天一早去菜地拔菜,然后拿到大集售卖,真正是带着露珠和泥土。

一大棵白菜两块钱、10块钱两大捆菠菜、沙窝萝卜20块钱搓堆儿卖……自产蔬菜新鲜又便宜,不少顾客成捆往家买。西集草莓新鲜时令,农户的自家草莓又大又鲜亮,大方地请人品尝。咬一口满口溢汁,唇齿留香。如果想吃更新鲜的,还能直接去农户大棚采摘,价格每斤40至60元不等,不少顾客拖着小菜车直奔大棚摘草莓。

最值得一提的当属西集大集另一特色——田螺。不少通州「酒友」应该很熟悉西集的田螺,还起了个可爱的名字:西集小鲍鱼!为啥管田螺叫「小鲍鱼」呢?当然是因为这儿的田螺个儿大、肥美啦。只可惜现在是冬季,集上田螺摊不多,要是其他季节,经常有人驱车几十公里从区内甚至市里来西集购买。下酒绝配的炒田螺不管是五香的还是麻辣的,都会让您吃一盘想两盘。

记者了解到,为了更好地传承保护「西集大集」历史文化特色,去年,西集镇政府在老集市东200米处,平整出了一块万余平方米的空地,修建围墙、公厕,还对摊位区进行详细分类划分。除了这处便民市场外,该镇还在东、西、南、北增设四处便民服务点,进一步满足镇域内村民的生活购物需求,让西集镇村民的「菜篮子」环境更舒适。

漷县

鲜花论斤卖

从西集镇驾车向南行驶10多公里,就到了漷县大集。漷县大集由三条乡村小路连接,两旁摆满摊位。

一进大集,就是一片五颜六色的小小花海,摊位前围满了人。「这是什么花?」「勿忘我,刚从云南空运过来的,20块钱一斤。」摊主介绍。摊位上的花束按颜色被吴霞摆得整整齐齐,这些花都是摊主从云南直接进货,刚摆上两个多小时,一车花都快卖完了。正在选花一位市民说,自己是早上特意开车过来的,也是第一次听说花可以按斤买,「花特新鲜,过年了,买两斤摆在家里喜庆。」

跟着买了「一斤」花,记者跟着人流继续往前走。熙熙攘攘的人流,夹杂着慢慢悠悠行驶的三轮车,这种放松劲儿,是大集特有的慢节奏。走到集市的中段,「蜂蜜蛋糕,不好吃不要钱!」独特的吆喝声,混合着奶香味,让摊位旁聚拢了不少人。「他家的蛋糕干净、味儿正,不比面包房的差,价格却便宜好多呢!」一位赶集的阿姨热情地介绍起来,「你看这个带馅儿的面包,城里蛋糕店得三四十块钱,他这儿只要10块钱,制作过程全透明,放心!」

卖蛋糕的隔壁是卖各种「下酒菜」的,特色腌菜、熏豆皮、黑黄豆腐丝……一位赶集的老人告诉记者,每次赶集都来买点豆皮,「当下酒菜特别棒!」摊主告诉记者,他和爱人一大早从三河赶来,售卖的是地道的三河豆腐丝,分黑豆黄豆,5至6元不等。春节将近,既可以做年夜饭的爽口小菜,又能配上腊肉、辣椒一炒,好吃又好看。

大集逛下来两三个小时不嫌累。因为临近春节,大集上还有不少卖春联福字的,小孩子的气球、风车、糖葫芦也必不可少。大家几乎都买的大包小包。

不过,一位摊主也提醒赶集人,漷县大集每逢二、七开集,「但因为节前不少摊主要回老家过年,后面几个集的规模估计不会这么大了。年后正式开集则要在农历十五过后了。」

永乐店

场地宽敞口碑好

铁板烧、烤冷面、煎饼果子、鸡蛋灌饼……位于通州东南部的永乐店大集,是通州口碑最好的农村大集之一,东西多、样式全、地儿大路宽,不怕人挤人。最主要的是,您能在这个大集上一站尝遍众多小吃,看到越来越少见的民间手艺。

早上10点,集上早已被各种摊位和赶集人围得严严实实。赶集人一般都先直奔蔬菜区。一位大姐买了满满一购物车的蔬菜和猪肉,她热情地分享经验:「赶集要赶早,8点多过来,东西全,没啥人,清净!10点以后人就开始多啦,三轮车都不好出去。」

在大集入口,从房山驱车到大集卖柿饼的辛大爷是这里的老摊主。满满一车的柿饼,这阵仗只有在农村大集才能看到。15块钱两斤的柿饼,挂满白霜,虽然个头不大,但是果形饱满,软糯香甜,不少顾客成箱购买。

「我们小时候过年的零食少不了柿饼,现在岁数大了,经常会想起小时候的味道。每年办年货都会来买点。」一位赶集阿姨显然已经是这里的回头客。「我凌晨4点从房山出发,一上午能卖1000多斤柿饼。老味道,大伙儿都爱吃。」辛大爷家住山里,他和老两口种了满山的柿子,柿饼都是当年手工自制。遇见老主顾,他还会贴心提醒一句:柿饼糖分高,最好饭后吃,一天吃一个最合适。

大集上,龙年春节喜庆用品成了主角。几家摊位悬挂着各种各样的福字、灯笼、中国结、窗花、春联,顾客们埋头选购。「过年嘛,图个喜庆,每年我家都要贴春联福字、挂灯笼、这是老传统,不能忘!」陈大姐带着几个孩子开心地选着新年饰品,一会儿回家就打算和孩子一起挂灯笼,红红火火过大年。

摊主忙的不亦乐乎,今年一些高端的鎏金春联、窗花销量不断走高,造型独特、样式新颖的春联更是受到追捧。「一家老小一起动手贴春联是我家每年的家族活动。」刚刚选好两幅春联和灯笼的市民廖红霞开心地说,「我家分工明确,我和老公负责大扫除,公婆贴春联挂灯笼,孩子们负责贴窗花,一家人一起辞旧迎新。」

大集为什么要「赶」?

大集在古代称为「草市」「亥市」,现在北方叫「集」,南方和西南地区称为「场」「街」「墟(圩)」等,是农村或小城市中定期买卖货物的市场。根据康熙【益都县志】卷四【市集】的解释,「集也者,聚也,聚东西南北之人于一方,以所有易所无,犹市也,故曰集市」。「集」含「人与物相聚会」之意。

「赶集」一词最早出现在明代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一】。为什么要「赶」呢?因为集的时间一般较短,多则不过一天,少则半个时辰,到集上进行交易的时机很要紧,所以前面加了个「赶」字。这也是大集区别于超市等市场的一个特点。

如果您准备去赶大集,一定要先打听好开集的日期。特别要提醒您的是,一般过年期间大集不开市。如果想逛大集,尽量安排在节前前往。

内容来自副中心之声微信公众号

实习编辑 侯嘉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