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教育

2024年全国名校模考作文(624)二元思辨类作文「上岸」与「下海

2024-01-22教育

来源:作文选刊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中,「岸」与「海」一直是两个相对立的意象。

近年来,在社交媒体上,「上岸」这个词语的使用几乎被泛化到生活的各类领域。考研成功叫上岸,考公务员成功叫上岸,考上重点初高中是上岸……,有人认为,「上岸」引申自「脱离苦海」,也有人开玩笑说,没「上岸」,就意味着一直泡在「水」里。

而90年代曾出现一个热词——「下海」。「下海」原指渔民到海上捕鱼;改革开放之初,一些人,主要是政府机关人员、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放弃在传统体制内的职位,转而到新的领域创业经商、谋求发展,也被称为「下海」。

将「上岸」与「下海」联系在一起,或许有更多值得思考的内容。请结合材料,联系社会人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例文:

海中深潜,可见岸上之繁花

触碰海水,总会有恐惧涌上心头,置身海中,四周茫茫一片望不到头,沉入海底,巨大的压力让人不得不低头。因此人们总是惧怕了入海,渴求着上岸。可是,我们怎么忘记了,正是海的磨砺,让我们在岸上更好的生活,正是海的广阔,让我们在上岸之后,想去追寻更远处的风景。海中深潜后,方见岸上之繁花。

有人认为,入海何来的好,仅仅待在岸上,不用挣扎,想去哪去哪。诚然,不入海则无需经历浪涛袭卷时的惊心动魄;也的确,无数入了海的人都在扑腾着游往岸边。但人们也一样常言「不经历风雨,何以见彩虹?」没有在海中挣扎过的人,也许生来优越,可他们只能看到那一小片的天地,也以为世界就只有他们所生存的地方那么大。他们没见过海底绚烂的海草,神奇的生物,也不会知道遥远的热带从林、覆雪的西伯利亚平原,这样的岸上生活是无滋无味缺少色彩的。

反观那些上了岸之后又反复入海的人。他们坚信,积压在那羽翼上的巨大压力会有一天让他们飞得更高更远。我想起改革开放之初下海的人们,他们在海中寻一方独属于我们的天地,在那个天地中产出的海鲜、水草让这个世界焕然一新。我想起面对美国芯片封锁,下海自主创新研发的华为,那一次次的深潜,让大海翻涌起独属于中华民族的浪花,看到更广阔的天地,自得地走向更为遥远的地方,享受繁花的盛开,这便是深潜带来的意义。

而对于「上岸」的解释,人们的看法各有千秋。怎么才是真正的上岸?我想,岸上的生法也不是永恒的吧,人生这么长的时间,哪能一次性上岸成功。所以,我们所认为的考研成功,考公成功,那都只是爬上了大海中的几座岛屿。往后还有那么运的路要走,那么大的世界要闯,哪能成功一次就止步?而后来的我们会发现,即使有一天我们是爬上了亚洲这样的岸,走着走着,依旧会看到那一片海。那时我们已看过亚洲大地上的无限风光,人间烟火。也许我们全修整一会,停留一会,但前方的路仍需去走,因为我还想去看东非的草原,南美的雨林。所以「岸」,永远不止于我们看到的那一方天地啊。再次启程,再次入海又再次深潜。游过海里的南北东西,方见得岸上的繁花开遍。

潜入海底,在那里掀起你的浪花,让大海为之翻涌;潜入海底,去创造奇迹,让大海为之歌吟,期待着有一天,你站在岸上,望着远处的极光,与雪山并肩,做好了再一次下海的准备。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由三段文字组成。第一段首先引出「岸」和「海」这两个相对立的文化意象,然后由此引出第二段和第三段对「上岸」和「下海」的相关分析。第二段借助近年的社交媒体热点,列举了现实生活中「上岸」的一些案例,引出「上岸」这一话题,并结合相关案例对「上岸」做出解说,如「求学路上晋级」,如「获得理想的工作」;并由此进一步对「上岸」做出阐释,即脱离动荡、存在风险的境地,来到更加稳定的安全的地方。第三段,则借助90年代热词引出与「上岸」相对的「下海」。如果说「上岸」是对稳定踏实生活的追逐,是脚踏实地的生活状态,那么「下海」则是面对生活、理想时的敢于尝试勇于冒险。如何才能上岸?需要脚踏实地地付出,需要执着地奋斗。如何才敢「下海」?自然需要敢为的魄力,需要勇于尝试的精神。考生应结合这些案例,联系实际,展开对「上岸」和「下海」其内涵的思考。试题还要求联系社会人生展开思考,写作表明自己的看法,由此可见,本次作文需要我们继续思考「上岸」「下海」「人生」三者之间的关系。

行文构思上,考生可以用材料引出话题,如「上岸」或「下海」,接着思考面对现实生活,如何才能「上岸」,或者怎样才能勇敢「下海」,并列举相关青年事例进行证明,最后发出呼吁,回扣标题。当然,也可以将「上岸」与「下海」进行比较,并指出对于当今亟待伟大复兴的中华民族来说,我们更需要追求稳妥、不断进步的「上岸」还是敢于尝试、勇敢创新的「下海」。

立意:

1.做新时代青年,脚踏坚实土地,登上理想之峰。

2.用勇敢坚毅「下海」,用执着奋斗「上岸」。

3.不经「下海」的风险,如何会有理想的「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