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教育

这5种行为,是孩子发出的「求救」信号!父母别当成了无理取闹

2024-03-28教育

这5种行为,是孩子发出的「求救」信号!父母别当成了无理取闹

这几天,看了一个真实的儿童咨询的案例,心跟揪着一样,五味杂陈。

一个7岁的小男孩,一言不合就扇自己耳光,啪啪作响,把小脸扇得痛红。

与此同时,男孩全程伴随着 痛苦的尖叫与自我控制

严重的时候,甚至会手撕自己的小鸡鸡,把脸抓出血痕。

家人表示,孩子在5岁左右,就出现了这种 自残现象

平常的学习中,也表现出过度的「执念」,在书写时,会在一个字上,多次覆盖描摹。

我们总以为,孩子天真烂漫,无忧无虑,没有负担也没有烦心事。

殊不知, 孩子也会有无法消化的负面情绪,更有走不出的心理困境。

而且,比起成年人,当 孩子进入死胡同时,他们很难有力量自救、更不会求救

只能不断地向内攻击自己,用自毁来解决问题,呈现出各种异常行为。

而这些 「异常行为」,其实都是向父母发出的「求救信号

如果你发现孩子有以下5种异常行为,就是他们在「求救」!

请一定要引起重视, 看见孩子的求救,积极回应 ,带孩子走出心里困境!

01

行为倒退,能力退化

前两天,闺蜜抱怨:「孩子是不是有800个心眼子。」

原来,他家已经幼儿园大班、分床睡半年多的老大,居然要回到他们的大床。

闺蜜说:「每天晚上就像「夹心饼干」,左边老大,右边老二,朝老二多看一眼,老大就又哭又闹。早晨上学更崩溃,这么大了,还天天哭着要必须我送,就连在家里吃饭,也要我喂。」

我一边调侃,一边提醒她: 孩子这是「退行」了, 不要简单的定义为「争风吃醋」。

退行」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当人在受到挫折,或焦虑、应激等状态时,就会放弃已经学到的比较成熟的适应技巧或行为方式,以原始、幼稚的方法来应付局面。

具体到孩子身上,在分离焦虑、家庭成员变化、承受压力过大时,就很容易发生「退行」行为。

曾经应对自如的事,突然之间不会了,比如, 突然尿床、乱发脾气、大喊大叫、缠着父母不放等

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出现攻击性行为。

孩子出现「退行」,千万不要责怪孩子,否则只会越来越糟。

父母一定要 及时觉察,究竟是哪一方面让孩子感到不安与焦虑

从孩子的症因入手, 理解并接纳 孩子目前的处境,给予更多的 关注、耐心与理解

当孩子感受到爱与力量时,便会重新发出,再次成长。

02

喜欢撒谎,总是逃避

相信很多父母都遇到过孩子这样的行为:

问他作业写完了,他斩钉截铁说写作完;

电视机明明热得发烫,拒不承认一直在看电视;

把所谓交班费的钱,拿去买了玩具......

面对孩子的撒谎,家长很容易就会忍不住生气。

其实,从心理学角度看, 孩子撒谎,不过 是一种自我保护。

当孩子感到恐惧或承受不了压力时,就会选择把撒谎当成防御。

电视剧【家有儿女】里,刘星和鼠标考试不及格,老师要求家长签字。

他俩知道爸妈看见这个分数,一定会是一顿胖揍。

为了逃避惩罚,俩人决定互相模仿对方家长签字。

撒谎,多是孩子无法应对父母的过度惩罚。

谎言很可怕,但更可怕的是,孩子决定用谎言绕开你,一个孤军奋战在成长的路上。

家庭教育里,父母要时刻谨记,当孩子犯错,谴责没用,帮助才有用!

少批评,多帮助,多接纳,多鼓励诚实的行为。

03

紧闭心门,拒绝沟通

经常听父母抱怨:小时候,孩子追在屁股后面叽叽喳喳说不停,为什么长大了你刚说一句话他就嫌烦。

是什么导致了孩子拒绝与父母沟通呢?

说话,是一个人内心的外露展示;沟通,是人与人之间感情的纽带。

当孩子关起心闭,拒绝沟通时,既是对自己的失望,也是对父母、生活的拒绝。

换句话说, 孩子在用隔绝自我的方式,进行自我保护,以免再受伤害

更说明, 亲子之间的信任关系,已经透支严重

不妨反思一下:

当孩子兴致勃勃跟你分享时,你是在吐槽,还是在正向回应?

当孩子忐忑不安向你求助时,你是打击批评,还是倾听,给予帮助?

父母一定要 积极改变,重新和孩子连接

孩子说话时,认真倾听;

孩子难过时,温柔陪伴;

孩子求助时,积极回应。

当父母能走进孩子的心门,教育的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04

频繁失眠 ,无法入睡

做心理咨询的朋友提出有两个「抑郁关键词」: 失眠、自杀

一般情况下,中重度抑郁才会想自杀,但即使是 轻度抑郁,也会频繁失眠

在临床医学上, 50%抑郁症患者的首发症状就是失眠,而失眠最常见的症状就是早醒。

‍早醒是指:凌晨2-4点之间醒来,醒了之后无法入眠。

更糟糕的是,抑郁和失眠,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醒越早越容易抑郁,越抑郁醒得也越早。

孩子睡不着,往往是因为身体已经困了,可内心还持续紧张,无法放松。

要是 孩子持续两周睡眠不好,一定要及时送医,以免耽误病情。

脾气暴躁,激动自残

热播剧【大考】中,阳光男孩潘小轩在备战高考进入尾声时,突然情绪低落,逃避上学。

经医生诊断,患上了抑郁症,还发现他有过自残行为。

心理中,有一个概念叫「 情绪饥饿 」,指的是人缺乏精神寄托与情绪体验,是一种不健康的情绪状态。

自残行为,便是孩子掉进了「情绪饥饿」,无法掌控外界, 唯有自己的身体可以自由处置的。

用一位抑郁女孩的话来说 :我一看流血了,我就冷静了。

而实际上,这种对自己的伤害,更是 在用无声的行为,向父母发出求救的信号

「爸爸妈妈,我现在很痛苦,你能救救我吗?」

「你能帮帮我吗?我太难了。」

当孩子发出自残行为时,父母要挖掘背后的原因,反思家庭环境、教育方式,切勿以暴制暴。

当你看见孩子的需求,并去理解他,才能慢慢走进孩子的内心,引导他们正确管理情绪。

情况严重时,寻求专业帮助,陪孩子一起走出困境。

05

有人说:「世间所有的爱都是为了能够重聚,而只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为了分离。」

事实是,这条通往「分离」的路,并不好走。

为人父母,一定要在孩子需要时,看见孩子的需要,在孩子求救时,看见孩子的信号。

给予孩子迎难而上、乘风破浪的勇气。

这些勇气,源自于孩子退后时的陪伴;

这些勇气,源自于孩子犯错时的接纳;

这些勇气,源自于孩子焦虑时的理解;

这些勇气,源自于孩子成长时的智慧......

孩子的未来,是抵达诗和远方;

而到达诗与远方的车票,则是父母智慧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