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教育

奶奶和姥姥,到底谁跟孩子最亲?看到科学排序,也许你想错了

2024-04-02教育

大家好,我是酒窝姐,40岁的二胎职场宝妈。

你家娃是跟奶奶亲还是跟姥姥亲呢?

别误会,咱不是为了挑拨两者的关系,而是最近酒窝姐看到一本书-【心理进化学】,里边指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调查结果:在孩子的亲属养育过程中,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对于孩子来说,谁最亲?

这是一本美国人写的著作,所以在揭晓答案之前,咱们先来看看我们国人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

02

奶奶和姥姥,孩子到底谁跟最亲?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

就这个问题,一位幼儿园老师挨个采访了班里的小朋友,都说小孩子不会说谎,一起来看看他们怎么说:

1女孩:奶奶亲,因为我在地上打滚儿,我奶奶都不打我

2女孩:姥姥亲,因为过年的时候姥姥给我发很多很多的压岁钱

3女孩:奶奶亲,因为姥姥家很远很远,我一次都没去过

4女孩:奶奶亲,我去奶奶家的时候,每次都给我拿好吃的

5男孩:姥姥亲,我喜欢姥姥,因为我每天都住姥姥家

6男孩:奶奶亲,因为爷爷奶奶照顾我,姥姥都不照顾我

7男孩:姥姥亲,我一去姥姥家就是一个小皇帝,都能实现零食自由了

曾经有位妈妈就此做过一个实验,她和孩子姥姥、奶奶商量好,让两位老人假装晕倒,然后看看几个月大的儿子看到此情此景后会爬着去找谁。

一开始,儿子毫不犹豫的爬向了奶奶一边,他看着闭着眼睛的奶奶,虽然不知道这是假装的,还下意识的用小手去推奶奶。

见奶奶没有任何反应,他又开始揪奶奶头发,然后紧接着把自己的脑袋放在奶奶头上,一个劲儿的拱,好像在叫奶奶起来一样。

20几秒的过程,自始至终,对于躺在旁边的姥姥,孩子连看都没看一眼。

有人可能会说,孩子才几个月大,啥也不懂呢,做这种测试,不科学。

好,如果换成三四岁上了幼儿园的小朋友,结果会有什么不同吗?

山东德州一对小夫妻育有俩娃,老大上幼儿园了,老二几个月大。平时奶奶和姥姥都帮忙带娃,尤其是姥姥,把孩子从小带到大。有一天,爸爸随口问儿子:姥姥好还是奶奶好?

躺在床上的儿子想也没想,脱口而出:奶奶好。

一旁的奶奶听了,笑的那叫一个开心,嘴巴都咧到耳朵根了。

姥姥呢?反应也很真实,干脆利索的说出了那句老俗话:都说外甥是狗,吃了就走!真是一点错都没有。

邻居小丽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添了二胎,老大女儿是娘家妈帮忙带大的,这次小丽也打算让娘家妈继续带二胎,结果一个电话打过去,老人家死活不愿意来了。

这让小丽非常不解,之前娘家妈可不是这种态度啊~生老大的时候,妈妈还没退休。但看到女儿这边无人帮忙(公婆在农村,身体还不好,常年吃药),二话不说办理了内退,第二天就大包小包来小丽家了。

为什么到了二胎,娘家妈态度就90度大拐弯呢?细问之下小丽才明白,原来妈妈不是怕辛苦,也不是想躲清闲,而是她伤心了。

因为姥姥感觉自己辛苦三四年养出了一个白眼狼,为啥呢?因为从姥姥回家之后,孩子就很少跟姥姥联系了.反而跟爷爷奶奶的关系更加亲近了,这就让姥姥很生气:辛苦几年的付出,还比不上爷爷奶奶给孙子买的一块糖!

姥姥辛苦带大的孩子,最终还是会跟奶奶比较亲近,这是为啥呢?

03

1,姥姥带娃相对严格

这孩子是谁生的?我女儿生的呀!那跟我的娃有什么区别?所以姥姥带娃的时候,会不自觉的代入女儿的身份、立场,以一个妈妈的要求来教育孩子,对于孩子一些不好的习惯会严厉制止。

同时,姥姥还会对孩子的一些日常行为规范,有一些比较严格的要求。可是在孩子看来,就会觉得姥姥太不近人情了,让孩子感觉不够自由,不够舒服。

那奶奶带孩子就不一样了,出于微妙的婆媳关系,很多奶奶会在孩子出问题的时候,要么是一言不发,坐山观火,要么就是跟孩子站在统一战线,妈妈越支持,奶奶就越反对。

比如说,妈妈不允许孩子看手机,不能吃冰激凌,不能吃糖,奶奶嘴上不说,但会趁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打着爱孙子(孙女)的名义,偷偷的满足孩子以上的要求。

孩子小,还没有分辨能力,谁对她「好」,谁支持、满足自己,他就会觉得那个人更好。

即使这个孩子从小是被姥姥带大的,也会更亲近对他比较纵容的奶奶,这点确实让人无奈。

2,孩子小,不记得姥姥带过她

像邻居小丽的妈妈一样,孩子刚出生时就来帮忙带娃了,一直到孩子上了幼儿园才功成身退。但这个阶段的孩子小,记忆模糊,虽然孩子姥姥的这些辛苦小丽都记得,但孩子不一定记在心上。

另外,女人有了孩子之后,会不自觉的把生活重心转移到自己的小家庭以及跟婆家人的关系处理上,跟孩子的爷爷奶奶来往的会更加密切一些,再加上孩子上一些课外班什么的,时间安排就很紧张,孩子自然也就会更加亲近爷爷奶奶了。

3,割舍不断的血脉亲情

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现象,就是女孩儿,一般谁带的多,可能会跟谁更亲近一些。

但是男孩不同,不管姥姥带了多久,付出了多大的辛苦,男孩始终都会跟奶奶家的人更亲近一些。

这个可能跟我们的基因有很大的关系,也就是流传了几千年的一个姓氏文化和寻根意识。

在男孩的潜意识里,总会有一种不可言说的割舍不断的血脉亲情。那也正是受到了这种情愫的影响,让男孩不自觉的去亲近自己的爷爷奶奶。

04

然而,【进化心理学】对此给出的排序却与之相反。

这本书里提到:进化心理学家托德·德凯对120名在校大学生做了一个调查,其中有一项是(外)祖父母的情感亲近度。

从图表不难发现,在情感亲近度方面,孩子跟老人的关系,排序是这样的: 姥姥>姥爷>奶奶>爷爷。

有人说,终于知道为什么童谣里是摇到外婆桥,而不是摇到奶奶桥了。

研究表明,无论是东方国家还是西方国家, 在所有祖辈中,外婆对照料孙辈的投入意愿最高,实际投入也最多。

从生物本能来说,亲子确定性的不同,会导致人对孙辈的投入是不同的。而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4个人中, 唯有外婆与孙辈之间的血缘关系是确定的。

一位女性生下的孩子肯定是自己的,而这位女性的女儿生下的孩子也就一定是她的孙辈。 外婆和孙辈之间具有最强的亲子确定性。

所以,即使爷爷奶奶和外公并不是有意识的表现出养育投入差异, 但外婆的偏爱基因,早就决定了更多的投入与关怀。

当然,事无绝对。

每个人的家庭不一样,也就不适用这个研究结果了。

但是,不管是奶奶还是姥姥,照顾孩子的初衷,我相信并不是为了争夺孩子的爱,而是想着尽自己所能,替儿女分担一些。

如果能把孙辈照顾的健健康康,开开心心的,那一家人其乐融融的过日子,不就是一个家庭最幸福的时刻吗?

你觉得呢?欢迎留言讨论。

关于酒窝姐:

即将40岁的二胎职场宝妈,终身学习倡导者。主张通过情感引导的方式,不焦虑,不暴躁,与娃共同成长,专注育儿知识及女性个人成长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