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儿今年15岁,从小成绩一般,从小学幼儿园开始就得奖状,一直读到初三每年都得奖状,如今家里满墙上都是奖状,什么奖状都有,什么「故事小能手」「阅读之星」「最佳小歌星奖」「最佳男主角奖」「金话筒参与奖」等等,有时甚至一学期能得到5,6张奖状,父母高兴的不得了,心想这孩子将来肯定有出息,考上清华北大不成问题!于是逢人就夸他儿子如何如何优秀,还经常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家孩子是个读书的料,弄的别人听了也只好为他点赞!殊不知就在今年中考,孩子连高中都没有考上,真是让他尴尬极了!出丑出大了,如今再也不跟别人说他孩子成绩好了。
侄儿从小性格就很豪爽,不过跟他父亲一样,喜欢吹牛,虽然年年得奖状,然而文化成绩并不好,很多次,在班上成绩有点小进步,班主任就给他发奖状,什么「学习进步奖」「进步小青年」等等给他发了一大堆,每次他把奖状带回去,他父母都高兴的不得了,由于他在生活中喜欢表演和吹牛,于是每次只要班上举行各种活动他都报名参加,比如演讲比赛唱歌比赛啊啥的,有一次他参加班上演讲比赛,表现的实在很普通,班主任左思右想不知道给他颁个什么奖为好,后来在网上查了一下,就给他颁了一个「金话筒参与奖」!他领到奖状后十分开心,殊不知这只是班主任对他一种极端鼓励方式,每个参与的人都有!
就在今年初三,老师为了激发各位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还是给班上每一位同学发了一张奖状,侄子也得到了一张,叫什么「社会实践奖」,说实话这奖跟侄子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可能是因为班主任实在想不出给他发什么奖了,就随便给他写的一个奖,真是神人啊!孩子得到奖状后还马不停蹄的赶回家告诉了她父母,让他父母高兴了一整天。很快就到了中考季,孩子也是信心满满参加了中考,结果满分700多分,考了350多,考了班上倒数第三名,哟嚯,最终没有被普高录取,只能上职高!他父母顿时被泼了一盆冷水,之前还想着等孩子中考完,在家里办个升学宴啥的,让大伙开心开心,如今恐怕是脸往哪里放都不知道,真是尴尬极了!
侄儿年年都得奖状,最后却连高中都考不上,这样的结果确实令人感到尴尬和困惑。特别是他父母,从小还将他做清华北大生培养,给他吃好穿好,样样都是最好的供着孩子,而如今只能自己尬自己!
通过这件事也引发了我对教育的一些思考,也反映了一些现实的社会问题。虽然奖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励孩子努力学习,增强自信心。然而,如果奖状成为孩子唯一的追求,可能会让他们陷入一种虚假的成就感中。他们可能会认为只要得到奖状,就是成功的,而忽略了真正重要的学习过程和实际能力的提升。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孩子在学校里表现出色,得到了很多奖状,但在真正的考试中却表现不佳。这是因为他们可能只注重表面的成绩和荣誉,而没有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奖状变成了「皇帝的新衣」,掩盖了孩子真实的学习状况。而我侄子可能就是这样,他经常沉浸在得奖状虚荣中,须不知如今中考实施的是五五分流,最终把他踢出了局外。
我觉得,如今上学呀,不能自己骗自己,特别是学校老师不能乱发奖状,不管成绩好坏都一顿乱发,最终把孩子蒙在鼓里,自欺欺人,本来成绩差的很,你还给他发个奖状,会使得这些差生摸不到边,这样就失去了奖状的本质意义!老师要正确引导孩子,让他们明白奖状只是一种鼓励,而不是反映自己的真实成绩,或者在给孩子颁发奖状的同时,一定要告诉他考的成绩在班上和全校的排名,离考上高中还差多少,这样孩在才会有目标和动力,如果只知道给孩子颁奖,这是一种过度的激励表现,就会助长孩子的虚荣心。
奖状只是一时的荣誉,不要被表面的荣誉所迷惑,希望我们都能从这件尴尬的事情中吸取教训,让教育回归本质,同时我觉得如今班里不允许公开公布孩子的成绩和排名也是不对的,因为这样子孩子看不到差距,会找不到学习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