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教育

科举都废除一个多世纪了,考公似乎依然是读书人的唯一正确选择

2024-11-06教育

近年来,中国的「考公热」再度升温。2025年

报名人数创下历史新高,341.6万人通过资格审查,比去年增加了近40万人。而这一数据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一个职业选择的趋势,更是中国经济、就业市场与社会结构变化对青年的深远影响。无论是国考的报名人数激增,还是越来越多的高分考生放弃名校选择定向招生,甚至选择去西藏等偏远地区从事工作,这些选择都在揭示当代青年在追求「稳定」的过程中付出的巨大代价与无奈。

「稳定」的时代赌局:从追求理想到现实妥协

1. 越来越窄的选择:考公成为穷人唯一的出路?

废除科举已过去119年,然而在当代中国,读书入仕似乎重新成为了许多年轻人,尤其是普通家庭出身者的唯一上升途径。在一个不确定性日益加剧的时代,考公的稳定性吸引了无数年轻人,甚至将之视为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每年如潮涌动的报考人数、超高竞争比的岗位,使得这一职业选择的道路越来越窄。以2025年国考为例,最热门岗位竞争比达到16702:1,相当于一人中签的概率微乎其微。考上的人被戏称为「文曲星下凡」,而更多的人则在努力之余感到无力。

2. 高分考生放弃名校选择定向招生:从追求理想到求稳

过去,进入名校是无数人追求的理想之路。然而,如今在考公之外的高考和大学招生中,我们看到更多高分考生选择了定向招生、免费师范生、公费医学生等看似不那么光鲜的路径。这种选择并非对优质教育资源的「主动放弃」,而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被动妥协」。在定向招生或免费教育中,毕业后直接进入编制内工作的承诺吸引了许多学生,使得他们认为这才是未来生活中相对可控和稳定的选择。

3.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警校和偏远地区的工作

警校近年来分数线暴涨、竞争激烈,而西藏等偏远地区的职位也开始受到更多报考者的青睐。对于西藏来说,高海拔和艰苦条件让它成为长期以来较难填补的职位需求地。然而,如今由于学历要求相对较低、笔试合格分数线低,以及优厚的待遇,越来越多的考生不再顾忌地域与环境,开始将之视为「确定性」相对较高的选择。

现实的隐痛:社会变迁中的无奈

1. 资源配置的不平衡带来的心理焦虑

从高考到国考,青年们在追求稳定的过程中逐渐放弃了对职业、生活、甚至人生的自主选择权。长久以来,不同地区、行业的经济和教育资源分配存在不平衡。大城市往往意味着更优越的资源和机会,因此吸引了无数人希望「上岸」。但近年来,随着政策的收紧和资源向部分地区倾斜,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迫离开心仪的城市,去往条件相对艰苦的地区。

2. 房地产、互联网红利的消退:青年人在夹缝中生存

「考公热」与中国经济大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历了房地产业、互联网、外贸等多次红利,但90后和00后等年轻一代却未能享受到这些福利。相反,他们面对的却是楼市降温、互联网裁员、贸易战等种种挑战。在「努力」似乎难以兑现的现状下,体制内的工作成为普通人唯一相对「稳定」的选择,而考公因此成为一场难以避免的全民性「赌局」。

3. 个人梦想与家庭责任的冲突

当被迫在体制内的稳定性和体制外的理想中做出抉择时,许多青年最终还是选择了前者。对于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而言,进入编制、获得体制内的稳定收入,意味着减少家庭经济负担,甚至可能是回报父母的唯一方式。因此,考公不仅是一个个人选择,更是家庭与社会责任压力下的折中。

结构性困境:考公「窄门」正越收越紧

1. 招考名额减少:缩招成为常态

在稳定需求不断上升的同时,2024年各地的省考缩招情况尤为明显。上海、辽宁、湖北、广东和江西分别较2023年降11.5%、6.6%、7.1%、5.2%和16.0%。这种缩招现象的背后,一方面是财政收入减少,另一方面则是政府推动的机构改革。以河南为例,地方机构按照「50%、30%和10%」的比例进行精简,这种精简趋势无疑进一步减少了年轻人「上岸」的机会。

2. 地方财政紧张导致的招考萎缩

国考缩招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财政状况的制约,尤其是近年来地方政府财力的紧张。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的非税收入锐减,土地财政收入也日渐萎缩,这让地方政府难以支持大规模的公务员招录。同时,部分中西部地区甚至面临工资支付困难。以鹤岗为例,这座因楼市下跌而被关注的小城市率先停招公务员,其原因正是地方财政捉襟见肘,无法负担更多的体制内人员。

3. 延迟退休的政策影响:体制内「坑位」减少

随着中国延迟退休政策的逐步推行,原本可能会空出的职位也逐渐减少。过去,中国第一波婴儿潮出生的人口在2023年左右迎来退休高峰,这原本可能为年轻人提供更多机会。然而,延迟退休的政策出台使得许多职位继续被占据,使年轻人进入体制内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这种情况下,考公「窄门」被进一步收紧,年轻人面临的上岸难度再次提升。

当代青年的选择困境与社会责任

1. 个人价值的失衡:从被「资源化」到「工具化」

在当代社会中,青年人被视为「资源」,而非作为个体的存在被尊重。当就业市场不再为个体提供足够的上升空间,甚至社会的诸多不确定性成为青年们的「必修课」时,许多人开始将自己工具化,将追求「稳定」作为终极目标。体制内的职位成为他们的「最后出路」,而在这个过程中,许多人放弃了原本的梦想与追求。

2. 「考公热」对社会的深远影响

体制内的工作虽然相对稳定,但对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带动效果有限。如果社会资源不断流向体制内,可能会限制整个经济体的灵活性和创造力。近年来,全球市场竞争加剧,中国面对的外部挑战加大。如果太多青年都将考公视作唯一出路,社会创新活力可能受到影响,甚至可能带来就业市场的僵化。

3. 政府如何缓解「考公热」带来的社会压力?

在这种形势下,政府可以在多个层面采取措施,以缓解考公热带来的社会压力。首先是提升体制外职业的吸引力,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支持,增加对基础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投入,以增强社会保障体系的稳定性。同时,也可以在中西部地区提供更多优质的教育和就业资源,促进资源的均衡分配,减轻大城市的压力,让更多年轻人愿意在中小城市安居

从高考到国考,当代青年的职业选择被现实困境一步步收紧。「考公热」不是单纯的求职选择,而是社会、经济、家庭等多重因素交织下的结果。在一个不确定性日益增加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考公视为改变命运的「背水一战」,这既是他们追求稳定的无奈选择,也是对生活的最后一次「豪赌」。然而,这条道路的狭窄也意味着未来的路并不平坦,社会各界应当重视这一趋势,为当代青年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支持,使他们能够体面的工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