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教育

中产家庭,被择校掏空钱包

2024-09-20教育

中产家庭头上最大的一座山,非教育莫属。

其中,「择校」是中产父母最大的痛点。

从幼升小,到小升初,再到中考高考,每一步都是为了「择校」。

想去好学校,最怕一步落后,步步落后。

虽说「宁做鸡头,不做凤尾」,但每一个家长都想把孩子塞进最好的学校。

为了择校,买学位房,报补习班,甚至有人偷偷走关系花大钱,就为去一所好学校。

多少人被「择校」掏空了钱包?

然而,最新的研究发现,去「择校」的结果可能会颠覆我们的想象。

01

— Dr小鱼 —

什么是「鸡头」,什么是「凤尾」

今年6月,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联合发表了一篇题为【宁做「鸡头」不做「凤尾」?——新高考背景下优质高中对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的研究论文。

研究数据来源于我国经济与教育强省,该省自2017年秋季开始实施新高考改革。

本次调查在2021年8月志愿填报结束后进行,共收集了12,331名高中毕业生的基本信息,包括其 初高中学校背景、中高考成绩、选科选考情况、高中经历等。

研究团队将所有高中分为第一梯队优质高中、第二梯队优质高中和非优质高中。

这一划分标准依据 2021届高中毕业生在高中入学时所参考的中考统招普通班录取分数线。

其中,第一和第二梯队的优质高中均为顶尖学校,高考一本率分别保持在98%和90%以上;

相比之下,非优质高中的高考成绩则相对较低且波动较大。

由此可知, 「鸡头」指的是学生在相对普通或中等水平的学校中表现出色,位居前列,成为佼佼者;

而「凤尾」则指的是学生进入顶尖或竞争激烈的学校后,虽然仍然表现不错, 但在更强的同龄人群体中成绩可能相对靠后。

02

— Dr小鱼 —

学校越好,高考成绩越高?

通过直接比较各类高中学生的平均成绩,研究发现:

高中层次越高,学生的高考成绩显著更高,不同层次高中学生之间存在较大的分数差距。

具体而言,第一梯队优质高中的平均高考总分比第二梯队高出43分,其中数学成绩在3门必选科目中差距最大;

在自选科目中,传统理科科目的成绩差异略大于文科科目。

此外,第二梯队高中的平均高考总分比非优质高中高出72分,3门必选科目中同样是数学成绩差异最大。

分析结果还发现了,高考总成绩随着中考成绩的增加呈平滑上升趋势,在第一或第二梯队的高考成绩基本不存在跳跃式提升。

这说明学生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中考成绩较高的学生通常在高考中也表现出色。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中考成绩位于优质高中分数线附近、能力等特征相似的学生来说, 优质高中排名末位的「凤尾」学生与非优质高中名列前茅的「鸡头」学生的高考成绩并无显著差异。

然而, 第二梯队优质高中的「鸡头」学生在总成绩和数学成绩上反而优于第一梯队优质高中的「凤尾」学生。

第二梯队优质高中的「凤尾」学生与非优质高中的「鸡头」学生之间的高考成绩则没有明显差异。

由此可见, 勉强挤入优质高中并未能带来更高的成绩提升,反而可能产生负向影响。

03

— Dr小鱼 —

学校越好,孩子能获得更多升学帮助?

学生的选科情况大多与学校的升学指导和老师的关注度有关。

很多家长认为进入顶尖高中,孩子的升学和选科会得到充分的支持和帮助。但研究却证明了相反的观点。

研究发现: 高中层次越高,学生选考科目的偏好越集中,选择物理、化学、生物三门理科科目的比例也越高;

高中层次越低,学生对各类科目的选择则更加均衡。

在高层次的优质高中,学生普遍以进入顶尖大学为目标。

这些学校的学生和家长通常会更加关注大学的录取标准和热门专业的要求。

而很多顶尖大学和热门专业往往对理科(尤其是物理、化学、生物)科目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学生选择这些科目的比例会更高。

从选科时间来看,第一和第二梯队优质高中的学生确定选科的时间显著早于非优质高中学生,但整体差异并不大。

第二梯队优质高中的「凤尾」学生确定选科的时间比非优质高中的「鸡头」学生显著晚了1学期左右。

这可能是因为优质高中的「凤尾」学生处于垫底的位置,因此老师给予的关注和支持不足;

而非优质高中的「鸡头」学生能够得到老师的充分关注,因此在选课上获得更多支持和帮助。

但总体而言,不同层次高中的学生在选科方面并没有显著差异。

甚至在某些情况下,非优质高中的学生确定选科的时间更早。

04

— Dr小鱼 —

学校越好,学习投入时间越少?

进入好高中,孩子学习是事半功倍还是事倍功半?

研究发现,从学习时长来看,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的优质高中生在校内学习的时间差不多,都比非优质高中生明显要长;

有趣的是, 学校越好,学生在校外自主学习的时间反而越短。

在课外辅导方面,第二梯队的优质高中生参与比例最高,而第一梯队的学生在辅导科目上则最少。

也就是说, 高中层次越高,学生每周花在课外辅导上的时间就越短。

结合高考成绩的分析结果发现,第一梯队优质高中的「凤尾」学生,虽然在校内学习投入上明显多于第二梯队优质高中的「鸡头」学生。

但他们并未因此获得相应的成绩提升,反而高考成绩显著更低。

这说明了,选择成为「凤尾」并未给学生带来预期的成绩收益,甚至可能导致了学习效率的下降。

另一方面, 相比非优质高中的「鸡头」学生,第二梯队优质高中的「凤尾」学生在校内学习时长上明显更短。

这可能是因为非优质高中通过增加校内学习时间来弥补资源不足的劣势,从而使「鸡头」学生与优质高中的「凤尾」学生在高考成绩上接近。

总体而言,这份研究用数据证明了,尽管该地区优质高中学生的高考平均成绩显著高于非优质高中。

但勉强进入优质高中、尤其是顶流高中并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反而还会引发一系列负面效应。

05

— Dr小鱼 —

「鸡头」「凤尾」背后的心理学效应

到底是什么影响了「鸡头」和「凤尾」?不同的处境如何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成为鸡头:学习的正反馈

「鸡头」「凤尾」从心理学上来看,其实叫做「社会比较理论」。

1954年,心理学家费斯廷格(Leon Festinger)提出, 人们倾向于通过与他人比较来评估自己的能力和成就。

这种比较可以让人们在群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获得自我认同和满足感。

当你成为「鸡头」——也就是在较小的群体中处于领导地位时,你会获得更多的自我价值感和成就感。

因为你是那个「小圈子」里最优秀的人,你自然更容易感到自豪和满足。

而相反,当你处在一个大而强的群体中作为「凤尾」,即便你个人能力很强, 但总是被比你更强的人所掩盖,长期下去,容易产生挫败感和自我怀疑。

如果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来看,成为「鸡头」对大脑还有着正向的刺激作用。

大脑中有一个区域叫做「伏隔核」,它与我们的奖励机制密切相关。

当我们在某件事上取得成就或者获得认可时,伏隔核会分泌多巴胺,让我们感到愉悦。

科学家发现,当人们在群体中表现优异,甚至只是觉得自己表现优异时,这个区域的活跃度都会增加。

因此,当你成为「鸡头」时,大脑的奖励机制会不断给予你正向反馈,让你更加自信和满足。

「凤尾」也有另一面

当然,「凤尾」并非全无好处。身处高手如云的大环境中,可以激发我们去学习和提升自己。

正如那句古话:「不进则退。」 在「凤尾」的状态下,我们往往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更加努力。

处于顶尖群体中,即使不是最优秀的,也能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标准和能力。

在顶尖学校中,即使成绩不拔尖,学生也能从整体的高水平教育和社交网络中获益。

而且顶尖学校通常提供更多的课外活动、实习机会、国际交流以及高端学术项目。 这些资源不仅能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还能增强他们在未来的竞争力。

尽管短期内可能会感到压力或不如人意,但这些经历将为他们在高等教育或职业生涯中提供强大的背景支持。

选择做「凤尾」并不一定是「屈居人下」的表现。反而可以为孩子提供广阔的视野、丰富的资源和长远的成长动力。

但问题在于, 如果长期处于「凤尾」位置,且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提升方法,容易陷入自我否定的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