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教育

将董卿和徐静蕾放在一起,才发现:中国式教育到底有多悲哀!

2024-04-03教育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说起中国式教育,大家再熟悉不过了,相信平时我们在各大短视频平台以及一些电视剧中,都能看到批判中国式教育的相关故事。

那么中国式教育都有什么?他又给我们带来了多大的危害呢?

首先先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国式教育是以应试教育(又称填鸭式教育)为基础,以提高学生应试能力为主要目的,且以考试成绩排名判断学生能力高低的一种教育方式。

这种解释也许略微复杂,其实说白了,中国式教育就是把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给孩子们不断加压父母所谓的爱。

其实这种中国式教育,在当代年轻人看来是持反对状态的。

我们经常会听到父母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爸爸妈妈为了你才怎么怎么样。」「当时要不是因为你我们就会怎么样。」之类的话。

这些话看似充满了爱,其实是给孩子无形中施加了不少压力。

中国的家长就控制欲很强,表面上什么都顺从你,你真的有自己的想法,又这不行那不行,如果你敢表达不满,他们肯定就说「我什么都顺着你来,你为什么还不满足」。

有网友总结了这样一句话「中国式父母:与他们诉说烦恼会更加烦躁,与他们分享喜悦会让快乐消失。」

当然,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母亲都这样,在这样的环境下,就有两位女性杀出了重围。

他们是被父母用中国式教育抚养长大的,但是这两个人却并没有因此被同化,而是变得更加理解当代年轻人,他们就是徐静蕾和董卿。

首先对于这两个人我们再熟悉不过了,一个是优秀的女明星,一个是我们的大才女。

按理来说,这样如此优秀的两个女孩,他们的人生应该是无比光彩且顺利的,可是没想到给他们最大影响和压力的却是自己的家庭。

徐静蕾从小就非常优秀,直到现在,他也依旧是数一数二的存在。

作为演员兼导演如此成功的她,却有一个非常不快乐的童年。

徐静蕾的家庭并不是特别富裕,他的父亲仅仅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人,从徐静蕾的身上这股坚韧劲我们就可以感受到,他的父亲必然是一个严厉的人。

但是严厉虽好,也要适当,徐静蕾的父亲却有点过于苛刻了,从女儿三岁开始,就坚持让他背古诗,六岁甚至要背诵文言文,背不会就什么都别做。

除此之外,父亲还给他报了书法班,规定徐静蕾每天必须写几页书法,写不完就不许睡觉。

从小到大,在别的孩子玩时他在学习,在别的孩子学习时,他还在学习。

久而久之,在父亲的打压下,徐静蕾变成了一个书呆子。

不仅如此,每次父亲只要指责他,他连还嘴都不敢,甚至觉得只要父亲说就一定是自己的错,这也给他的心理造成了一些自卑。

在采访中徐静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从小的愿望,就是我爸别管我。」由此可见,徐静蕾的童年承受了多少无奈和痛苦。

与徐静蕾经历相似的还有董卿,「腹有诗书气自华」是所有人形容董卿的句子。

但是人们万万不会想到的是,这个如此温文尔雅的女性,曾经在家庭教育中也受到了不少打压。

之前董卿的父亲特别讨厌他照镜子,觉得一个人再怎么照也是那副模样,不应该把心思放在臭美上,而是全部放在学习上。

因为他自己就是知识分子,所以他自然希望董卿也成长得像他一样,从小到大董卿没怎么买过新衣服,都是母亲缝缝补补的。

除了学习,他的父亲对他的身体上也有很大要求,一个女孩子,每天竟然要围着操场跑1千米。

这放在谁身上都是很难做到的事,但是在父亲的强制要求下,董卿坚持下来了。

在他自己看来,从小到大他的童年就是不快乐的,父亲的严厉和一些锋利的话语,让董卿觉得自己有的时候真的一无是处。

但是好在就算是这样的家庭教育也没有压垮他,董卿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强大的内心,成功将自己打造成了一个温柔知性的才女。

别看现在的董卿在央视一路长虹,但是就算是这样,他也会经常自卑,也许童年的教育阴影,会永远留在她们的心中。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这两个人和一些真实事件,我们也深深感受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要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合适且正确的家庭教育,会给你们整个家庭的未来带来无限的好处。

家长们的心思似乎只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他们只关注学校对他们的教育和影响,却忽视了自己本身做法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安全之中,他就学会了相信自己和周围的人。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树立目标和追求成功;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和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尊、自爱和爱他人。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宽容和融洽之中,他就学会了理解和合作。

教育路上最不该放养的是孩子,最不该偷懒的是家长。

而教育的机会只有一次,希望父母们亲力亲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