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源 :笔记侠(ID:Notesman)
责编 | 金木研 排版 | 五月
第 7879 篇深度好文:4933 字 | 13分钟阅读
个人成长
笔记君说:
为什么高手总能一眼看透事物的本质,而普通的人可能半辈子也看不明白?
为什么有的人年纪轻轻已经取得成功,而有的人终其一生却碌碌无为。
我们总认为高手和普通人之间的差距,在于智商和天赋,但其实是学习力。
什么是学习力?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去刻意练习达成目标的能力。
高手都经历过认知革命,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思考,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去做事,自然事半功倍。
那有人会问:都ChatGPT时代了,还需要学习力吗?AI的生产力和创造力已经远超人类。
答案是:当然需要。简单来说,难道用好ChatGPT,不需要学习力吗?任何风口背后,普通人想要实现快速突围,都需要学习力。
就像【第五项修炼】的作者彼得·圣杰说的: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的更快。
特别是在这个日新月异、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唯有保持学习力,才是一个人最大的竞争力。
一、聪明人,
都是自己大脑的雕刻师
当然,我们都明白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快速进阶,那学习力怎么获得提升呢?
答案是:刻意练习。
华山医院脑外科医生、【加油吧,大脑!】作者黄翔老师,曾收到过很多网友的提问,「天才的大脑有什么不一样?是不是成功的大脑,都有一些独特的组织结构?像武侠小说一样骨骼惊奇,是一个读书的好材料。」
黄翔老师的回复却是,「成功人士或者学霸,与普通人的大脑并没有什么不同。人的成就有高下之别,人的大脑却没有贵贱之分,重要的是怎么去开发、应用、保养你的大脑。」
聪明的人,都是自己大脑的雕塑师。他知道如何通过学习和练习,把大脑雕得更完美、更聪明。
究竟怎样才能在同等时间下,提升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呢?黄翔老师从脑科学的角度,给出的一个建议就是:刻意练习。
1.刻意练习,养成好习惯
我们对大脑的训练,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在大脑上雕花的过程。
我们见到的每一个人,上过的每一堂课,听过的每一个故事,就像一把刻刀, 在不断地雕塑你的大脑,只有重复得越多,才能雕得越深刻。
就像体育训练中,为什么运动员要对一个动作做无数次反复训练?就是为了对动作形成肌肉记忆,内化成本能,比赛中时才可能一击必中。
刻意练习也是如此,它可以帮你高效运转大脑不费劲。
举个例子,当你开始工作的时候,总想要玩手机、刷视频怎么办?不如试着让自己每天都克制一次,每次成功都记录下来。直到形成习惯,你会发现:自己可以自然而然地专注工作了,不会时不时分心偷懒。
这是因为,当我们一再重复特定的动作或念头时,会不断加强对应的神经回路,当专注工作的神经回路强于其他神经回路时,这就是我们熟知的习惯养成。
当你重复运用同一条神经回路,熟练到极致时,只需要一点点能量或注意力,就能触发这一传导路径。
这也意味着:无论好习惯也好,坏习惯也罢,都会因为「低能耗」,而成为我们的默认反应。因为节能是大脑的天然倾向。
而刻意练习,可以帮我们养成好习惯。
2.刻意练习,让决策更精准
从本质上来说,刻意练习,是为了让决策更精准,让成功的概率更高。
在【刻意练习】这本书中,也提到高手与普通人的差别,来自于「心里表征」。
简单来说,通过多年的练习, 高手可以针对某个领域中可以遇到的各种情况,做出精准预判和应对措施,这是因为他们在心里已经对各种局面,创建了高度复杂和精密的表征。
比如,在比赛期间可能出现的国际象棋棋子的各种配置。这些表征使他们能够做出更快更准确的决策,并且在特定的局面上更快更有效地应对。
再比如,经验丰富的攀岩者在开始攀岩之前,会仔细观察整堵墙,以找到他们将会选择的最佳路径,想象着自己从一个把手的位置攀爬到另一个把手的位置。这些都是随着经验积累,练就的心理表征。
心理表征的一个重要好处在于,可以帮助我们处理信息: 理解和解读它,把它保存在记忆之中,组织它、分析它,并用它来决策。
所以,当你对某个主题研究得越多,对该主题的心理表征也变得越细致,也越能更好地消化新的信息,决策也会更精准。
在任何一个行业或领域,技能与心理表征之间的关系是一个良性循环: 你的技能越娴熟,创建的心理表征就越好;而心理表征越好,就越能有效地练习,以磨炼技能。
二、刻意练习≠机械重复
既然刻意练习这么重要,那是不是练得越多,就越好呢?
当然不是。
大家都知道「一万小时定律」,作家格拉德威尔认为,「 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可以从普通人变成世界级大师。 」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真相是,从来不存在1万小时定律。
举个例子,在流水线上工作了十年的人,比工作了一年的人强在哪里?保安做一万个小时可以变成顶级保安吗?无非都是工作更熟练一点,并没有超出后者太强。
所以,从新手到高手的进阶之路,不是低水平的重复,而是有目标、有提升的刻意练习!
如何做到有质量的刻意练习?
1.走出舒适区
首先,我们要意识到人的心理上都一个「舒适区」, 我们在学习一项技能时,往往一旦达到令你满意的技能水平,你就不会再进步了。
我们通常会错误地理解这种现象,认为自己如果不停地做下去,自己一定能够更擅长,也许进步较为缓慢,但最终还是会更出色。
但其实,人往往会习惯性停留在舒适区,止步不前。
美国密歇根大学商学院教授诺尔·迪奇提出,人的知识和技能可以分为三个区域:
在「舒适区」做事,叫生活;在「学习区」做事,才叫练习。
刻意练习,是指为了提高绩效而进行的练习,它要求一个人离开自己熟悉的区域,不断去练习和提高。
所以,有效的练习一定是发生在「学习区」,一旦你学会了某个东西,就应该要求自己立即转入下一个难度。凡是达到「我闭着眼睛都能……」这种程度的人都废了,因为高手不会闭着眼睛做事。
如果你只是站在原地,「闭着眼睛」重复已经做过且熟悉的工作,就算做上10年可能也不如别人「刻意练习」2个月。
这也是为什么职场中,有些人看似经验丰富,但薪资和职位却一直升不上去?可能是他在「舒适区」待的太久了。
真正值钱的「经验」,是突破自己的舒适区,不断练习提高、发生改变、取得进步所积累下来的经验。
2.高质量的练习
同一件事情,为什么有人努力一个小时就可以学会,而有些人却忙活半天都没搞清楚?
关键是练习的「质量」。
刻意练习,就是通过最高质量的训练方式,产生最快的进步速度。
那么,我们如何做到高质量的刻意练习呢?
①有明确目标的练习
定义明确的具体目标,可以有效地用于引导你的练习。
把目标分解,要练习的内容分成有针对性的小块,对每一个小块进行重复练习。通过 「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以至千里」 ,最终达到长期目标。
②自律,保持刻意练习的驱动力
通往成功的路从来都不神秘,我们与牛人的差距就在于那份自律。
被称为「评剧皇后」的白玉霜,开创白派艺术,名扬大江南北。但她不论三伏酷暑,还是数九寒冬,一有时间就去练功。
有人对她说:「你已经成名了,干嘛还这么苦练?」
她笑笑说:「戏是无止境的。」
成长也是没有止境的,当你不断突破「舒适区,深耕下去,才能重新定义闪闪发光的自己。
③得到有效反馈,不断优化改进
刻意练习的关键,是随时获得有效的反馈。
一般而言,不论你在努力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反馈来准确辨别你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以及怎么会存在这些不足。如果没有反馈,你不可能搞清楚你在哪些方面还需提高,或者你现在离实现你的目标有多远。
所以,你需要一个旁观者,他不见得水平比你高,不需要经常跟你谈心,不用激发你的战斗热情,但他必须给你提供有效反馈。
有效的反馈,应该满足三个条件: 及时,一旦不对马上就有人给你指出来;超脱,对事不对人,反馈者不把你的错误上升到「你这个人行不行」的层面;试错,你犯错误的代价很小。
真正的学习成长不是「努力,努力再努力」,而是「反馈,反馈再反馈」 ,只有不断产出获得反馈,我们的人生才会发生真正的变化。
三、如何成为刻意练习的高手?
所谓的天才,不过是比我们更懂得「刻意练习」的高手。
当然,只有结果可控的领域,刻意练习才有用。股市是不可控的,所以刻意练习预测股市很可能就没用。
有严格固定规则的领域,练习的作用最大,比如国际象棋;没有严格规则的领域,练习的作用则非常有限,如编程、航空飞行、广告创意。
那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让刻意练习更高效呢?
1.多种练习形式相结合
多种练习形式的重复结合,往往会让学习更为高效。
为什么?
这跟「学习金字塔」理论有关。
学习金字塔说的是不同的学习方式会带来完全不同的效果:
学完之后立刻教授他人或使用技能,可以保留90%的所学内容
学完之后立即练习,可以保留75%的所学内容
参与小组讨论,可以保留50%的所学内容
观看他人的展示,可以保留30%的所学内容
仅通过阅读学习,可以保留10%的所学内容
仅听讲座学习,可以保留约5%的所学内容
这意味着: 学习的参与度越高,学习的效果就越好。
比如,同一个知识点,在课堂上看老师演示,这是视觉;回家自己精读课本,这是读写;下一堂课再动手操作一遍,这是实践。而且,经常测试是一个很好的提取记忆的手段,也能帮你记得更牢。
当笔记或口头还不够时,那就全方位感官都调动起来,内化并运用,这样的重复才会体现出质量。
2.间隔式重复,让知识变成长时记忆
集中式重复,只对短时记忆有帮助,临时抱佛脚就是很好的例子;而间隔式重复,让知识变成长时记忆。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就是揭示了这个记忆规律。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
20分钟后,42%被遗忘掉,58%被记住。
1小时后,56%被遗忘掉,44%被记住。
1天后,74%被遗忘掉,26%被记住。
1周后,77%被遗忘掉,23%被记住。
1个月后,79%被遗忘掉,21%被记住。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这条曲线告诉我们遗忘并不是线性的过程,通过在遗忘曲线的「遗忘点」附近进行复习,这样做能够及时提醒大脑,加深记忆 ,帮助信息从短期记忆转移到长期记忆,提高信息的保留率,从而达到更有效的重复。
具体如何做呢?可以尝试利用5+1+1=7学习方法,即周一到周五狂学;周六用来放松;周日用来复盘。
如果做的不错,要记得给自己一份即时奖励。当然,你所设置的奖励,要和努力程度及坚持程度成正比。
毕竟,行动是成功的阶梯,行动越多,爬的越高。
3.大量应用,让知识动起来
曾经,有弟子问过王阳明:「我读书总是记不住怎么办?」
王阳明说:「哪个要你记得? 你若记得,未必晓得。你若晓得,不必记得。 」
这个小故事说的是什么?
它说的是真正的理解和掌握,与能够记得或倒背如流,不是一回事。一个人,如果没有获得真正的理解,再死记硬背也是无用。
那么如何做到真正的理解呢?
①以输出为目的的学习
费曼学习法,被公认为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它的方法核心就是: 学完之后教授他人。
因为教授他人不仅能巩固和强化我们所学的内容,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和记忆,能有效地将新知识转化为自己认知的一部分,并在头脑里搭建起新的知识网络。
同时,教授他人,还能迫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究竟掌握了什么,以及没有掌握什么。
很多时候,我们都觉得自己学会了、看懂了,但一到运用的时候,往往就会发现根本没有掌握;或者是到给别人讲的时候,才忽然发现自己并没有真的吃透。
所以,费曼学习法强调 「以输出为目的」 的学习。正如费曼所说, 输出不仅仅是学习的终极目的,同时也是学习的最佳方式。
马斯克也说过: 「如果你能读很多书,并且勤于交流,你几乎可以学会任何东西。」
②大量运用,让知识活起来
除了交流和输出,灵活应用也是高效学习的关键。
怎么把学会的知识,真正灵活运用?
如果想在碰到真实问题时,立马找到该用什么知识应对,那你平时需要混合练习。
美国海军防空兵就这么做过:将学员分成两组,第一组每次只教一个套路,然后当天只练它。第二组每天教一个套路,但各种套路混着练。
结业大比武中,第二组击溃了第一组,因为他们知道什么情况下应该选用什么套路。所以你也要一开始就混着练。
比如解方程的时候,不能学了一个套路,就只用它,不然以后碰到复杂的综合题,不容易临场判断用哪个解法。
五、结语
学习,伴随我们终生。
罗振宇说过: 成就=核心算法*大量重复动作的平方。
他说,人生算法就是你面对世界,不断重复的最基本的套路,找到它,重复它,强化它,然后不断去优化它,直到大脑可以随时调用。
刻意练习可以使几乎任何人在大多数领域成为高手,如果能更早知道这一点,你在奋斗路上也许可以节省更多时间和精力。
请记住, 你当下的结果,由过去决定;你现在的努力,在未来见效。现在是什么不重要,现在努力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