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要求孩子考100分,我们更应该一遍遍对孩子重复的是:
「孩子,如果有人欺负你,那并不是你的错,爸爸妈妈会永远和你站在一起,绝不会善罢甘休。」
作者 | 可乐妈
今年春天,「校园霸凌」这个词屡屡登上热搜。
前有邯郸13岁男孩被三名同学杀死埋尸,后有晋江13岁女孩跳楼自杀。
死前,女孩还给妈妈留下了这样的遗言:
「妈妈,我的生命要终止了,我没有办法在灵水待下去了,霸凌我的人每天都过得这么开心,我心里好不舒服,每天去学校都要见到她,我感觉好恶心……」
我也是妈妈。
真的不敢想象如果被孤立、被排挤、被打骂的是我的孩子,我会有多么痛心难过。
然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9年公布的一组数据却显示:
全球学生中,平均每3个学生就有1个遭遇过校园欺凌。
也就是说,我们捧在手心里的宝贝,很可能就是下一起校园霸凌案件的受害者,甚至已然深陷被欺凌的漩涡中。
那么,作为父母,我们究竟该做些什么才能在自己看不见的地方保护孩子?
当孩子遭遇这类事件时又该如何教他们反击呢?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几个真实的反击故事,希望看完后我们都能获得启发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第一个故事,是博主 @北大怀沙老师 的亲身经历。
女儿上一年级时,突然有一天说自己不想上学了,怀沙老师便觉得事情不对。
后来,怀沙老师才得知,原来是班里有个叫大美的女孩,联合自己的两个闺蜜,经常欺负女儿:开恶意的玩笑、插队、扔女儿的东西……
作为一个有着多年经验的教育从业者,怀沙老师敏锐地意识到这就是霸凌的初级形态。
但正因为是初级形态,还没有发生实质性的伤害,他觉得无论是告诉老师,还是找对方的家长,都不是一个好办法。
于是,他教女儿警告大美:「如果你再欺负我,我会让你在全班同学面前感到难堪。」
当时女儿很爱喝豆浆,每天都会背一大壶豆浆去学校。
怀沙老师便告诉女儿,下次大美再欺负人,就把这壶豆浆朝着大美的头顶浇上去。
同时,他也向女儿保证:
爸爸知道你不是一个会欺负同学的人,如果有一天你真的这么做了,爸爸一定会理解你、相信你。
一段时间后,老师真的给怀沙老师的妻子打电话,说女儿在学校欺负人。
怀沙老师到了学校一看,大美浑身上下都是豆浆,正在班里哭哭啼啼。
他心知肚明,这是女儿用了自己教的「绝招」。
所以,怀沙老师接受了老师的批评和对方家长的指责。
但出了校门后,他却奖励女儿去吃她最喜欢的榴莲披萨,因为女儿守护了自己的底线。
怀沙老师知道,这或许不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
但好在他收获了一个好的结果,那就是直到女儿上四年级,都没有再遭遇过类似的欺凌。
第二个故事,来自于怀沙老师的一位朋友。
这位朋友的儿子小A,跟怀沙老师的女儿一样,也在学校里遭遇了霸凌。
朋友得知后,思考了一阵子,决定从更高维度解决这个问题,他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朋友给儿子报了一个跆拳道班,让儿子通过锻炼增强自信。同时,朋友跟学校沟通,让跆拳道教练去班里做一次免费的表演。
因为「双减」后,学校正好需要这方面的课程内容便同意了。
表演当天,教练带了两个人高马大的高中生学员去小A班里踢木板,并让小A当众「打败」了这两个高中生。
霸凌者一看,立马怂了,觉得小A战斗力惊人。
第二件事,是朋友鼓励儿子小A主动找到霸凌者。
当时,霸凌者正处于恐惧中,还以为小A是来报复自己的,没想到,小A却提出可以带着霸凌者一起练跆拳道,以后就是朋友了。
就这样,霸凌者的心情瞬间从恐惧变为了感动。
第三件事,朋友开始有意帮助儿子在班级里建立自己的「朋友圈」。
比如,办家庭聚会,让小A邀请班里受欢迎的孩子来家里玩,再比如,让儿子带一些零食去班里跟同学分享。
过了一阵子,儿子不仅一改过去孤僻、懦弱的性格,还收获了不少朋友。
就这样,再也没人敢欺负性格开朗、人缘又好的小A了。
第三个故事,源自于知乎答主 @这样哈 的讲述。
答主的女儿上二年级时,曾一度遭遇过同学们的排挤,具体表现为男生故意挑衅女儿,女生则管女儿讨要东西。
于是,答主决定传授给女儿一些「战术」:
首先,遭遇挑衅时,如果上来就还手,难保不会被人倒打一耙告诉老师,所以可以先用舆论压制,大声呵斥对方:
「某某某,你为什么要……(列举对方的错误行为)?」
挑衅的同学本来就不占理,被女儿这么一嚷嚷,胆子小的当即就会收手。
但如果对方继续动手动脚,这时候可以先估计一下双方的武力值,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可以先打一下出出气再往人多的地方跑,像是办公室、校长室等。
后来,女儿按照答主教的方法,把两个经常欺负自己的男生打得鼻血直流。
答主则去男生家里赔礼道歉,虽然态度良好,但却坚决不改。
几番下来,果然没有男生再来挑衅女儿了。
暴力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要处理隐性暴力的事了。
对于女生管女儿要文具这件事,答主的态度就是:
买给你的就是你的,你的东西怎么调配是你自己的事情,但前提是要保证自己正常的学习生活。
上周,有个女同学想要女儿的自动铅笔,女儿舍不得,就去问答主怎么办。
沟通之下,答主知道原来是女同学的妈妈说只有考到了多少多少分才能买,但女同学却没考到,于是答主提议让女儿帮女同学想想办法,比如问问老师怎么做才能考到那个分数。
在答主的启发下,女儿放学后主动找到了女同学的妈妈。
没想到经过女儿的「开导」,同学妈妈居然答应了给同学买铅笔。
最后,女同学有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女儿也保住了自己不想给的铅笔,两人还成了好朋友。
第四个故事是知乎答主 @李威 讲的一个女性朋友的亲身经历。
有一天,朋友给女儿洗澡时,发现女儿后背上有很多黑色的小点,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后桌的男生上课扎的。
朋友听后,立刻找到对方家长进行沟通。
男孩的家长口头上道了歉,可结果第二天,女儿的衣服却被男生直接用刀划出了个大口子。
要不是正值秋季,孩子衣服穿得厚,女儿肯定就受伤了。
老师发现后,严肃批评了男生,并找来了双方家长。
对此,男孩家长摆出了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说:「不就是想要钱吗?赔你就是了。」
朋友不愿意把事情闹大,接受了对方的赔偿,选择了息事宁人。可男生却得寸进尺,在女儿穿新衣服上学后,又故意用墨水弄脏了女儿的衣服。
这下朋友被彻底激怒了,在咨询过专业律师后,她开始了反击:
第一步 ,朋友整理好之前双方的沟通记录及证物;
第二步 ,跟班主任打好招呼,提出家校合作一致反对校园暴力,并得到学校支持;
第三步 ,找了两个愿意作证的同学,然后报警,称:「孩子在学校遭到霸凌,精神上受到伤害,需要警方介入。」
警方按照程序,开着警车来到学校,将涉事学生、家长、老师、年级主任与主管副校长都叫到了一起,了解情况。
看到这么大的阵势,熊孩子顿时痛哭流涕,熊家长也呆若木鸡。
事情发生后,男生再也不敢碰朋友的女儿,平时在班级里也消停了不少。
第五个故事的主人公是浙江妈妈 @陳十八 。
事情的起因,是妈妈发现红包里的钱少了300元。
于是,妈妈又故意在桌子上放了50元,想要一探究竟。
果然,第二天孩子上学后,这50元也不翼而飞。
妈妈这才得知了读四年级的儿子在学校被敲诈勒索的事情,不仅如此,儿子还说,那几个勒索他的同学,要求儿子明天再带100元来。
妈妈没有打草惊蛇,而是按照霸凌者说的,让儿子带100块去了学校。
等霸凌者抢走钱后,妈妈便直接带着警察去了学校。
一开始,几个霸凌者还在撒谎狡辩。
被警察戳穿后,才吞吞吐吐承认自己曾多次管陈十八的儿子要钱。
可霸凌者的家长来了学校后,不仅没有道歉的意思,反而让陈十八的儿子不要乱讲。
对此,陈十八直言:
「我现在在给你的孩子机会,如果你们不要的话,我就直接报告教育局,联系媒体把事情闹大。」
此话一出,霸凌者的家长才慌了神,忙不迭赔礼道歉。
但陈十八却不愿接受私下道歉,她要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件事,了解真相。
紧接着,她给了对方家长两个选项:
一是在教室当着学生、校长、老师的面带着各自小孩鞠躬给我的孩子道歉和保证;
二是到两个霸凌者的小区拉横幅,让周围邻居了解孩子的德行。
霸凌者的家长选择了第一项,陈十八则全程录像。
为儿子讨回公道后,陈十八欣慰地发现儿子整个人变得开朗了许多,每天回家脸上都带着笑容。
看了这些成功反击的案例,或许有人会觉得校园欺凌其实也很好解决嘛。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因为生活中,还有许多被校园霸凌的孩子,他们的呼救声要么被忽视,要么被扣上了「受害者有罪论」的帽子。
之前,看过一组由真实事件改编的漫画,里面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男孩刚上初二,性格温柔、品学兼优,可却在一个雨夜里突然选择了自杀。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从半年前开始,男孩就遭到了校园霸凌:一开始是被几个同学勒索,男孩也向老师和家长求助过,但都没能得到重视。
于是,霸凌开始不断升级:
有人将男孩堵在厕所里殴打,甚至用鞋子接自来水逼他喝下去……
因此,男孩总是一身狼狈地回到家,人也越来越沉默。
然而,父母却将男孩的种种反常行为视作不懂事。
有一回,男孩小心地试探母亲,说自己班里有个同学被霸凌了,可妈妈却说:「为什么他们只欺负你而不欺负别人?」、「要知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母亲不知道,正是这些言论彻底浇灭了儿子的希望。
一段时间后,不堪重负又无处求救的男孩选择了从天台一跃而下……
父母本该是孩子的支柱和依靠,但家长对校园霸凌的忽视和误解却让孩子逐渐绝望,甚至成了那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为了避免类似的悲剧再发生,我们不妨学学那些反击案例中的父母:
首先,请多留意孩子身上的变化,并告诉他,无论发生什么,父母都是他的后盾。
当父母留意到自己的孩子有被欺凌的苗头,比如,突然不想上学,情绪低落,抱怨有同学针对自己,身上出现伤痕,或是睡眠出现问题等,一定要重视。
这说明,孩子很可能是遇到了过不去的坎儿。
当孩子出现反常行为,或者诉说烦恼时,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出背后的原因,并向孩子表明自己的姿态:
无论如何,爸爸妈妈都会跟你站在一起。
而对于那些欺负你的人,父母也绝不会轻易善罢甘休。
其次,我们要教会孩子保护自己。
看过一个真实故事,有个男孩被同学嘲笑、抢夺财物后,全家人一齐上阵教他如何保护自己:
一直有锻炼习惯的爷爷,每天拉着男孩学摔跤;伶牙俐齿的奶奶,手把手教孙子怎么跟人吵架,在语言上反击对方;妈妈和爸爸则是教男孩如何避免伤害,比如,如何逃跑,怎样呼救等。
学校也是一个小江湖。
教孩子应对冲突,是家庭教育不可或缺的一堂课。
最后,我们要重视孩子的社交力。
生活中,那些容易被欺凌的孩子,往往是性格内向、不善社交的类型。
所以,父母可以有意识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多关心孩子的交友状况,更重要的是,要告诉孩子在友谊中如何守住自己的底线。
一个敢于说「不」,坚持自己原则的孩子,才能拥有「不好惹」的气场,并收获真正的尊重和友谊。
总之,教孩子善良的同时,也要让他有能保护自己的锋芒。
点个 赞吧 , 分享 给更多父母看到,为了更多沉默的、孤身一人应对霸凌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