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收藏

鉴赏,得承认有直觉

2024-01-20收藏

前些年,在北京的古董市场上,经常能见到一个小孩儿,不知道他的真名,都叫他小蹦儿。那时看样子他连十八岁都不到,沉默寡言,神情木讷,黑黝黝的一张小瘦脸儿。

就是这么个小孩儿,知道他的人都不敢小看他——他看瓷器占着一绝。

瓷器,清代以下的,只要是大路货,谁都能看,尤其「嘉道」以后的瓷器,因存世量大,只要玩过几年的,一般看不差。但明代以前的瓷器,因为市场不多见,尤其是青花瓷,各代都仿,不留神就走眼。而这小蹦儿就有这本事,明瓷一看一个准儿。拿件东西让他看,他也不多说话,抓过来一看马上就递回去,如果东西对,他有个特征,就是瞪着你,如果不对,就崩出俩字儿:「不对。」然后掉头就走。于是他的眼就成了标准,圈子里一说「小蹦儿看过」就管用。

有件真事,我没亲眼见到,但我有个贴身要好的朋友却是当事人之人。就是这个朋友,在摊儿上看到一把破执壶,青花的,又缺盖儿,又没把儿。这朋友拿起来脑子打了个闪,觉得像宣德的东西,但不敢肯定,人家要价15000元(十几年前15000元是个不高不低「咯吱」人的价),他砍了一口价人家没松口,就递了回去。这时小蹦儿钻出来了,从我朋友的胳膊底下把壶抄过来,跟旁边一个大个儿说:「交钱。」这下我朋友傻了。原来小蹦儿老远就看见那把壶了,自己没钱,悄悄去叫人,被叫的也是个油条,一看小蹦儿找他,知道货对了,一点没犹豫就掏钱。

这把壶听说最后大个儿换了两套远郊的房子(当时的房子还没有今天那么贵,但「永宣」瓷的价钱已经上来了),又听说小蹦儿从中没得多少钱。

于是我相信对文物鉴定,确实有个直觉问题。小蹦儿那么小的年纪,归里包堆能玩多少年,能看多少东西,但为什么他就能把过目的信息生成那么固化的感觉,他是怎么归纳的?恐怕你问不出来,他也说不出来,这就是直觉。

前几年你还能在潘家园看到小蹦儿摆摊儿,跟前是几件破瓷器。但细看,哪件都不简单,都是有头有脸的高瓷,可惜都破得太厉害,价钱也实在不低。

在古董鉴赏能力上,我相信宿命,有的人一玩就会,有的人玩一辈子也不会。没办法,这就是天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