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收藏

刘灏:半两钱及其钱范的发展演变

2024-08-13收藏

半两钱及其钱范的发展演变

文 图 / 刘灏

本文刊登于【大众考古】2024年06月刊

半两钱是中国古代钱币形制从多元走向一统的第一种法定货币,开启了方孔圆钱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半两钱从秦惠王二年(公元前336年)始,至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更铸五铢钱后正式废止,存续有二百余年,发展过程中大小、钱文、重量屡经变更。而作为铸钱工具的钱范,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珍贵的西汉八铢半两石钱范

南阳市博物院藏有一组珍贵的西汉八铢半两石钱范,1963年9月南阳东关外小庄村农民挖土制坯时发现,当时出土石钱范共4块,完整者3块,其中正面范1块,背面范2块。同时出土的还有汉代绳纹陶片及部分炼渣,具体出土地点在古宛城遗址东城墙外的汉代遗址上。

南阳市博物院藏八铢半两石钱范

这一组半两石钱范为青灰色滑石质地,形制为长方圭首形。正面范长23.8厘米,宽10.7厘米。背面范长22.1厘米,宽10厘米。正面范和背面范合在一起后,上端浇口处拼合为完整的漏斗状圆孔。浇口与主浇道相连,浇口宽2.8厘米,主浇道宽1.1厘米。主浇道两侧有支流槽分别连接12个阴刻钱模。钱模直径2.9厘米,穿径0.9厘米。钱体较薄,属大穿小半两钱型。钱文「半两」二字为阴文小篆,镌刻工整隽秀,笔画均匀,字体全用方折,「半」字上下两横等齐,「两」字上横较短,内为双「人」字形,「人」字上画较长,有秦钱笔意,已隶化。长方圭首形制的钱范始见于秦末,西汉仍继续使用,采用的浇铸工艺为直流分铸式,铜液自主浇道流入后直达范底,然后进入两侧钱模之中,主浇道宽大,支流斜出,属西汉早期遗规。根据钱范的文字风格、铸造工艺等综合判断,这一组半两石钱范应为汉初吕后时期(公元前187—前180年)仿秦新铸之八铢半两石钱范。

半两钱的发展演变

半两钱是一种纪重货币,「半两」重十二铢。「两」「铢」均为秦制,【说文】曰「二十四铢为一两」。【史记】索隐顾氏引【古今注】云:「秦钱半两,径一寸,重十二铢。」但任何一种纪重货币都不是从始至终「重如其文」的,半两钱足十二铢者是少数,随着时间逐渐背离原来的重量,向小、轻、薄发展。

半两钱初为战国秦的货币,始铸于战国末期秦惠文王二年。此时的半两钱径大且厚重,铸工粗糙,有多处铸口,铸口宽大而不修平。钱体厚实,钱文高挺,文字为秦隶,刚劲有力,古拙粗犷,字体多变,大篆风韵浓厚。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统一天下后,基于政治的统一必然要求货币统一。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下令废止战国时各国形制轻重不同的货币,如珠玉、龟贝等,「以秦币同天下之币」,推行统一的新币制,并对货币进行分级。黄金为上币,用于大额支付和赏赐;半两铜钱为下币,供日常市场买卖流通。这一时期的半两钱制作规整精良,形状较圆,内穿较方正,铸口茬较窄,多见单铸口。钱文相传为宰相李斯所书,笔画工整端方,雄健俊逸,字形规范,小篆风格明显。整体来说,秦半两钱文书体风格由圆转弧形的大篆变为笔画方折的小篆,最后发展到亦篆亦隶,篆隶结合。字形由弧形狭长形演变到方正端庄形,呈横势扁方。钱型的变化则从制作粗糙、钱周欠圆、钱体厚重、粗大古拙、铸口茬宽大,向钱体缩小减薄、周边渐圆、铸口茬较窄、日趋精整的方向发展。

汉兴承秦制,仍用半两钱。经过五年的楚汉战争,民生凋敝,财政匮乏,社会经济亟待恢复,商业经济又在迅速发展,急需货币流通,此时以少而重的秦钱来满足当时的经济需要显然是不可能的。汉高祖谓「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荚钱,使民放铸」,遂铸行榆荚半两,放弃了中央政府铸造钱币的垄断权,听任民间铸造轻钱,引发物价暴涨,货币恶性贬值。其后又屡屡改制,虽面文为「半两」,然「各随时而轻重无常」。西汉政府铸行半两钱,见于史书记载的共有五次:

汉高后二年(公元前186年)「秋七月,行八铢钱」,其文曰「半两」,重八铢。这种八铢重的半两钱比当时的民间榆荚钱增加了五铢重。汉八铢半两的特征是体大肉薄、背平无文,钱文书体扁平,已经有隶书的趋向,为汉半两中最大者,其制作也较整齐。此钱行用不久,大多被商人私自熔化,改铸为小的榆荚钱牟利。

汉高后六年(公元前182年),「行五分钱」。

汉文帝五年(公元前175年),「荚钱益多、轻,乃更铸四铢钱,其文为‘半两’,令民得自铸钱」。这次放铸采取市场检查的办法来保证法重四铢的执行。

【汉书·武帝纪】:「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春二月,行三铢钱。」三铢钱数量甚少,疑与文帝之四铢半两并行。虽云三铢,但仍为半两之变异,可列入半两序列述及。

到汉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春,「罢三铢钱,行半两钱」。武帝半两钱铸行18年,直至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更铸五铢钱后,半两钱遂正式废罢。

综观二百年中半两钱在经济领域中的作用,战国时仅为秦一国之钱币,发行量不多,各地发现多随秦军所到而传入,似早期只充军用而非裕财之需,故流传亦少。到秦代则商用日繁,故秦有【金布】之律。汉兴,铜铸钱币在商品流通中需求日多,故感「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荚钱,然钱轻易奸诈,放铸又发行泛滥,虽严刑峻法不能禁止,文帝采用市场监督办法亦不能制约其郡国豪强。至此,实行国家专铸已势在必行,至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乃由朝廷令上林三官实行专铸,国家完全控制钱币发行权。

图① 秦半两(直径 3.5 厘米,厚 0.1 厘米,重 8 克)

图② 榆荚半两

图③ 八铢半两(直径 2.8 厘米,厚 0.1 厘米,重 3 克)

图④ 四铢半两(直径 2.4 厘米,厚 0.1 厘米,重 3 克)

图⑤ 三铢(直径 2 厘米,厚 0.1 厘米,重 2 克)

半两钱范的发展

中国是最早进行金属铸币的国家之一,至迟在春秋中晚期已开始正式铸造钱币,【国语·周语下】记载公元前452年周景王铸造大钱,至秦汉时期铸钱工艺日趋成熟。在中国两千余年的铸币发展史中,工艺大致经历了平板竖式浇铸、叠铸、母钱翻砂铸造三个阶段。先秦时期主要采用平板浇铸工艺,叠铸工艺起源于西汉半两,至新莽时期为官方所用并很快发展成熟和普及,隋唐时期被新兴的母钱翻砂工艺所取代。

秦汉半两钱主要采用的是平板浇铸工艺,从目前各地出土的半两钱范看,范型主要有分流直铸式、直流分铸式、分流分铸式、中流散铸式四种。

分流直铸式是战国时期各国普遍采用的铸币工艺,这种半两钱范流行于战国晚期,秦代早期逐渐消失。如陕西凤翔东社村出土的铜范,范面铸阴文半两钱模两列6枚,「半两」二字古朴,大篆气韵明显,为先秦半两钱的典型字风。其为铲形范,主浇道宽大,铸口以下分流直铸,铜液分两行流入,自第一个钱模向下贯穿各钱模至范底。这类范铸出来的钱币除最下面的两枚外,均有两个处于上下位置的铸口茬。

直流分铸式始见于秦末长方圭首形钱范,铸口变窄,铜液流入后,先由主浇道(主流)直达范底,然后始分铸两侧钱模之中。此为秦末至西汉通用的范型。1983年西安临潼油王村出土长方圭首铜母范,中心为浇道主流,直通范底,主浇道两侧斜出支流,接于钱模,是迄今发现最早的长方圭首形直流分铸式范型,年代为秦代晚期。南阳市博物院藏西汉八铢半两石钱范也是直流分铸式,范型更为精致,字文清晰,镌刻极为工整。

目前发现最早的分流分铸式钱范是安徽贵池出土的秦半两阴文铜范,四行铸槽,两侧边行各6枚钱模,中间两行各有5枚钱模,中间顶端1枚钱模,属于宽铸口分流分铸式。浇铸方法似渊源于楚国之蚁鼻钱,疑为秦代中期的地方铸钱,延续至西汉文帝四铢半两钱,是分流直铸式与直流分铸式之间的过渡类型。

西汉早期还出现一种多支槽的盘形范,其浇铸方法亦随之改用「中流散铸式」工艺。如收录于陈介祺【簠斋吉金录】中的圆盘形铜母范,范中环绕阳文半两钱模18枚,盘中心圆钮,圆钮四周有多条支浇道辐射接于钱模。其浇铸方法是将铜液自中心浇铸口注入,然后通过辐射式的多条浇道及众多支槽浇至周围钱模之中。这种铸币工艺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薄型币」钱体浇铸不均的难题,多见于榆荚半两和三铢钱中。中流散铸工艺是秦汉半两钱浇铸工艺的一个醒目变革,疑为其后叠铸工艺之滥觞。

钱范是铸造金属货币的范模,为求钱型统一,按照铸造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分为祖范、母范、子范。祖范为手工刻制的阴文反书钱模,用于翻制母范。母范阳文正书,用于翻制铸钱的子范。祖范一般为石质,主要采用滑石和蛇纹石,这两种石材硬度较低、质地细腻、耐高温、易雕刻,运刀时不会崩裂。祖范和子范都是阴文反书,但祖范刻工细致工整,棱角分明深峻,没有浇铸的痕迹。子范则因经过浇铸使用,留有磨损痕迹,不及祖范深峻。祖范的数量很少,故发现得极少。南阳市博物院藏的这组西汉八铢半两石钱范正是极为珍贵的石祖范,并且由于「八铢半两」在历史上使用时间极短,因此是我国半两钱系研究中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作者为南阳市博物院副研究馆员)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欢迎订阅2024年【大众考古】每期20元

邮发代号:28—448

官方淘宝店:populararchaeology.tao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