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文物如同璀璨的星辰,闪耀着人类文明的光辉。而在这些文物中,那一抹红格外引人注目,它如同跳动的火焰,蕴含着无尽的故事和情感。这一抹红,可能是古代陶器上的朱砂印记,见证了先民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可能是丝绸之路上的艳丽织锦,诉说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可能是革命年代的一面旗帜,承载着无数英雄的热血和信仰。
当我们凝视着文物中的这一抹红,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到古人的喜怒哀乐,触摸到历史的脉搏。值此十月,让我们一起走进文物里的「一抹红」,探寻那些隐藏在红色背后的故事,感受「红色」文物所承载的深厚情感,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红色陶器:智慧印记
▲乳钉纹红陶鼎 河南博物院藏
红陶鼎的红色主要来源于陶土中所含的铁元素。在烧制过程中,当窑内火焰的性质控制为氧化焰时,陶土中的铁元素会被氧化,大部分转化为三价铁,这使得烧成的陶器呈现出红色。红陶的烧制温度通常在900至1000℃之间,这个温度范围有助于铁元素的氧化过程,从而形成鲜艳的红色陶器。
红陶鼎的制作过程中,陶土经过挑选和淘洗,有时会有意加入一些粗砂粒,这样做既可以增加陶鼎的透气性,又能增强其耐热性,使其在多次高温加热下不致发生崩裂。这种夹砂红陶的特性,使得红陶鼎不仅颜色鲜艳,而且更加坚固耐用。
在新石器时代的裴李岗文化中,红陶鼎是一种常见的炊煮器具。例如,河南博物院收藏的乳钉纹红陶鼎,就是裴李岗文化的代表性器物。它的内壁留有泥条盘筑的痕迹,表明这件陶鼎是通过将泥条盘旋叠压成型,然后手工修整制成的。这种手工制作方法被称为「泥条盘筑」法,是当时制陶工艺的一种体现。乳钉纹红陶鼎的红色陶衣和夹砂材质,以及其上的乳钉装饰,都展示了先民对陶器实用性和美观性的追求。
你知道吗:乳钉纹还有哪些文化内涵?
1、权利的象征:商代青铜礼乐器上流行装饰「乳钉」,是王权至上的象征;
2、美好的祝愿:春秋战国时的乳钉纹,因为形似谷粒,又被称作谷纹,象征万物苏醒、生机勃勃的景象。
红色壁画:瑰丽幻想
▲四神云气图壁画 河南博物院藏
在古代绘画等领域中,朱砂是人们最为熟悉和喜爱的红色颜料之一,它色泽鲜艳、漂亮,应用极为广泛,是红色颜料中的佼佼者。【诗经】中有 「颜如渥丹」 的句子,用以形容人的貌美,如同涂抹了丹砂一般。
除了满足审美需求,根据古人习惯在日用器物上涂红色,以及【道藏太平经】上的记述,推断方士们喜爱红色、使用丹砂,是因为他们崇拜太阳和火。在我国古代炼丹术中,丹砂与黄金被认为具有使人长生不死、升天成仙的神奇效果。那么,为何丹砂会受到如此重视呢?有人认为这与炼丹术的理论基础 —— 阴阳思想有关。在我国古代,阳气被认为有益于人的健康,阳所代表的天和上升的力量也使炼丹家们相信阳有助于他们升天成仙的目的,而红色的丹砂恰好属阳,能够完美地满足方士们追求长生和成仙的目的。
四神云气图壁画中,以朱砂绘以大面积的红色,不仅体现古人对色彩的审美追求,也蕴含了对死后灵魂升天成仙的向往。
红色瓷器:盛世气象
▲郎窑红釉琵琶尊 故宫博物院藏▲郎窑红釉琵琶尊 故宫博物院藏
色彩文化在民族文化中占据着显著的位置,而彩瓷作为中国文化艺术的瑰宝,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也反映了特定的文化价值。在我国釉上彩瓷的发展历程中,红色始终是最受欢迎和广泛应用的色彩之一。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红色瓷器始终受到人们的喜爱和珍视。这种对红色的偏爱,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在中国文化里,红色象征着喜庆、吉祥和繁荣,它与对生命、太阳和火的崇敬紧密相连。古代人将红色与血和火相联系,视其为生命力量和活力的象征。特别是在周朝时期,红色被尊为正统之色,与火德相联,因此在中国文化中占据了极其尊贵的地位。
郎窑红,作为清代康熙年间的名贵铜红釉瓷器,以其色泽红艳鲜明、玻璃光泽强烈而著称,是中国传统的红釉中的佼佼者。这种瓷器的红色,如同初凝的牛血一般鲜红,色彩绚丽夺目,具有「明如镜、润如玉、赤如血」的特点,被誉为瓷器中的极品。乾隆皇帝曾赋诗赞美郎窑红:「晕如雨后霁霞红,出火带加微炙工。世上朱砂非所拟,西方宝石致难同。」这些诗句不仅彰显了郎窑红瓷的珍贵与美丽,也映射出红色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象征意义。
郎窑红的成功烧制,不仅是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更是文化传承的生动体现。它将红色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意涵完美地融合进了瓷器艺术之中,使之成为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红色文物:历史见证
▲吉鸿昌就义时穿的血衣(残片)
吉鸿昌将军是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他在就义时所穿的血衣,是河南博物院「出彩中原——河南红色文化陈列」展出的珍贵文物之一。这件血衣不仅是吉鸿昌将军英勇就义的直接见证,更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反抗侵略精神的象征。在这个充满激情的十月,通过这件血衣,不仅向吉鸿昌将军致以深切的缅怀,也向所有为国家献出生命的英雄们表达最崇高的敬意。他们的精神,如同这血衣一样,永远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不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