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收藏

石包玉还是玉包石?全网最科学的和田玉围岩的真相大揭秘!

2024-06-13收藏

相信玩籽料的朋友一定都有所了解,「料子带皮」常常被视为珍贵的标志,但有多少玉友了解这玉石的皮究竟是什么?它又如何影响着玉石的价值和审美?今天和玉大叔来聊一聊这个话题,玉之美,皮占几分?

在矿物学中有这样一个名词——围岩,通常指的是包裹在玉石外部的岩石层。这层可厚可薄的部分不仅仅是一个保护层,还是我们解读玉石形成条件的重要线索。围岩的成分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透闪石化的大理石,另一种则是粗晶透闪石岩。二者从外观上也有不同,一个和玉肉的部分界限清晰,另一种则界限模糊,看起来是融为一体的,所以在玉石加工过程中,它们的处理方式也大相径庭。

更为大家所熟知的应该是「石包玉」和「玉包石」这两个常见的词。在了解了围岩的基础条件之后,想搞清楚这两个概念就要了解一下和田玉的成矿环境。

和田玉是产于中酸性侵入岩和白云石大理岩的接触蚀变带中的,也就是说和田玉并不像煤矿是一坨或者一层,一般是从上至下一个斜条,不同品种的和田玉呈现出一定的分布规律。往往越靠近侵入体或岩脉一侧的玉质以青玉为主;而越靠近大理岩一侧的玉肉则以白玉为主,中间就是青白玉的过渡区,越靠近外边,糖色也就越明显。

从开采的经验上来说,青玉的矿体厚度一般在几十厘米到一两米,规模较大了;青白玉次之,厚度一般就在半米以内,白玉的矿体规模最小,厚度只有几厘米,最多不超过几十厘米。矿体厚度的差异,使得不同品种和田玉籽料体积也不尽相同。青玉因矿体厚,形成的籽料体积也较大,而白玉和青白玉的籽料则相对较小。从科学的角度去分析,幸运的发现一块超大的白玉或青白玉籽料,那么外表就算看着挺完美,其实里面很可能夹杂了一层围岩。

和田玉的母矿无非是上游含玉矿体遭到自然环境破坏崩解后,表面一定会有部分未完全蚀变的围岩。在河道里面长距离的搬运和长时间的风化,磨去了棱角,围岩也变得更薄,最终形成了我们常说的"石包玉"。围岩经过地质活动和长时间的水流或冰川多重磨损,这层石皮可能与玉石分离,如果带的少了,也就变成了我们所说的「石礓」。

而传统意义上大家经常说的「籽料皮」,其实是籽料外表后天形成的一层薄薄的氧化层,颜色从淡金到红黑不等。天然色皮不仅展示了玉石的美,也是判断料子产地的一个因素,经验丰富的采玉者会在河流的中、下游寻找重皮色籽料,比如非常经典的闸口、玛丽艳等产地。

籽料比较少见的糖皮是一层较厚的黄褐色外皮,它的形成是由于和田玉中铁元素的氧化作用,也就是「铁的氧化亚铁转变成三氧化二铁」。

应该说,围岩的存在在和田玉形成过程中还起着保护作用。不仅保护了玉石不受外界伤害,还在冥冥之中决定了玉石未来的开采和加工方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围岩和玉石的关系被赋予了更多的象征意义。像【孟子】、【韩非子】中提到的璞玉,最终变为和氏璧的传奇故事,其实就是讲述皮和肉的一段奇特历史,玉皮不仅仅是物理的存在,更是文化的载体。

今天和玉大叔与玉友们分享的关于和田玉围岩的知识,不仅仅是为了让玉友们更加了解和田玉的自然成因,也算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致敬。围岩虽然只是玉石的一部分,但其背后蕴含的故事和文化价值却很有趣,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