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收藏

北京大学藏秦权的观察与研究

2024-05-26收藏

关注 ▲书艺公社▲ 与万千书坛精英,

探寻醉中国的书画印生活新方式!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藏秦权

载北京大学考古系编:【燕园聚珍——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展品选粹】,文物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205页。


来源 |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作者 | 熊长云
分享 | 书艺公社(ID:shufaorg)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藏有一枚秦权,此权的真伪曾受到一定程度的质疑。故宫博物院器物部副研究员熊长云在【北京大学藏秦权的观察与研究】一文中将北大藏秦权定为真器,并从秦一斤权制作、设计之精密的角度出发,分析一斤权在衡制系统中可能具有单位标准器的意义,而量制系统中与「斤」相似的单位「升」也具有相似的基础单位性质。作者指出,加强单位器的标准化,可有效强化度量衡系统的稳定性。本文原题【北京大学藏秦权与单位权意义探论】,原刊于【古代文明】第12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6月版。本次公布作者略有修订。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藏有一枚秦权。此权为青铜质,半球形,上有鼻钮,周身刻有秦始皇诏书40字。权身通高3.56厘米、底径4.75厘米,权底略凹,仔细观察有工具加工痕迹。此外,底部又有漆书编号1951.78.8和J94,另有标签,注明今藏号96.0505。此权在1951年已入藏北大考古系,后调归赛克勒博物馆,并著录于【燕园聚珍】一书中。

巫鸿先生在【秦权研究】中曾简要著录此权,注为「北京大学藏」,列入【附表Ⅱ】第22号,标注重量为273克。然而,此权重量因超过学界所认为一斤权重的平均值,故受到一定程度的质疑。【秦权研究】中即认为此权「疑伪」。此后汇存、研究古代度量衡的诸多著作,如邱隆、丘光明、顾楙森、刘东瑞、巫鸿先生所编【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丘光明先生【中国历代度量衡考】以及丘光明、邱隆、杨平先生所编【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等,皆未收录。吴镇烽先生【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中,虽收录此权,列为18899号,定为真器,但未标注重量。此权的相关数据,长期以来未得到度量衡史家的关注。

2016年10月,笔者与北大考古文博学院董珊教授于赛克勒博物馆重新鉴定并实测此权。经测量,此权重273.7克。经实际观察,得知以往未作出说明的是,此权在贴近权钮的一侧,有一贯穿而整齐的断裂痕迹,其长度为4.31厘米,最宽处为0.41厘米。由此残损的铭文,包括第二行「皇帝尽」、第十行「法度」以及第十一行「则」等字。我们认为,裂痕中部所增加的部分锈蚀,可能是导致此权质量增重的主要原因。这一情况,使得此权较以往所知秦斤平均重量248±2克,达到10%的偏离。不过,由于其底径、高度与所见的秦一斤权大致相近,可知仍当判定为一斤权。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藏秦权

熊长云 摄

我们检核清末民国以来的秦权著录,发现此权曾著录于罗振玉在1930年出版的【贞松堂集古遗文】,由注文「贞松堂藏」,可知原为罗氏旧藏。【贞松堂集古遗文】收录此权铭文,由罗福颐摹写,与北大藏权比较,二者铭文的字形、排布均具有极为相似的特征。此外,北大藏权文字有所缺损,而在罗氏摹本中,「皇帝尽」三字已作补全,但摹写「灋」字「廌」部时,罗氏误将原器左侧的划痕摹入。这也从细节证实,摹本中看似完整的秦权,应就是本文讨论的这一件。

罗振玉:【贞松堂集古遗文】卷十二,第36页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9月版,下册第143-144页

仔细观察原权,其略有残损,但制作相当规整,且铭文凿刻简率、自然,也与其他秦器刻铭风格相符。正如巫鸿先生所指出:「出土秦权多异体字,而以往著录秦权大多作标准小篆,其原因很可能是由于著录家只相信标准篆体为‘相斯遗风’,文字异体的秦权往往在怀疑不取之列,而作伪者也往往掌握这种心理,而且模仿标准小篆较易,刻写可信的异体字则非作伪者学识能力所及。」北大藏秦权,则不属于常见的伪铭风格。【秦权研究】中将贞松堂著录秦权列入【附表Ⅱ】第8号,并认为8号权为真器。实际上,8号权就是北大藏权,故从铭文看,北大藏权亦应不伪。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藏秦权拓本

秦权的鉴定,往往因认识的发展而有所反复。巫鸿先生即指出,「一九六五年商承祚先生著【辨伪】一文,始从量值、形态、铭文等方面系统总结了秦权特殊的辨伪标准,提出许多正确看法。」同时也认为商承祚判定的许多伪权,实际为真权。正如以往商先生认为,「平阳斤」刻铭不合体例,「绝无地名与单独一个‘斤’字连在一起之理」,但出土‘高奴权’刻‘高奴石’,与‘平阳斤’体例完全相同,可证后者非伪。可见对于秦权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此权重量虽然有所偏离,但不合制度的重量,实际也与此权锈蚀状态相关。因此,综合多方面考虑,我们倾向认为此权不伪。尽管此权重量不具有参考性,但仍不失为一件重要的秦权资料。

北大藏权属于秦一斤权,类似秦权已多有发现。以往对于一斤权在衡制系统中的意义,讨论并不太多,故在此试做阐述。

秦一斤权的著录,最早可追溯至北宋。吕大临【考古图】和薛尚功【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中,记载有一枚两诏权和「平阳斤」权,二者均属一斤权。此后一斤权不断有所发现。2001年出版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中搜集到有实物可考的秦权中,一斤权是发现最多的秦权种类之一。

在对秦汉度量衡资料的搜集过程中,我们又先后确认日本东京台东区书道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各藏一枚一斤权,加之咸阳博物馆、澳门珍秦斋和修正博物馆新公布的三枚,连同北大所藏的一枚和宋人著录二权包括在内,则秦一斤权至少已发现19枚。目前搜集到的有关秦一斤权的资料,可按衡重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序如下:

表1 秦一斤权资料一览表

在有实物可考的约一百枚各式秦权中,秦一斤权占据约20%。秦权的发现虽具有偶然性,但一斤权相对集中的出土量,亦反映出此类权的颁行规模。

一斤权的大量颁行,其原因当是多方面的。秦衡制单位主要包括石(120斤)、钧、斤、两、铢等,【汉书·律历志上】将这五个单位称为「五权」,而「斤」的衡重适中,故而成为最常用的衡制单位之一。秦器铭文、简牍中对于「斤」这一单位的大量记载,可证在实际层面的频繁运用。一斤权的大量发现,自然与此背景有关。

我们认为,一斤权在衡制系统中相当重要,可能具有单位标准器的意义。

两诏一斤权

1978年陕西西安市临潼区陵园内城西门以北300米出土,现藏秦始皇陵博物院。线图引自丘光明【中国历代度量衡考】权—86

值得注意的是,在已发现的秦权中,一斤权的制作通常较为精密,有别于其他重量的秦权。秦二世时期制作的一斤权,尤属特殊之例。目前已发现的二世一斤权几乎皆为钟形,而权身均匀分布十七棱,腹为空腔,形制是极为特殊的。诸家推测这种空腔权的设计目的,是在保持衡重不变的情况下,尽可能扩大权身表面积,从而能够完整刻下两诏的一百字内容。然而,抛开设计的具体原因不论,从设计的精密程度来看,其中又反映出官方对此类权的重视程度,显示出一斤权的特殊地位。这一点,则很可能与一斤权对应的基础单位相系,反映了单位衡器在衡制系统中所具备的基础属性。

【睡虎地秦墓竹简】中【效律】是秦国对于权量检定的律令,或可说明一斤权的标准器性质。【效律】中有关衡制的部分可列举如下:

1.衡石不正,十六两以上,赀官啬夫一甲;不盈十六两到八两,赀一盾。

2.半石不正,八两以上;

3.钧不正,四两以上;

4.斤不正,三朱(铢)以上;

5.黄金衡羸(累)不正,半朱(铢)[以]上,赀各一盾。

对于以上记载,又可总结如下表:

表2 【效律】所载衡器误差规定

【睡虎地秦墓竹简·工律】记载:「县及工室听官为正衡石羸(累)、斗甬(桶)升,毋过岁壶〈壹〉。」整理小组释文:「县和工室由有关官府校正其衡器的权、斗桶和升,至少每年应校正一次。」依据【效律】,上级官署检定的衡器,则包括「衡石」、「半石」、「钧」、「斤」、「黄金衡累」等。

然而,考古及传世所见到的秦权,重量介于「斤」与「钧」之间者,还包括五斤、八斤、十斤、十六斤、二十斤、二十四斤等。【效律】仅记载「斤」,则可能意味着其他整数倍斤权同样采取「斤不正,三朱(铢)以上」的标准。复现这一标准的基础,自然是一斤权的重量。通过多次复制一斤权的重量,便可以校正其它衡重为一斤整数倍的秦权。「斤」作为校正推算的基础单位,其衡器也理所当然具有更多的标准器意味。

按照同样的逻辑,类似的度量衡标准器并不局限于衡制,在量制系统中也会有所体现。量制中与「斤」相似的单位是「升」。以往发现的「升」这一单位的秦系量器,代表着如商鞅方升与始皇诏铜方升等,形制皆为长方形。这便与半斗、斗、桶等侈口圆量、圆量或椭量的形制有所不同。相比之下,方形量的最大特点,在于测定量器边长之后易于计算容积,故得以从尺寸上复现及校正一升容积。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商鞅方升,为著名的秦国标准器,在其量身左侧,有秦孝公十八年(前344)铭文,便可说明这一点:

十八年,齐率卿大夫众来聘,冬十二月乙酉,大良造鞅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壹为升。

商鞅方升

上海博物馆藏

以往学者均指出,「十六尊(寸)五分尊(寸)壹为升」的铭文极为重要。此句中,即定义16.2立方寸为一秦升,而这种计算关系又被称为「以度审容」。丘光明先生认为:「用‘以度审容’的方法便于复现标准容量、推广统一的量值。」易水先生认为:「这样就能按照规定进行复制并保证量值的准确一致。」对于秦度量衡制度而言,「以度审容」的实际意义,则可保证一升容量的标准量可以通过测量量器尺寸得以简单计算得出。作为基础单位对应的量器,方升在量制系统中同样具有传递、稳定量值的基准意义,故成为量制系统中的标准器。从某种意义上讲,「斤」与「升」在各自系统中的基础单位性质大致相近。方升所见标准器属性,故也从侧面印证了前文对于一斤权单位器制的判断。

总的说来,构成度量衡系统的三要素,包括单位、进制和单位的标准量。对于实际运作中的度量衡系统而言,单位标准量主要又为单位标准器本身的量值所左右,因此加强对于单位器量值的标准化,则可有效加强衡制系统的稳定性。基于以上背景,一斤、一升等基础单位所对应的度量衡器,制作精密,并兼有一定的标准器属性,也就并不意外。而揭示这一点,或许有助理解秦推广与维系度量衡统一的一种内部运作机制。


图文综合来源网络,分享此文旨在传递更多有价值信息之目的。 和万千书坛精英,一起探寻醉中国的书画印生活新方式! 原文不代表书艺公社观点、立场以及价值判断。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与书艺公社联系。

欢|迎|联|系

文章投稿,请联系: xshufa

活动报道,请联系: shiyu798

加入书艺公社社群,请联系: xshufa

商务、市场合作,请联系: shiyu798

浏览结束记得关注@书艺公社

及时收看更多有价值的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