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收藏

拍卖公司说征集难,藏家说藏品送拍难:为何不抱团解决各自所难?

2024-10-27收藏

各大一线的文物艺术品拍卖公司,普遍都觉得征集拍品真是难上加难;而社会上那些艺术品持有者呢,也是整天抱怨,说想把收藏品送拍,怎么就那么难呢?

咱们先聊聊这拍卖公司征集难和藏家送拍难的事儿——这对儿矛盾,简直就是跟市场规律唱反调嘛。

按说,商品流通的规律就是,货源紧俏,那就是卖方市场,卖家肯定不愁卖。反过来,要是货源过剩,那就是买方市场,经销商也就不该喊货源紧张了。

可你看看现在文物艺术品的流通,简直就是乱套了。一边是艺术品持有者抱怨送拍无门,一边是拍卖公司喊着征集不到好拍品。

这到底是咋回事儿呢?

说白了,就是不同的人,为了各自的利益,站在不同的角度,对文物艺术品的标准那是各有各的看法,简直就是针尖对麦芒。

这可不是什么学术上的争论,纯粹就是利益的冲突。

现在啊,很多人买文物艺术品,都不是为了收藏而收藏了,而是为了投资赚钱。他们都想通过拍卖公司,把手里的东西卖出去,变现增值。

这想法本身没错,但问题是,很多人根本就不是什么文物艺术品的行家,有的就是有钱有投资欲,但对文物艺术品那是一窍不通,纯粹就是「棒槌」。

他们买东西的时候,要么是被骗了,要么就是任性,花大价钱买了些普品、赝品,甚至就是一堆垃圾。可他们呢,还把这些当宝贝,尤其是听了某些所谓专家的肯定后,更是深信不疑,觉得这些都是价值连城的国宝。

你说,谁夸他们的藏品好,他们就觉得谁是知音;谁质疑一下,他们就把谁当仇人。可当他们兴冲冲地跑到拍卖公司,想委托拍卖变现增值的时候,却往往被泼冷水,听到的都是「不适合拍卖」这样的拒绝。

这现实和他们的发财梦,那简直是天壤之别啊!他们怎么能不把拍卖公司当成发财路上的绊脚石呢?怎么能不怨气冲天呢?

当然啦,在文物艺术品持有者里面,也有不少既懂行又贪心的人。他们要么是造假高手,要么就是推销假货的掮客。他们巴不得拍卖公司跟他们一起造假,一起骗钱。可当他们推荐假货被拍卖公司拒绝的时候,就又开始大喊送拍难了。

再看看拍卖公司这边,征集拍品的时候,也不是那么十全十美。

你看那些拍卖公司,像保利、嘉德、翰海、匡时这些,都说常年向社会征集拍品,到处跑,结果呢?一年下来也就征集到那么几件,简直就是走过场。还有那些拍卖公司的业务接待部门,态度也是远不如业务人员主动出去「掏窝」来得积极。

也许是因为门市接待时碰到的假货实在太多,拍卖公司都养成了一种「有罪推定」的习惯:凡是送货上门的,都先入为主地觉得没啥好东西。

拍卖公司对送上门的宝贝,那简直是如临大敌,高度紧张。业务员要是心里没底,那是一点复审、会审的机会都不给,直接就用几句不冷不热的商业套话,比如「不适合」、「不符合」啥的,给打发走了。有的业务接待人员更直接,干脆就俩字:「不要!」这事儿,我可是亲眼见过的。

可话说回来,这种「有罪推定」的心态,虽然能把假货挡在门外,但也可能错过真品,甚至是珍品。

对那些送假货来浑水摸鱼的人,用坚决的拒绝和不客气的态度教训他们,确实挺解气,但这做法可不太提倡。更糟糕的是,这种草率的拒绝和不友好的态度,还伤了不少真心实意想送真品来拍卖的客人的心。这些客人也只能哀叹一声:「送拍难啊!」

因为假货在拍卖公司碰壁的事儿不少,真品被拒的事儿也时有发生,所以那些不甘心的送拍难和无可奈何的送拍难就慢慢汇合到了一起,形成了一股不小的社会舆论。

「送拍难」这事儿,现在在社会上那是传得沸沸扬扬,让不少家里有藏品的客人都望而却步了。这样一来,拍卖公司的拍品征集渠道那就更窄了,征集难的问题在送拍难中那是越来越严重了。

这时候,就得有个「磨合剂」,那就是艺术品经纪人,来帮忙沟通和协商。中国艺术品市场和西方艺术品市场之间的差距,有一部分就体现在艺术品经纪人的差距上。优秀的艺术品经纪人,那在市场上可是身经百战,人脉也广。

要想对接国内一线拍卖行,那经纪人还得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身份地位,不然可没法在那里面来去自如。文化素养这事儿,可不是看文凭的。有的人文凭高,但做的事却让人不敢恭维;有的人文凭不高,但实实在在是个文化人,做事靠谱。

送拍难虽然让正规拍卖公司的征集更难了,但却催生了那些「李鬼」拍卖公司。

正规拍卖公司看不上眼的,他们当宝贝;正规拍卖公司不受理的,他们受理;境内不能拍的,他们还能送到境外去。

不管啥破烂货,他们都能让你高高兴兴地参加拍卖,而且底价还大大高出你的期望价格。这听起来多让人兴奋啊,就像是找到了「娘家人」一样。

所以,看一个拍卖公司是不是「李鬼」,就得看他们的藏品定审和定价是不是接地气。真正做事的拍卖公司,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跟你强调,藏品的定价一定要接地气。价格定得太高,流拍的风险就越大;但也不能太低,太低了没利润,那也没法玩。

文物艺术品拍卖公司的拍品征集不易,文物艺术品持有者的送拍之路也同样坎坷,这都是当下文物艺术品流通领域无法回避的社会现实。想要解决这些问题,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各方都正视现实,调整心态,共同寻找出路。

首先,拍卖公司和艺术品持有者之间,或许可以尝试一下换位思考。

对于艺术品持有者来说,光抱怨送拍难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毕竟,拍卖公司是盈利性企业,在【拍卖法】的框架下,它们的经营方向、模式和定位都是自主决定的。收不收你的货,收什么样的货,只要不违法,都是拍卖公司的权利。

如果送拍的东西虽然是真的,但拍卖公司认为不适合经营或者无法带来效益,拒收并不违法。毕竟,拍卖行业并不欠你什么,没有人有义务为你白忙活,也没有人为你承担风险。同样的道理,如果你开拍卖公司或者做其他生意,不也会这样吗?

再者,那些李鬼拍卖公司才是真正侵害你利益的人。他们先让你掏钱,然后只给你演示一遍拍卖程序,却从不真正帮你卖出藏品。

反过来,拍卖行业也有需要反思的地方。

近二十多年来的文物艺术品收藏热潮,让拍卖公司从最初的找饭吃发展到了现在的挑饭吃。这本是好事,但如果整个行业只是一味地追求高端市场,忽视甚至放弃民间藏品的征集和经营,那就危险了。

几家大的拍卖公司自然有稳定的圈子和资源,玩法也早已超出了传统拍卖的范畴。但对于一般的拍卖公司来说,去大收藏家、大艺术家那里掏窝,可能并不会被太当回事。因为你们确实没有几大拍卖公司的业绩和手段。那么,为什么还非要和顶级拍卖公司比拼高端市场呢?实实在在地把藏品卖出去才是硬道理,比门面和场面有用得多。

走亲民路线,搞错位经营,或许才是大多数拍卖公司的最佳选择。毕竟,民间藏品仍然是拍卖标的的主要来源之一。虽然民间征集可能更麻烦,价值也可能不太高,还会经常遇到各种假货和不讲理的客人。但积沙成塔,集腋成裘,虽然进展慢一些,却也是一种生存和积累的方式。

我相信,在坚决抵制假货的基础上,大力提倡民间藏品的拍卖是最有效的行动之一。但话说回来,现在的现实问题是鉴定学这门本该具有绝对权威的学说还没有得到每一个藏家的信服。这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

否则,这种争论将会一直持续下去。拍卖行征集难对应的是民藏送拍难,而这两者又催生出了各种诈骗公司、伪专家和国宝帮等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