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收藏

「乱花渐欲迷人眼」:清代咸丰时期钱币乱象谈

2024-10-26收藏

大钱,一般是指折五、当十以上的钱。小钱,一般是指小平钱,即一文的钱。比小钱还小的钱 ,就是鹅眼钱或榆荚钱了。 咸丰年间,曾铸造过咸丰重寳當四钱。因为钱文带有「重寳」名称,所以,现在人们把这种當四钱也称为大钱了。 在中国的货币史上,咸丰之前的历朝历代,铸币最混乱的是王莽新朝时期。因为该朝的货币种类十分复杂,形制多样,铸量悬殊。因此,后世收藏者,欲集齐莽币,是十分困难的。

清朝咸丰时期的铸币,比王莽时期更加混乱。不但钱的等级繁杂,钱文的纪重、纪值也是五花八门。就是同值的钱,也是名称不一。

乱花渐欲迷人眼。咸丰时期的钱币 ,令人眼花缭乱。普通的泉友,实在是难以记全咸丰各钱的形制、等级和「面额」。

咸丰钱的乱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咸丰时期的铸钱,打破了中国传统的十进位和十六进位量制。中国历朝历代铸造的大钱,一般以當五、當十、當五十,當百为多。咸丰时期的铸钱,当然也铸造了符合十进位制的小平、折二钱,铸造了當五十、當百、當千的大钱。然而,一些钱局,却一反常规,铸造了當四 、當八、當四十、當八十的大钱。

二、通寳、重寳、元寳乱用或混用。

钱文中的「通寳」、「重寳」、「元寳」,尽管历朝没有严格的定义或规定,但都有约定俗成的规例。比如「通寳」这一名称,自唐朝武德四年(621年)铸造开元通宝之后,「通寳」的钱文,历代沿袭使用,但一般是用于當五以下的钱 。「重寳」一词用于钱文,始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该朝的乾元重寳问世后,以后的南汉、北宋都铸有此钱文的钱。如南汉的乾亨重寳,北宋的崇宁重宝,等等。但「面额」最大的,也就是當十。而咸丰大钱却打破了这个惯例,即本来按「面值」应铸为通宝的,却铸上了重宝的钱文,如當四、當五钱。至于「元寳」这一钱文,也是始于唐肃宗乾元元年。但肃宗期间铸造的乾元元寳,也只是以一当十,即當十枚开元通宝使用。安史之乱期间,史思明在洛阳铸造了得一元寳、顺天元寳,以一枚虚值大钱當百枚开元通寳使用,开了元寳當百的先河。而在咸丰大钱中,通寳、重寳、元寳三个名称有时混乱使用。举例如下:

其一、把「面值」相差很大的钱,却铸成了同一名称。比如,當四的钱铸名是重寳;當八十的,也是重寳。两者「面额」相差十倍,名称却是相同的。

其二、「面值」名称倒错。有的铸名为元寳的大钱,「面值」却小于或等于重寳大钱;有的铸名为通寳的大钱,「面值」却大于或等于重寳大钱。

三、纪值、纪重混乱

有的大钱纪值,有的大钱纪重,有的大钱既纪值又纪值。而且,有的纪值、纪重在钱背肉内,有的在钱背外缘,还有的是在钱背的外缘纪值或纪重,而在钱背的钱肉上纪重或纪值。

咸丰时期铸钱混乱的原因,一是与当时大环境有关。咸丰帝是个苦命的皇帝。在位期间,太平天国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侵入。内外交困,使得这个苦命天子整日焦头烂额,无心也无暇多过问钱局的事情。二是咸丰时期的铸钱局过多,共有二十八个。中央政府的泉、源二局,难以对地方省局加以有效的管理,地方省局难免各行其是。这也是咸丰大钱混乱的原因之一。

如今的钱币市场上 ,咸丰大钱独领清钱之风骚,成了泉友们竞相入手的藏品。然而,钱币市场和网络上售卖的咸丰大钱,真假参半。泉友们如欲入手咸丰大钱,尚须擦亮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