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收藏

收藏类节目的祸害

2024-01-20收藏

节目商业化

一位搞隋唐考古的老专家被请去鉴定一只铜镜,当他侃侃而谈隋唐铜器的艺术风格和传承特点时,话被急切打断,镜子主人只问:「它能值多少钱?」老人顿觉赧然而又愤然:一是他实在说不出这只镜子的价钱;二是看到人家其实并不需要他从艺术方面去鉴赏讲解,觉得尊严受到伤害,从此绝尘于此类活动。由此看,「艺术品鉴赏」和「艺术品投资」尽管有内在联系,但却是两个概念,两种行为。

而现在的电视节目往往把二者兼容,在鉴赏的同时标出价格,并且侧重点在后者,以惊人价格吸引观众,但对藏品的估价却又常持游戏态度,注有不少水份,而这种「注水」的价格,却对观众的投资行为起着极大的导向作用。投资是很严峻的事情,在期望回报的同时,要承担巨大风险。因此媒体任何投资导向,哪怕带有暗示性的导向,都应严肃郑重。比如股评,能想象用娱乐的方式把一只股票的走势示于观众吗?因此,是否应有截然分开的两类节目:一类专于鉴赏,讲藏品的艺术特色、艺术价值,绝口不提「钱」字;一类专于投资,以严谨的方式,把行情、投资前景、风险和辨识真伪的方法直截了当地分析给观众,不搞「寓教于乐」。

多年来的事实证明,收藏类节目的投资导向作用是巨大的,朋友们有一种不安的共识:这种导向对新「入门」者,尤其是中老年人,影响极大。一位朋友的父亲是位离休干部,因电视节目而迷上了收藏,拿出积蓄和养老金,按照节目中的介绍,比着葫芦找瓢,已在瓷器贩子中小有「名气」,经常有人找上门来兜售「清三代」的东西。前几年生病住院,竟无余钱交付押金。一位退休中学教师手拿一只800元买的水盂,兴高采烈,称捡了大「漏儿」,东西绝对「开门」,请大家「共赏」。收藏圈子里有「不相熟不做诤友」的习惯,在场的人传看之后,谁也不告诉他那水盂只值二三十元,是「刚起锅,还带热乎气儿」的东西。中老年人眼力悟性已稍嫌迟钝,思想又很固执,一旦买了较高价位的假货,心理调适能力又差,经不起损失的打击,是很让人担忧的事情。

专家符号化

在一档电视节目中,人们看到:主持人呼唤专家上前鉴定藏品,专家戴着白手套上场,在藏品前浏览片刻,又被主持人「请回」就座。接着便有了后边的专家讲评和给价。涉足艺术品收藏行业的人都有体验,鉴定是很细致的工作,需反复把验,过眼、过手,要在适合的光线下静心体察。就算是专家,很多艺术品也不可能浮光掠影一看,就能立刻给出准确、中肯的结论和估价。那么节目中的专家为什么能那么快就完成「任务」呢?显然,他们在台下已经做了充分的鉴定。事情想明白了,于是就有了一种让人很不舒服的感觉:原来专家上台走这一遭,只是充当节目中的「演员」。应当说,请专家参与的各类电视节目不少,被主持人「摆布」一下的情况也很多,但那些专家至少没有失去「自我」,仍是节目的中心,是各专业的权威阐释者。而收藏节目中,专家上场的功能却只是符号,已经被完全「道具化」了。退一步讲,节目中允许主持人把解说词背下来,各观众「方阵」也可以漫天「给」价,「持宝人」甚至可以用「替身」,但专家却不能有半点掺假,如果主持人把专家「逼」得不得不说超出他知识范围的假话,或做超出他业务范围的假动作(违心估价就是假话,「上台走一遭」就是假动作),那不仅会伤害专家的尊严,更会伤害观众的尊严。

再有,现在节目中专家对藏品的给价较十几年前已经有了很大「改进」,不再以专家个人的名义,而是以「专家组」的名义,这样听起来似乎更权威、更公正一些。但细想仍觉「导演」得不彻底:一台节目出现的不可能都是单一门类的藏品,有瓷器、铜器、木器等等。试想让「专家组」中的铜器和木器专家参与一件瓷器的估价,是否还有权威性呢?所以「专家组」也成了节目的符号,确切说是个「冒号」,其作用只是引出后面的价格。

附带要说的是,电视节目的「造神」功能是很强的。有人风传,有些人其实够不上「专家」,但在节目中一「走」,立刻就被观众认定为「专家」,今后「台下」的利益是长久的。我就认识一位电视节目中脱颖而出的「宝探」,自从有了这个「徽号」,来请他鉴定东西的人络绎不绝,他开的古董店,货「走」得也很好。

内容戏剧化

应该说,为了使节目新颖,编导精心编排,本无可厚非。但凡事应该有度,应讲究形式与主题的搭配得宜,不能只为追求收视率而搞「噱头」。艺术品鉴赏应该是一种持重、风雅的活动,应让观众享受到艺术的悠深气韵,和由此带来的安宁心境。但现在有些节目偏要讲求「穿透力」「震撼力」,把本来是「高山流水」的「雅乐」弄成火热的「摇滚」,让人看了「闹心」。如一档节目中,主持人手持铜锤,巡视在「宝物」中间,表情莫测高深,口中念念有词;「持宝人」有大难临头之感,生怕自己的「宝物」遭到毁坏,打躬作揖,做哀求状。一不留神,锤起处,一件瓷器便被砸成碎片。接着,再巡视,再砸,再三,再四……看了让人心惊肉跳。一位女教师,在瓷器被毁的瞬间,一声惊呼,接着摇头叹息道:「虽然是赝品,也很美,这是何必!」难怪这位教师有如此剧烈的反应,这些碎片和这种「施虐」的味道,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暴力影片中打斗后一片狼藉的场景。这场面也让我想到曾在报国寺地摊儿看到的一幕:一位光膀子的摊主和买主为一件瓷器讨价还价,因买主出价过低,说着说着说「蹭」了,摊主怒声吆喝:「我今儿就是把它砸了,也不卖给你!」最后把瓷器很「解气」地举过头顶,摔得粉碎。当时围观者中就有人高喊一句:「嘿!有点天桥把式的劲儿嘿!」这档节目看过,惊恐之余,我要问:这种以「砸」为卖点的节目能长久吗?砸完瓷器你还砸什么?铜器你能砸吗?木器你能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