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從自動跟價到AI講價,電商低價戰包圍商家

2024-07-23科技

撰文/ 黎炫岐

編輯/ 李覲麟

排版/ Annalee

自初夏始,電商平台的低價戰就愈演愈烈。

五月末,淘寶宣布在其APP內推出了一項名為「天貓AI講價小助手」的新功能;緊接著,拼多多便上線「自動跟價」。

於是,電商商家們最近不僅要應對「僅退款」的沖擊,還得忙著回復"如果能優惠,會給五星好評"、"這個商品看起來很不錯,我很感興趣"等AI資訊,或者緊盯自己的商品價變動振幅。

但在近日,一個新的訊號出現:據媒體透露,淘天集團在618結束後召開了一場商家閉門會,一線業務高管到場參與,會上明確幾項變化,將於下半年正式實施。一個核心變化是淘寶弱化了絕對低價戰略,自去年起搜尋權重按照「五星價格力」分配的體系被弱化,改回按 GMV 分配。

這或許意味著,低價戰已然進入白熱化階段,淘天集團意欲踩一腳剎車。然而,被圍困已久的商家們,真的能松一口氣嗎?

高價限流傷財,AI講價費神

從去年到今年,電商平台的「低價戰」一直沒有停歇,尤其是在今年618前後,價格戰更上一個台階。回首618期間,淘寶宣布是「史上投入最大」的一屆,拼多多推出「自動跟價」系統,抖音電商小規模內測「自動改價」功能,快手宣布10億紅包補貼。

在此期間,有商家在店鋪首頁釋出不參加大促的公開信,「抱歉,我們決定今年不做618了。」這是一個縮影——商家們正被平台的「低價戰」包圍,在平台貼身肉搏之時,商家們一次次叫苦不叠。即便能在大促時選擇「退一步」,但當各大平台都不斷加碼低價策略,商家們終究會退無可退。

「按照平台高價限流的機制,就是全站比價,然後讓定價較高的商家降價,不降就限流。」陳瀟(化名)在淘寶經營一家寵物用品店,此前他家一款貓糧被提醒「1個商品高價,觸發限流,降價後可避免限流」,但陳瀟認為自己的這款貓糧定價已降無可降,「不算任何營運、平台和倉儲人工等,成本為338元,我們賣340元。」但與其產品進行比價的另一家店的兩款產品定價為320元,「但其實我們並不是相同產品,因為他家的屬於臨期,這不是逼著商家賣爛貨嗎?」

這並非個例。在小紅書等平台,有不少商家提及淘寶的高價限流規則。其中,有商家釋出筆記稱,「現在賣貴了,要被限制,說你虛高……商家已經很累很辛苦了,活動又是滿300-50,加上運費險,利潤20%沒有了,然後今年來退貨率又飆升,加上僅退款,10%利潤又沒了;推廣費用也越來越高……」

小紅書上關於淘寶高價限流的討論

鋅刻度從商家提供的淘寶規則了解到,高價限流是淘寶「五星價格競爭力」規則中的一部份,其中提到,「商品價格和淘內/淘外同款商品的價格對比,綜合計算得出價格競爭力星級」而星級越高,獲得的流量也越高。

有商家提到,「每天要去價格競爭力連結裏看一下,看看我們的款有沒有被高價限流,如果有就上優惠券把價格打下去,不能比同行價格高。」

如果說「高價限流」是在降低利潤,傷商家們的財,那五月末淘寶推出的「天貓AI講價小助手」則讓商家費神。

據淘寶此前官方介紹,使用者開啟天貓APP後,在購物車界面點選右下方"找優惠",隨後就能看到"幫講價"入口。點選進入後,使用者可以自行選擇講價商品,小助手會使用使用者的淘寶訊息帳號跟商家講價。

AI幫講價界面

「最近已經有收到這種講價訊息,但對方是AI,我們都是人工客服,很多十幾二十元的小東西,講價兩三塊,意義不大,但我們的客服必須好好回復。」在一淘寶商家看來,這一功能實際上增加了客服的工作量,「尤其是很多小商家,本來客服人手也不充足,如果買家都用AI來講價,不說最後優不優惠,回復買家的時間成本其實增加了。」

淘天集團踩「剎車」?

圍繞著價格的種種規則,本質上是低價策略的一環。畢竟,「卷低價」一度成為了近兩年來各大電商平台的核心命題。淘天集團品牌業務開發中心總裁奧文曾公開表示,價格是使用者非常重要的衡量因素,並不是因為要刺激消費才要低價,也並非天貓鼓勵行業降價,「第一,我們不回避好貨好價;第二,我們無意讓每個品牌去競爭價格,這不是天貓想做的。」但顯然,對商家端而言,諸多規則變化最明顯的影響便是利潤降低。

以淘寶為例,從「官方立減」、「跨店滿減」等活動,到要求商家支持「賣家版運費險」「先用後付」並規定嚴格的發貨時間,再到「僅退款」和「高價限流」……種種規則疊加之下,商家們想要出逃,卻發現其他電商平台的規則也如出一轍。

值得一提的是,變化似乎在發生。

據「36kr」報道,今年上半年,淘寶的「五星價格力」體系已逐一取消。且有內部人士表示,「未來不會一味把五星價格力這套邏輯強推給所有商家了,只是讓適合的且有意願的商家來參與。」

事實上,今年年初,淘天集團 CEO 吳泳銘已在內部明確要以 GMV為第一指標、回歸貨架電商。而此舉旨在轉變考核重點至GMV(交易金額)與AAC(平均消費金額),不再單純追求低價帶來的訂單量。此外,淘天還最佳化營運細節,用PXI(商品體驗指數)指標替代DSR(主要包括描述相符、服務態度和發貨速度三項評分)。

這或許意味著,「低價戰」終將迎來變局,畢竟,價格戰不是長久之計。正如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曾分析稱,在低價帶來的愉悅幻覺中,很難確切說有真正贏家,「電商平台看似獲得流量,但可能利潤受損;商家可能銷量提升但利潤微薄;消費者看似得到實惠,但可能面臨後續服務和商品品質問題。」

但商家似乎並未因此松口氣。鋅刻度留意到,不少商家提及,日前淘寶開始首次收取活動服務費。有商家在小紅書上釋出筆記稱:近期商家報名參加「沖奧燃動季」活動將會被收取「軟體技術服務費」,按確認收貨後實付款收取費用,各類目費率不同,最高5%。

而這顯然會進一步壓縮商家利潤空間,因此,有不少商家表示不願參加活動,「但不參加就沒有流量」。

前有「僅退款」,後有低價戰

事實上,早在「高價限流」和「AI講價」之前,各大電商平台相繼推出的「僅退款」規則已爭議不斷。當淘寶等電商平台跟進這一規則後,也有中小個體商家稱,引來了一些惡意「僅退款」的羊毛黨。

此前,鋅刻度在各大社交媒體搜尋發現,不少電商商家對「僅退款」的規則有所怨言。其中,有商家提到,「作為一個十年老店,今年的淘寶屬實讓我大開眼界,買家只是說覺得商品有點大,直接彈僅退款視窗……一上午被強制三次僅退款,申訴多次都不成立。」另有商家則在小紅書上釋出筆記稱,「僅退款太氣人了,有一些挑選的有點瑕疵的打底褲都已經是賠本賣了,結果今天一下子來了五條僅退款,還是一個人拍的,這不是赤裸裸的薅羊毛嗎」「消費者申請僅退款,都不是我店鋪的東西,單號、產品包裝都不對,發訊息不回也不跟我溝通,不知道是真的不小心弄錯了,還是顧客自己弄的一套圖片,本身也是低客單,一單撐死掙個2塊,小商家真的不賺啥錢……」等等。

網上甚至曝出有商家印制了「僅退款須知」一同發貨,該須知寫道,「未經商家同意擅自申請僅退款,直接起訴,不再進行告知提醒。訴訟產生的費用,賠償金額大約2千元左右,由購買方全部承擔,購買即同意該條款。」且不論這一告知書的真假,至少足以看出商家對「僅退款」的態度。

近兩年有不少商家退店閉店

如今,前有「僅退款」,後有「低價戰」,再加上如今的活動傭金,各大電商平台一面爭奪商家,一面又不斷將商家圍困。在各大社交媒體平台,已經不乏商家表示,「不參加任何活動了」或是「坐等店鋪倒閉」。

當商家對平台的不滿不斷累積,電商平台競爭的終點又將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