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在某短視訊平台上看到一個在成都經營 N 年包裝設計公司的女士提到, 2023 年,因為 AI 技術的影響,這位女士的公司堪稱慘淡經營。這位女士因此覺得, 2024 年,廣告公司、包裝設計公司,至少有 90% 的部份,會處於消亡的狀態,因此,公司轉型已經不是這位女士主觀上是否願意的事情,而是必須的事情。
AI 技術的影響
2023 年 3 月距離現在 11 個月的時間,在 AI 技術的沖擊下,很多透過電腦工作的行業,都不可避免的遭到了 AI 技術的影響。
記得 2023 年的春天,小編給一家傳媒公司代寫軟文,不過這項工作慘淡經營到 5 月左右就結束了,因為 AI 技術的蔓延,公司的金主覺得透過 AI 來創作軟文,在成本方面可要比把訂單派給傳媒公司容易很多。當然雖然代寫軟文是小編的副業,但每個月也能貢獻幾千塊的收益,小編大約從 6 月開始就沒能拿到這筆收益。也可以視為 AI 技術的受害者。
至於電商美工、包裝設計,也都成為 AI 取代的物件。此外部份簡單的程式碼, AI 也可以自動生成。當然目前從成本角度來說,低端程式設計師的工作還不會被 AI 技術取代,但如果隨著技術進一步發展,相信要不了多久, AI 程式設計師就會取代低端的真人程式設計師,到時候低端程式設計師也面臨失業。
前文提到的成都女士認為, 2024 年自己需要面臨轉型,小編習慣上將轉型稱為「長征」,這位女士認為,自己的轉型方向是新媒體培訓、私域變現這個領域。從這位女士描述的情況來看,她所要轉型的領域,倒是和原本的包裝設計領域交集不大。
不要和科技對抗
很多人對電商、 AI 這類領域的發展不滿,有說法認為電商毀掉了實體經濟,而 AI 導致了大量的打工人失業,因此主張取締電商,取締 AI 技術,但是,這種想法是不尊重社會和科學發展規律的想法。因為無論如何,對於技術的發展,都不能有敵視心理,而是需要面對現實。
AI 技術取代很多工作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了。因此對於當代的年輕人來說,在選擇職業的時候,一定要考慮職業壽命問題:也就是自己要從事的行業、工作,學習的技能,是否能夠被 AI 技術取代。
不可否認,目前的趨勢來看,設計類行業、廣告公司的前景無疑是很尷尬的,同時,如果沒有能力深耕程式設計師賽道的話,對於程式設計師的工作也要慎重。
而無法被 AI 取代的工作,其實也存在的。
比如維修工。畢竟人類社會的剛需工作就是維修行業。選擇學習維修類技能,往往可以避免被社會淘汰。比如機械維修、汽車維修,這些需要真人參與的工作, AI 是無法取代的。
此外,電氣工程這個領域,也可以避免被淘汰。畢竟,社會發展離不開電,而 AI 技術也不可能取代電氣工程師或者電工。